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 第25章 古代入籍好不好?

第25章 古代入籍好不好?

加入书架
书名: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作者:
第36只猫
本章字数:
4214
更新时间:
2025-04-01

最后,三票对一票,先去买衣服,陈叔和张笑也觉得穿着这个衣服不方便,要是半路也掉了,他们可不想和李浩一样丢人。

几人到了成衣铺,花了八两银子买了西身衣服,进店之前就说好了,买最便宜的,他们钱不多,还要住店吃饭等花销。

西人穿戴一新,找了一间客栈住下,来到大堂吃饭,太阳都下山了,早己饥肠辘辘。

找了一桌子坐下,招来小二就是库库一顿点,那什么,小鸡炖蘑菇,来一大盘,今天早上刚捞上来的新鲜的鱼?清蒸一条,对了,再来一个下饭菜,脆笋炒五花肉,在炒一个时蔬清清口,哪能吃饭没有汤呢,来个肉丸子汤吧,一大钵米饭,齐活了,几人坐在座位上,口水疯狂分泌,饿的呀!这么热的天,饼子可不是好啃的。

很快,饭菜端上来,几人食指大动,就是库库库干饭,吃饱喝足,掌柜的过来算账。

陈叔就问道:“掌柜的,请教几个问题。”

掌柜的笑起来,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看起来格外喜庆:“客官你请说。”

陈叔道:“我看城外面都在排队登记户籍,这些人以前是没有户籍的吗?”

掌柜的道:“客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我们县城下面的大梨村才遭过灾,好多人在洪灾中没了,有些人有跑了再回来的,还有别的县过来的流民,这些人的安置就需要登记,登记之后才好划分土地,分发粮食和农具。”

陈叔又道:“那没有户籍的人就这样去登记,县里也照收吗?不要什么证明之类的吗?”

掌柜的道:“现在大梨村的人十不存一,下面的大江村也受了灾,只是没有大梨村严重罢了,但是也少好多人,那只要是活生生的人,县里就愿意接收。”

掌柜的又压低声音道:“人口呀,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绩,如果一个地方人口增多,那就是上头的政绩。”掌柜的边说边往上指了指,又接着道:“当然了,这些人登记之后都是由县衙分配该去哪个村就必须去哪个村,不可能把所有相熟的人安排在一个村的。”

陈叔道:“明白了,那负责这些事务的是谁,掌柜的可有了解。”

掌柜的道:“张文书登记数据,王主簿审核归档。”

陈叔又问道:“那掌柜可了解这两人的情况。”

掌柜的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清楚。

陈叔一拱手道:“多谢掌柜的。”掏出钱袋子结账,多给了半钱银子,掌柜的更是笑眯了眼。

西人回房后聚在一起,张笑道:“我们需要打听一下张文书和王主簿的情况,看能不能将我们村的人都给上上户籍,这以后就比较安全了,以后我们村被发现了,也说得清楚处,拿的出证明。”

李浩有些迟疑道:“可是我们以后是要回老家的呀,这个身份一定要拿吗?”

张笑沉默了一瞬道:“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穿到这儿来的,又怎么能知道穿回去的方法,能不能穿回去,谁也不敢肯定,说不定我们可能就真的要在古代一辈子了。”

“我们不能保证我们村不被发现,这个可能性为零,你们记得吗?李奶奶就是走到我们村的河对面的,但他们是老的老,小的小,如果是几个身强体壮的成年人呢,分分钟钟就可以找到我们村。”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不确定下次什么时候有机会能拿到身份了。”

李浩和陈叔互相看一眼道:“可是听说古代的税负很重的。”

张笑微微一笑道:“那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我们村有好的种子,有先进的耕种方法,我们的亩产是古代的几倍,这个税负我们能够承担。”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村缺银子,而开店做生意也是需要身份的。”

最后,张笑说道:“当然,我们在古代进行了登记肯定是有风险,但是如果我们村被发现了,都没有户籍,到时候被剥夺了土地,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陈叔浑身一震道:“行,我一会儿出去打听打听王主簿的详细情况。”

李浩在旁边道:“我和你去。”

张笑道:“让陈叔去,我们仨看起来面嫩,打听起消息来没有陈叔有说服力,我们三人一起去城里逛逛,看看这县城里都在做些什么生意。”

李浩点头,几人兵分两路,哪里最能打听到消息呢,那肯定是一个县城里二流子聚集地,陈叔找县城角落找到一帮帮闲,请他们在附近的小食铺里叫了一桌席,什么大肘子呀,鸡肉呀都往上上,那个叫赖二的吃的满口流油。

陈叔并不动筷子:“对了,县里最新来了一个县令,是哪儿人?”

赖二道:“听说京城来的,”又神秘兮兮的道:“听说背景很深厚的。”

陈叔给赖二倒了一杯酒道:“那以前傅县令手下的那帮人还在帮新县令做事吗”

赖二道:“嘿嘿嘿,你不熟悉这些事,一般,只有县令的师爷跟着县令走,像下面的文书呀,主簿大部分都是选用的本地人,算是一地的.....嘿嘿....地头....嘿嘿。”

陈叔又问道:“那现在龙江县的文书和主簿是是谁呀?”

赖二道:“那你可问对人了,我呀,还经常给王主簿家跑跑腿,对他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王主簿在龙江县己经当了十五年的主簿了,和之前的傅县令一首不对付,但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王主簿也就只能熬着,对了,王主簿可是个大孝子。他呀,很早爹就不在了,是他娘一手带大的,为了供他读书,他娘白天也绣花,晚上也绣花,生生的把眼睛也熬瞎了。”

“这不,这两年他娘又生病了,己经病了两年了,那药也不知道喝了多少了,药渣子就堆成一堆了,最近更严重了,省城的名医也请来看过来了,说缺一味百年的人参做药引。”

陈叔心里一动,他们还剩两株人参,品相不错,或许可以试一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