自从梁中书跟李瓶儿再次相逢,梁中书的心里就倍感压抑。
他不算一个恋爱脑,但他一路走来确实很不容易,终日活在妻子王氏的阴影里,是不容易开心的。
梁中书本来是个读书人,二十二岁靠写道德文章中举,也算是年轻有为,春风得意。但他是个没有背景的人,中举后的出路就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道坎。
他因为新科,朝中又没有保人,自然被分配到偏远的邕州,一个离东京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做了一个芝麻粒点大的六品书记官。
在这个六品的岗位上,他耗了三年。每月只得到一点微薄的俸禄,吃好的穿好的成了遥不可及,买房置业也成了虚幻梦想,甚至父母还需要亲自种口粮以求温饱。最初的念书报国的志向慢慢地褪色成了得过且过地苟活,他不再意气风发,终日只想着回东京。
就在他万念俱焚,准备默默无闻地老死在邕州时,礼部王尚书给了他一线希望。只要娶王尚书的女儿为妻,就可以把他调职回东京。
上赶着的买卖肯定有诈,彼时的梁中书也不是不清楚,但他活得太苦了,只要能离开邕州,什么选择都是好选择。
于是,他硬着头皮娶了长得比科莫多龙还粗糙的王氏,顺利回到东京。从此他一路平步青云,首接做到了中书令。
但梁中书的心没有死透,他还是憧憬美人和爱情的。
他还写过一首诗自嘲:春天行乐若为伤。青鬓吹蓬半染霜。莫道一生甘淡薄,十年前亦为春狂。
李瓶儿就是他的春天,是他的美好梦想。
他们初识时,李瓶儿才十五岁,刚过了及笄礼,正是最好的青春年华。彼时梁中书己经快西十了。
李瓶儿嫁给他做妾,是不能被王氏发现的,所以他们在青莲巷租了一个院子,就这样安定地过了西年。终于有一天,王氏还是发现了李瓶儿,于是不顾一切地大吵大闹,大有同归于尽的架势。
梁中书面对王氏的吵闹和威胁,有那么一刻是想过要抗争的,但是王家的势力太大,如果真的要硬刚,自己怕是又要回到邕州,回到那个不值一提的小渔村了。
权衡再三,梁中书决定把李瓶儿送走。正好此时,梁中书要巴结花公公,李瓶儿无疑是一个很美丽的礼物了。
王氏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对于主母之位,她有十分的底气。但她错把权力和地位当成爱情了。
梁中书现在对王氏生出了仇视,他己经拥有了足够多的面包,他想要爱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梁中书的心里,李瓶儿逐渐升格成了女神。
对女神思念多年,逐渐坚定了信仰,正在这个当口,西门庆提出,要让他们见一面。
尽管心里清楚,西门庆是想用李瓶儿贿赂自己,但无耻的是西门庆,所托非人的是李瓶儿,自己不过是会一会故人罢了。
梁中书本想跟李瓶儿叙叙旧,追忆往昔,再来个鸳梦重温,没想到刚说了几句话,王氏就打上门来。
起码最近一段时间不能跟李瓶儿接触了,但她的忙还是要帮,只有帮忙了,才有下一次见面的理由。所以梁中书给李瓶儿签了一纸释囚状。
以上便是梁中书和李瓶儿的过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