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体纳税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体纳税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作者:
醺浅月
本章字数:
6338
更新时间:
2025-06-30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体纳税

考棚内只有一张矮桌和一块砚台。罗大公从袖中取出文房四宝,小心翼翼地摆放整齐。

不多时,明远楼上举起了第一场考试的题目。

“御敌卫国,非得拉起一支强悍的军队不可,将士们的军饷全靠这点收入维持,商税已然成为国库的命脉,该如何让商税源源不断,确保军队开支充裕?”

这道题目一出,整个贡院顿时一片哗然。

“怎么回事?第一场不是该考四书五经吗?”

“这是要考策论?”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周围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罗大公握着毛笔的手微微发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完全打乱了他的准备。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科举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和五经义,第二场考论判和诏表,第三场才考策论。

现在突然改变考试内容,这背后必有深意。

罗大公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睛,回想着这些年读过的典籍。《文献通考》和《大明会典》上都没有相关记载,这让他更加焦虑。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黄宗羲。

那位与权阀势不两立的黄宗羲,一定不会在这种题目上做文章。如此一来,今科状元的位置,岂不是非他莫属?

可是转念一想,要是能写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彻底说服朝廷严征商税,恐怕会成为云陵士林的公敌。江南士绅最重视的就是商业利益,谁要是动了这个蛋糕,必定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罗大公陷入了两难。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襟。

考棚内一片寂静,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罗大公却迟迟无法下笔。

突然,一个绝妙的主意涌上心头。

“要征商税,就得从权贵和官员开始,必须一体纳税。”罗大公暗暗思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这样的主张看似公平,实则根本无法实现。既然权贵都可以逃税,那么江南士绅逃税也就理所当然了。既不得罪朝廷,又能保全士绅利益,可谓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罗大公提笔疾书,笔下生花。

而在另一处考棚内,黄宗羲正在冷笑。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一气呵成。

“想用这种题目难倒我?”黄宗羲嘴角微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年初一时,他就在父亲黄尊素的牌位前发誓要考取状元。作为一个孝子,他绝不能食言。况且,这道题目虽难,却难不倒他。

“工商皆本,税举结合。”黄宗羲写道。

发展工商,扩大税基,这是治本之策。将地方纳税与科举名额挂钩,多纳税的地方多分配名额,少纳税的地方少分配名额,这是激励之法。

再辅以宽入、严管、养廉三策,整顿吏治,提高效率。如此环环相扣,便是一篇完整的策论。

考场内外,一片肃穆。

“时辰到!”一声锣响打破了寂静。

衙役们开始收卷。罗大公和黄宗羲几乎同时放下笔,各自打量着自己的答卷。

走出贡院时,罗大公遇到了张明远。

“罗兄,你觉得这次考得如何?”张明远问道,脸上带着疲惫。

罗大公摇摇头:“且看吧。这道题目太过刁钻,谁也说不准。”

“听说黄宗羲也来考试了。”张明远压低声音说,“他可是出了名的直言敢谏。”

罗大公心中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黄宗羲是黄宗羲,我是我。各人自有各人的道理。”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罗大公的心情异常复杂。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只能等待放榜那一天的揭晓。

明远楼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进来,在案几上那叠考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朱慈烺正与钱谦益、龚鼎孳、吴梅村三位大儒围坐品茶,茶香袅袅中,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

“钱先生以为,这道题目如何?”朱慈烺端起茶盏,目光落在那道“收税策论”上。这是他亲自拟定的考题,字字珠玑,却也字字如刀。

钱谦益的手指微微颤动,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挤出一丝笑容:“殿下所出之题,自然是精妙绝伦。”

朱慈烺不动声色地扫过龚鼎孳和吴梅村的脸色。这两位主考官方才看到考题时那一闪而过的震惊神情,他都看在眼里。只是此刻,两人都低着头,仿佛对案几上的茶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龚先生,”朱慈烺忽然开口,“你觉得考生们会如何作答?”

龚鼎孳猝不及防,额头顿时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抬头看了眼朱慈烺平静的面容,又迅速低下头:“回禀殿下,以臣愚见,这道题目……”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朱慈烺轻轻放下茶盏。

“云陵士族与商贾向来关系密切,若要严征商税……”龚鼎孳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在了喉咙里。

朱慈烺嘴角微扬:“龚先生是担心会有人罢考?”

此言一出,三位大儒皆是一震。吴梅村终于忍不住开口:“殿下,云陵士子历来桀骜,若贸然……”

“本宫倒想看看,”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到底有多少人敢在贡院闹事。”

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起初只是零星的议论声,很快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不考了!这样的题目,根本就是存心刁难!”

“对!我们联名上书,抗议这道考题!”

朱慈烺缓步走到窗前。楼下的考场已经乱作一团,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举人模样的人物正站在案几上高声呼喊。此人便是锦城举人苏瑾,其家中开设织坊,在锦城也算得上是富商。

“诸位同窗!”苏瑾的声音带着几分悲愤,“我等读圣贤书,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助纣为虐,压榨商贾吗?”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又有十几名考生纷纷响应。有人拍案而起,有人挥袖怒骂,更有人撕碎了考卷,任由纸片纷飞。

“殿下,要不要……”龚鼎孳欲言又止,额头的汗珠已经连成了线。

朱慈烺摆了摆手:“不急,让他们闹。”

钱谦益心中一沉。他太了解朱慈烺的性格,这般平静反而更令人心惊。果然,只见朱慈烺忽然转向吴梅村:“吴先生,听闻玉河那边,近来商贾投献之风甚盛?”

吴梅村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臣不知……”

“是吗?”朱慈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本宫已命纪坤、欧望清二人前往锦城查访,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吴梅村闻言,几乎要在地。这两个监政院的酷吏若去了锦城,那些挂靠在他名下的产业岂不是要暴露无遗?

楼下的喧闹声越发大了。已经有数十名考生聚集在一起,纷纷响应苏瑾的号召。有人高呼要联名上书,有人叫嚷着要退考抗议,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

“罢考!罢考!”

愤怒的呐喊声在江南学宫内此起彼伏,数千举子挤在考棚前,脸上写满了愤慨与不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