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绑定昏君系统,收益归朕?
太子绑定昏君系统,收益归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太子绑定昏君系统,收益归朕? > 第34章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第34章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子绑定昏君系统,收益归朕?
作者:
纳闷的桃子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1-28

这阵子,姜去寒并没有轻举妄动。

一个月的帝皇生活,让他逐渐明白了很多东西。

单凭武力,姜去寒早就能诛杀董婉,清除朝中董党。

但问题也同样存在,而且很重要。

排除董婉欺压了前身二十年的事实。

董党本身的存在,对于姜去寒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严格来讲,在对抗清流一党上,董家与姜去寒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

清流党表面上,只是一群会功夫的儒生,侵占官场资源。

可实际上,他们背后还有西林学派暗中操控朝局的影子。

西林学派这个组织,成分非常复杂。

在江湖上,有它的身影,因为他们修炼的是儒门功法。

他们修炼出的浩然正气,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内力。

在庙堂上,也有它的影子。

清流一派的官员,几乎各个都出身于西林学派。

就算不是学派出身,也可以在学成后拜入其中。

在大康皇朝对江湖势力的划分上,大致可以分为四档。

即,帮、会、门、教四类。

帮,很好理解,丐帮、漕帮、盐帮。

通常来说,江湖势力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帮派。

他们大多都是因为相同的利益、行业而集合在一起的。

在江南行省,朝廷备案中甚至还有一帮派,名为铲刀帮!

这铲刀帮是由一群厨子组成,帮主修练的乃是一门名为《九转回锅气》的功夫。

据说,皇宫内的御厨,大多出自于这个帮派。

帮派,大多都是由某一行业中产生。

赌徒有赌徒的帮派,地痞流氓有地痞流氓的帮派。

贩盐的,贩木材的,贩生铁的,贩生药的。

林林总总,在大康皇朝内,遍地都是。

没办法,只有抱团取暖,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会,是由明确非利益目标的组织。

在大康皇朝的江湖上,就有不少这一类的江湖组织。

比如,锄恶会,是由一群热血的江湖儿女组成的。

他们的宗旨,就是除恶扬善。

当然,现在他们上了朝廷的黑名单。

原因也很简单,最近二十年,他们不停地在地方上狙杀董党一派的官员。

姜去寒已经在考虑,以后要不要招揽这些人,为自已所用。

派,也可以叫宗、门,其实都差不多。

在江湖上,都是有特殊传承的组织。

比如,姜去寒现在是唯一掌握了《大道问天录》的先天强者。

若是某天,姜去寒心血来潮,就可以组建一个新的江湖势力。

这势力中,是以大道问天录为师徒传承的核心。

于是,就可以叫它大道问天派!

姜去寒有朝一日死了,可大道问天录依旧会被继承下去。

有一天,大道问天派中突然出现了两个大聪明。

大聪明觉得,修练大道问天录,重在感悟大道。

另一个大聪明觉得,应该重在问天。

于是,就出现了宗门之分。

你觉得该去领悟大道,那就是大道宗。

我觉得应该问天,那就叫问天宗。

于是,大道问天录分裂出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修炼之法。

进而,产生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宗门。

现在的太玄宗,就属于天下道门正统的分支。

所以,他们才会自称为宗。

可西林学派,却不一样。

它们已然要成为——教!

教,也是大康皇朝对江湖势力最后的划分。

简单的说,教是要有一个共同的信仰。

道教、佛教,在江湖中都是有信仰的。

前者相信自已,谁都别耽误老子飞升!

后者相信佛祖,谁都别耽误贫僧收香油钱!

但不论那个寺庙,那家道观,他们都不是信仰本身。

可西林学派,却已然是一个有着自身信仰的教派!

这样的教派,影响的层面是方方面面的。

西林学派,是随着大康皇朝一路发展起来的。

在这千百年的时间里,演变出了无数的思想。

有进步的,有封建的,它有利于皇朝统治百姓。

但问题是,它现在已经强大到可以左右朝堂的地步。

在民间,大儒们的口碑都非常之好。

他们天天说着民贵君轻,然后不停地以姜去寒的名义加税,落在了自已的腰包之中。

在江湖上,他们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说,西林学派的山长,三位副山长,修为都达到了先天九品的水准!

只不过,他们的战力一般。

四个人联手,才能勉强能逼退太玄宗主。

可即使是这样,已无法影响其在江湖中的含金量。

更何况,读书人可以享受免税的政策。

这样一来,西林学派就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

实力,它有。

权力,它有。

钱财,它也有。

关键,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王八蛋,愣生生开辟出了两个非血缘的亲密关系——

师生,同窗!

一句桃李满天下,你就该知道其中的含义——你敢招惹我,我叫来一群徒子徒孙来弄死你!

一句同窗老同年,你就该知道其中的含义——堂下何人?居然敢状告本官同窗?!

孤帝不蠢,否则也不会迎娶太玄宗的上代圣女,立为皇后。

大康皇族的衰弱,是大势所趋,并不完全是某一个人的过错。

方才回到养神殿,见到冯阳被董婉那贱人重创,姜去寒也是憋着怒火。

现在,董婉自已溜了。

站在寒风中的姜去寒,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老太婆自已润了,也省得他出手,落下一个弑杀嫡母的恶名。

现阶段,董党还真不能完全铲除。

董柯领衔的内阁当中,包括首辅、次辅,共有七人。

其中,董党占据四个席位,清流一党占据了两个席位。

最后一个席位,乃是由中立派掌握。

而六部当中,董党控制了吏部、兵部和工部。

清流党控制了户部、礼部。

只有刑部尚书包谦,作为中立派入了阁。

而在其他衙门中,五寺当中,除了养马的太常寺和大理寺在董党手中。

其他的光禄寺、鸿胪寺和太常寺,都在清流一党手中。

而都察院中,左都御史是董党的人,右都御史就是那个几次找茬的阎不悔。

至于五军都督府,平日里是最低调的中立派。

但他们也有自已的利益代言人——锦王,姜去燥。

可以说,整个大康皇朝的朝堂之上是极为割裂的。

同样,在地方上也会如此。

若是某个县的县令是清流一党,那么县尉、县丞肯定要被董党把持。

现在就铲除董党,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董婉死了,董柯倒台。

姜去寒就要一个人面对清流党在朝堂上的压力。

冷静下来一想,姜去寒马上恢复了理智。

不一会儿,大队人马集结到了寿康宫外。

秦梁亲自找来了府军前卫的指挥使。

两人一前一后,站在姜去寒面前。

“臣,府军前卫指挥使毛杰,拜见太上皇!”

“臣全身披甲,不能叩拜,请太上皇恕罪!”

毛杰站在原地,双手抱拳,向姜去寒行军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