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还有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这些大臣,一起对刘备说:“曹丕公然篡位,杀了汉献帝,把汉室江山据为己有,还强迫忠臣顺从他,干尽了坏事,简首残忍到了极点。这事儿一传开,不管是人还是鬼,都气得不行,心里都盼着刘氏家族能重新掌权。
当时的天下,没了正统天子,老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该依靠谁。前前后后,有八百多号人给刘备上书,每个人都说看到了各种吉祥的征兆,什么神秘的预言书里也都明明白白写着刘备当皇帝是天命所归。
就说前不久,在武阳的赤水河,一条黄龙突然冒了出来,整整九天后才消失。《孝经援神契》这本书里说过,“要是有人德行高到能感动深渊,黄龙就会出现”,而龙,自古以来就是皇帝的象征。再看《易经》乾卦的九五爻辞,写着 “飞龙在天”,这不就是说刘备要像飞龙一样,登上皇帝的宝座嘛!
还有更神的事儿。之前关羽带兵包围樊城、襄阳的时候,襄阳有两个老百姓,张嘉和王休,从汉水里捞出一块玉玺。这块玉玺藏在深深的水底,却发出耀眼的光芒,光芒首冲天际。汉朝,那可是汉高祖刘邦起家打天下时定的国号,刘备继承先帝的志向,也是在汉中发迹的。现在天子玉玺在襄阳出现,襄阳又在汉水下游,这不就是老天爷明摆着告诉大家,要把天子之位传给刘备嘛!这些吉祥的征兆,可不是人力能造出来的。
以前周朝的时候,有乌鸦和白鱼的祥瑞,大家都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当皇帝之前,也都有神秘的预言书先出现,作为他们当皇帝的证明。现在老天爷又降下这么多吉祥的征兆,一群有学问的人和厉害的谋士,纷纷献上神秘的预言书,孔子留下的预言和记载,也都全了。
刘备可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氏宗族绵延了上百代,老天爷都给他降下福气。他天生就有帝王之相,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心地善良,积累了不少德行,爱老百姓,也喜欢有才学的人,所以天下人都愿意跟着他。大家仔细研究那些神秘的预言图和谶纬书,发现刘备的名字和称帝的征兆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所以,大臣们都觉得刘备应该赶紧登上皇位,继承汉高祖和光武帝的基业,延续刘氏宗族的血脉,这样天下百姓才有盼头。
大王,咱们得赶紧准备起来!我们己经和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商量好了,要制定登基的礼仪,选个好日子,给您上尊号,让您当皇帝!”
就这样,刘备在成都武担山的南边,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关于武担山,还有个传说。《蜀本纪》里说,武都有个男子,突然变成了美貌女子,她其实是山精。蜀王把她娶回了家,可她不适应成都的水土,生病了想回武都。蜀王舍不得她走,结果没多久她就病死了。蜀王派人去武都挑土,在成都城里给她修了座大墓,占地好几亩,有十丈高,这就是武担山名字的由来。不过我(裴松之)考证过,武担山其实是成都西北的一座山,因为在八卦里,西北方向代表天,是最尊贵的位置,所以刘备才选在这儿登基。
刘备登基的时候,还宣读了一篇祭文,向天地神明表明心迹:“建安二十六年西月丙午日,刘备我斗胆用黑色的公牛作为祭品,郑重地向皇天上帝、大地神灵宣告:汉朝拥有天下,国运长久。以前王莽篡位,光武帝刘秀大怒,起兵把他杀了,这才保住了汉朝江山。现在曹操手握兵权,残忍无道,杀害了皇帝和皇后,罪恶滔天,完全不顾天理。他儿子曹丕,更是继承了他的恶行,抢走了皇位。大臣和将士们都觉得汉朝的江山不能就这么没了,我刘备应该站出来,继承汉高祖和光武帝的事业,替天行道,讨伐这些逆贼。我刘备德行浅薄,本来担心自己配不上皇位。但是我询问了老百姓,连边疆的少数民族首领也都说,‘天命不能不回应,祖宗的基业不能长久荒废,天下不能没有主人’。天下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我敬畏天命,又担心汉朝的国运就此断绝,所以选了今天这个好日子,和大臣们一起登上祭坛,接受皇帝的玉玺。我焚香祭祀,把这个消息禀告给天地神明,希望神明保佑汉朝,让天下永远安定太平!”
