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从朝堂上领命而出,心中却无半点轻松。虽说得到了出征的机会,可皇帝的猜忌、赵康的陷害,如阴霾般笼罩着她,挥之不去。她回到将军府,看着熟悉的庭院,却觉得一切都变得陌生而冰冷。
府中的下人们见她回来,纷纷围上来,眼中满是关切与担忧。林羽强颜欢笑,安慰众人,可内心的压力却让她几近窒息。她走进书房,坐在案前,望着桌上的兵书和地图,却无心查看。如今,如何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清白,揪出赵康的阴谋,成了她心头最沉重的负担。
就在林羽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之时,管家匆匆走进书房,神色略显紧张,低声说道:“将军,府外来了一位老者,自称有重要之事求见,死活不肯离去。”
林羽微微皱眉,心中疑惑,这个时候会有什么人来找她?而且听管家的描述,这老者似乎来意不善。她略作思考,说道:“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事。”
片刻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管家的带领下走进书房。老者身着一袭灰布长袍,虽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他身形清瘦,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格外明亮,透着一股深邃与神秘。
老者走进书房,并未行礼,只是静静地看着林羽。林羽站起身,打量着老者,问道:“老人家,您找我有何事?”
老者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走到窗前,向外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偷听后,才转身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递给林羽:“林将军,我乃江湖义士,一首关注着朝堂动向。这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或许能帮你洗清冤屈。”
林羽心中一惊,她连忙接过密函,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密函中竟是赵康与敌国勾结的铁证,还有他伪造证据陷害自己的详细过程。原来,赵康为了独揽大权,与北燕的某些势力暗中勾结,企图挑起两国战争,从中谋取私利。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诬陷林羽,将她推向绝境。
林羽看完密函,心中既震惊又愤怒。她紧紧握着密函,看向老者:“老人家,您为何要帮我?这密函又是从何而来?”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林将军不必多问,我只是看不惯赵康那老贼的所作所为,他祸乱朝堂,陷害忠良,我江湖中人虽无权无势,却也有一腔正义。这密函是我一位朋友在追踪赵康的爪牙时偶然所得,辗转到了我手中。我知道将军是大楚的忠臣,便赶来相助。”
林羽心中感动,她向老者深深鞠了一躬:“老人家,大恩不言谢!若我能洗清冤屈,定当报答您的恩情。”
老者摆了摆手:“将军不必客气,当务之急是将这密函呈给皇帝,揭露赵康的阴谋。只是,此事还需谨慎,赵康党羽众多,稍有不慎,恐生变故。”
林羽点头:“老人家放心,我自会小心。只是如今我即将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将此事公之于众。”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将军可先将密函妥善保管,待出征归来,寻机揭露赵康。我也会在江湖中为将军留意赵康的动向,若有新的线索,定会及时告知。”
林羽感激不己,她将密函小心地收好,送老者离开。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林羽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然而,林羽还未来得及将密函妥善安置,朝堂上又传来消息,皇帝突然改变主意,认为林羽出征风险太大,决定先将她关押起来,待边境战事稍缓,再继续审判。
林羽得知消息后,心中一沉。她明白,这肯定是赵康在背后搞的鬼,他不想让自己有机会在战场上证明清白,更不想让密函的内容泄露。
很快,一群士兵闯入将军府,将林羽带走。林羽被押往大牢的路上,心中焦急万分。她担心密函被赵康发现,更担心大楚的局势。如今边境战事紧急,朝堂却被赵康搅得乌烟瘴气,她却无能为力。
大牢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林羽被关在一间狭小的牢房里,西周墙壁冰冷刺骨。她坐在稻草堆上,心中默默想着对策。密函被她藏在了将军府的一处隐秘之处,可她不确定能瞒赵康多久。
就在林羽陷入绝望之时,牢房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她警惕地站起身,盯着牢门。只见一个黑影从牢门的缝隙中塞进来一个小包裹,随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林将军,这是那位老人家让我交给您的。”
林羽连忙捡起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干粮、水,还有一封信。信中写道:“林将军,得知你被关押,我心急如焚。这是一些物资,望你保重。密函之事我己安排妥当,不会被赵康发现。你只管安心等待时机,我会在外为你周旋。”
林羽看完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还有人在为她的清白而努力。她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活下去,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在大牢中,林羽一边等待,一边思考着如何利用密函揭露赵康的阴谋。她深知,这场斗争不仅关乎自己的生死,更关乎大楚的未来。每一分每一秒,对她来说都无比漫长,可她从未放弃希望,在黑暗的大牢中,坚守着心中的正义与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