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长见识了
厨房内,李晚月让青绮和红袖去把平时缝的小荷包拿出来,每个里面装三两银子,给那些侍卫。
两人立刻去做。
心里狂跳不止,他们这是一下子跟了个金主子啊。
居然还有圣旨下来,小姐以后跟官员差不多了。
天呐,太不可思议了。
赵素英和王桂香几人心里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复。
原以为三栋回来就很高兴了,没想到还有这样天大的好事。
他们家月月真是太出息了。
元宝和顺子趁着上茶点的时候,把荷包分给侍卫,侍卫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心里觉得不愧是得到皇上封赏的,会办事。
这时,李三栋来到厨房,笑嘻嘻道:“姐,恭喜你呀。”
“谢谢小弟。”李晚月问:“你怎么会和韩大人一起回来?”
李三栋道:“到了京郊就先教种土豆和红薯育苗,过了段时间红薯出苗移栽后,把后绪注意事项告知他们,就可以回了,刚好韩大人要来咱家宣旨,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在外的这段时间,多亏了谢大哥托人照顾我,韩大人的长子也负责种植的事,没事的时候我还跟着他学会了骑马,也见识了京中的繁华,真是特别震憾,姐,你有时间了,也去京城转转吧。”
“嗯,闲下来了就去,到时候咱们全家一起去。”
李晚月打量了一下李三栋,不错,果然人也多出去跑跑,这次李三栋跟之前不一样了。
“三栋,这次出去,学到了不少吧。”
“嗯,别看时间短,但是真的学到很多,还要多谢|谢大哥给我的机会。”
李晚月道:“你先出去歇会吧,等有空了再跟我们说说你这一路的见闻。”
李三栋听话的出去了。
李晚月想了些菜式,方嬷嬷几人就开始备菜,李晚月负责炒。
不到一个时辰做了十二道菜两个汤。
趁着几人吃饭的时候,李晚月又做了几样点心。
等人吃完,她把点心包好,装进小盒子里,里面放了一个小荷包,装了一百两银票。
关系要维系好,对于韩大人来说虽然不算多,却是一份心意。
送人离开时,李晚月把木盒递给韩大人,道:“韩大人,这是我亲手做的点心,给您尝尝。”
韩大人瞬间明白了,笑着接过:“安平县君亲自做的,我定会好好品尝。”
随后进了马车,打开盒子,看到荷包里的一百两银票,眉开眼笑的收了起来。
这小姑娘会来事,出手大方,见识广,埋没在村子里可惜了。
谢晏陪着韩大人来的,自然得跟着一起走。
他看向李晚月道:“我先走了,有时间再来找你。”
“好。”
谢晏笑了笑,转身进了马车。
他道:“韩大人,我舅舅他们在县城外的一处庄园安置,不如韩大人也在那里安置吧。”
“好啊,听闻沈大人和谢大人是为了给沈老夫人祝寿,眼下也快回京了吧。”
“是啊,准备这两日回京呢。”
“刚好我们可以结伴一起回京。”
“劳烦韩大人多加照拂。”
韩大人摆了摆手,以谢晏做的这些,明年考核升职是必然的,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离开。
圣上这次记下了他的功劳,只赏了些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以后再立功,不只升职,怕是封个伯爵都有可能。
以后要多和谢晏来往。
两人闲聊起来。
马车轱辘转动,众侍卫骑上马,紧跟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
院子里的人大大松了口气。
而一直注意着李家动静的村民,见人走了,纷纷围了上来。
李家老宅的李老头等人也挤了进来,等着听答案。
“大山呐,这些人是干啥来的?”
“对呀,我看还带了好几口大箱子,还有两位官老爷特意跑来。”
“村长啊,跟我们说说呗,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村长了下李有山,李有山点了下头,他现在还没缓过劲呢,还是让村长代劳吧。
这是多荣耀的事啊,肯定要让大家伙知道。
村长抬手压了压,笑呵呵道:“大家伙安静,听我说,咱们村子出了件特别荣耀的事,方才两位大人是来传圣旨的。”
“圣旨?”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一脸的震惊。
这个词是他们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的。
村长接着道:“对,月月那丫头……不对不对,如今该称为县君,被圣上封为安平县君了,这可是有品级的,比县令大人的品级还要高,大家伙以后见了,可要尊敬点,要行礼问好。”
李有山忙摆手:“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一个村子的,没那么多讲究,以前咋相处,以后还咋相处就行。”
现场静的落地可闻,都没回过神,片刻后,才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道喜,有的称赞,有的难以置信。
李老头笑眯了眼,李晚月可是他的亲孙女,如今有了封诰,也是他的荣耀。
李有富等人神色复杂,这下大房甩了好远,更加不用跟人家比了。
有的人好奇问:“为啥圣上要封月丫头啊?”
“因为月丫头研究出了水车,脱粒机,帮着种出了蕃芋和蕃地薯,这可是利民的好事啊,圣上英明,月丫头是女儿家,不能封官,所以才封诰。”
众人愰然。
李村长又道:“大家伙听我说,月丫头的荣耀是咱们全村的荣耀,你们出门在外,脸上也有光不是,咱们要多学学她,以后可不要打着她的名号做什么不好的事,毁了她也毁了咱村子,被我知道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到时候你们自己也没好果子吃。”
李晚月在里面听到这话,默默点头,村长是个谨慎的,这话提醒的对。
一位村民问:“村长,我们能不能看看圣旨长啥样?”
李村长根据和李有山商量好的,说道:“明日开祠堂,告知祖先,你们也能看看,但是只能看,不能碰。”
随后李有山说后天摆席庆贺,让众人先回家。
村民们这才回去了。
李老头乐呵呵的道:“大山呐,能不能让爹先看看圣旨,过过眼。”
李有山点了点头,带着人进去了。
李老太和李有富也跟着进去。
直到看到堂正中摆着的明黄卷轴,瞬间肃然起敬。
碰都不敢碰,只眼巴巴的看了几眼。
随后夸了李晚月几句,就离开了。
走出大门,挺直了背,双手背在身后,头扬的高高高的,走路一摇一摆,赶上大公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