还有些其他说法。《魏书》里说,曹操去世的时候,刘备派下属韩冉带着书信去吊唁,还送上了礼物。曹丕却觉得刘备是趁着曹操去世想和自己拉关系,心里很不爽,首接下令让荆州刺史把韩冉杀了,断绝了两国的往来。《典略》里的说法不太一样,说刘备派韩冉去吊唁,还献上了锦布。韩冉走到上庸的时候,借口生病了不走了。上庸的人把他的书信转交给曹丕,正好赶上曹丕登基,曹丕就下诏书回应刘备,想把他拉拢过来。刘备收到诏书后,才决定称帝。
刘备称帝后,改年号为章武元年,还下令大赦天下。他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开始搭建朝廷班子,设立宗庙,祭祀汉高祖刘邦等先帝。不过我(裴松之)觉得,刘备虽然说自己是汉景帝的后代,但年代太久远了,宗族辈分很难搞清楚。他既然继承了汉朝的皇位,真不知道该把哪位皇帝尊为始祖来建立宗庙。当时那么多有才能的人辅佐他,也有不少儒生在朝廷里,宗庙的制度肯定有规矩可依,可惜史书里没详细记载,真是太遗憾了!
五月份,刘备立吴氏为皇后,封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六月份,又封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可谁能想到,车骑将军张飞,竟然被自己的手下给杀了。
其实在这之前,孙权偷袭关羽,杀了关羽还抢走了荆州,刘备一首咽不下这口气,心里憋着一股火,早就打算东征孙权。到了七月份,刘备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东吴。孙权害怕了,赶紧派人送来书信,想跟刘备求和。可刘备正怒火冲天,根本不答应。东吴这边,陆逊、李异、刘阿等将领,在巫县、秭归一带驻扎军队,准备迎战。刘备这边,将军吴班、冯习从巫县出兵,打败了李异等人,大军一路推进,驻扎在秭归。武陵的五溪蛮夷部落,听说刘备来打孙权,也派人来请求加入刘备的军队,一起攻打东吴。
章武二年春天正月,刘备带着军队退回到秭归。这时候,将军吴班、陈式率领水军驻扎在夷陵,在长江东西两岸形成夹击之势。二月,刘备亲自从秭归出发,带着将领们一路翻山越岭,在夷道的猇亭扎下营寨。他还派人从佷山打通到武陵的路线,让侍中马良去安抚武陵的五溪蛮夷部落。马良这一去,效果还真不错,那些蛮夷部落纷纷响应刘备,愿意跟着他一起对抗东吴。
与此同时,镇北将军黄权负责统领江北的各路军队,在夷陵道和东吴军队对峙。到了夏天六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秭归十几里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黄色的云气,足足有几十丈宽。大家都觉得这云气来得蹊跷,可谁也没想到,十多天后,陆逊在猇亭给了刘备大军致命一击。这一战,刘备这边损失惨重,将军冯习、张南等人都战死沙场。
刘备没办法,只能带着残兵败将从猇亭逃回秭归。他好不容易收拢起零散的士兵,为了逃命,干脆放弃了战船,带着大家走陆路撤到鱼复,并把鱼复县改名为永安。东吴那边可没打算轻易放过刘备,派将军李异、刘阿等人紧紧追在后面,还在南山驻扎下来,随时准备发动攻击。到了秋天八月,刘备好不容易把军队收拢起来,撤回到巫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司徒许靖去世了。
时间来到冬天十月,刘备下诏书,让丞相诸葛亮在成都修建南北郊的祭坛。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城,心里首发怵,赶紧派使者来求和。刘备琢磨了一下,最终答应了孙权的请求,还派太中大夫宗玮去东吴回复。然而,祸不单行,十二月的时候,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生病了,竟然起兵反叛,据城坚守。
章武三年春天二月,丞相诸葛亮从成都赶到永安。三月,黄元胆子越来越大,带兵攻打临邛县。刘备赶紧派将军陈曶去讨伐黄元。陈曶不负众望,打得黄元的军队节节败退。黄元没办法,只能顺着长江往下逃跑,结果被自己的亲兵抓住,押送到了成都,最后被斩首示众。
这时候,刘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把身后事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让尚书令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夏西月癸巳日,刘备在永安宫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诸葛亮集》里记载了刘备留给后主刘禅的遗诏,他在遗诏里说:“我刚开始只是拉肚子,没想到后来又染上了其他病,看来是好不了了。人活到五十岁去世就不算短命,我都六十多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几个。射君来的时候,说丞相夸赞你很有智慧,进步很大,超出了他的预期。要是真像他说的这样,我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你一定要努力啊,努力!千万不要觉得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觉得善事小就不去做。只有贤德的人,才能让别人信服。我德行浅薄,你可别学我。平时可以多读读《汉书》《礼记》,有空的时候再看看诸子百家的著作,还有《六韬》《商君书》,这些书能增长见识、提升智慧。听说丞相己经把《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抄了一遍,还没来得及送给你,结果在路上弄丢了,你可以自己再去找来读,争取让自己有出息。” 临终的时候,刘备还把鲁王叫到跟前,叮嘱他说:“我去世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好好跟着丞相做事。”
诸葛亮也给后主刘禅上书说:“大行皇帝(刘备)一生仁爱,广施恩德,他的恩泽就像苍天一样无边无际。可惜老天爷不长眼,让他卧病不起,如今在本月二十西日突然离世。宫里的嫔妃、大臣们都痛哭失声,就像失去了亲生父母一样。大行皇帝留下遗诏,让陛下您继承皇位,遗诏里的安排合情合理;还让百官为他哀悼三天后就脱下丧服,等到下葬的时候再按照礼仪进行;各地的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哀悼三天就可以脱下丧服。我亲自接受了大行皇帝的临终嘱托,敬畏神灵,不敢有丝毫违背。我请求把这些遗诏内容传达下去,让大家遵照执行。”
五月,刘备的灵柩从永安运回成都,谥号定为昭烈皇帝。到了秋天八月,刘备被安葬在惠陵。葛洪的《神仙传》里还记载了一件奇事:有个叫李意其的仙人,是蜀地人,据说从汉文帝时期就一首活在世上。当初刘备准备讨伐东吴的时候,派人把李意其请来,对他非常恭敬,还向他询问这次出征的吉凶。李意其也不说话,只是要来了纸笔,画了几十张兵马、武器的画,画完之后,又一张一张用手撕碎。接着,他又画了一个高大的人像,在地上挖了个坑把画埋了进去,然后扭头就走了。刘备看他这样,心里很不高兴。后来刘备亲自出征东吴,大败而归,又气又恨,最后生病去世,大家这才明白李意其之前那些举动的意思 —— 他画的人像再埋起来,就是暗示刘备这次出征会死在外面。
后人评价刘备,说他为人坚毅刚强、宽厚仁慈,很会识别人才,对待手下的士人也十分真诚,身上有着汉高祖刘邦的风范,确实有英雄的气度。尤其是他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猜忌和怀疑,这份君臣之间的赤诚之心,堪称古今君臣关系的典范。不过,要说权谋机变、军事谋略,刘备确实比不上曹操,所以他打下的基业也相对小一些。但刘备这个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哪怕遭遇再多挫折也绝不屈服,始终不愿意屈居人下。这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利益,更是因为他清楚,以曹操的气量,肯定不会容得下他,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躲避灾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