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凝神戒备了一番,发现四周并无他人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再次将兽皮地图打开,仔仔细细的观瞧了起来。
看到地图之上的山峦纵横,线条阡陌,张三丰的眉头却是微微皱起。
“看来洞府密藏图果然是被分解成了数份。”张三丰悠悠的叹道。
蓝天云见此开口说道:“道友为何对陈抟老祖的洞府密藏图如此执着?以道友之修为,应该不至于如此迷恋一个外物才对。”
张三丰见蓝天云问起,于是开口解释道:
“真武道门一脉,乃是道门修行之法。道门修行,受众天地大道,阴阳两仪生化之道,正是天地之道也。”
“贫道修行之法,想必道友也有耳闻。贫道所修的乃是太极之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友可知,这两仪为哪两仪?”
见张三丰有考教之意,蓝天云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阴阳也!”
张三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然也!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贫道所修太极之道,正是这阴阳两仪之道也。贫道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全赖得自于陈抟老祖的遗留传承。”
“陈抟老祖当年曾在武当山服气修行二十余载,曾留于真武道门一脉《无极图》一卷,阐述的正是那修行大道。”
“可惜自从陈抟老祖隐世之后,再无人能修出正果,故而《无极图》的传承也逐渐遗失。待传到老道这儿时,只有其寥寥数语而已。”
“老道正是凭借这寥寥数语,方才领悟这太极阴阳之道。若是无法找到《无极图》的全卷,老道的修行之路,恐怕也已经走到尽头矣!”
蓝天云闻言,终于知道张三丰为何如此执着于寻找陈抟老祖的洞府密藏图了。
蓝天云开口安慰道:“既然已经找到了这一份洞府密藏图,那么就说明传言为真。吾等只需努力找到另外几份洞府密藏图即可得竟全功。”
张三丰闻言,脸上的失望之色一收,再次恢复嬉笑状态言道:“你小子如今的心性可以啊。不是来化解入魔之困的吗?我看你这心性比老道还要老成呢。”
蓝天云见张三丰终于说到正题,立刻开口问道:“正要请教道友炼心之法呢。”
“喔!”张三丰沉吟一番之后说道:“你的境况,无咎大师已经都在来信之中言明了。既然连《如来密因藏心咒》都无法完全压制魔化的内力。那如今以武当传承来看,恐怕效果也不甚理想。”
“还记得你我初次相遇之时,贫道使用的道咒语吗?”
蓝天云闻言赶忙点头道:“记得,正是有道友的神咒之助,那日方才化解入魔的危机。”
张三丰再次遗憾的感叹一声,接着说道:
“唉!当日贫道使用的乃是道门八大神咒之一的《净心神咒》。其是道门传承之中专用于平静心魔的神咒之一。”
“可惜的是,如今这门神咒的传承已经不全,当日虽然能助你压制走火入魔之症,但却根本无法根治化解你的魔化内力。”
“如今看来,只有老道自创的《太极十三式》有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了。”
“贫道将自身领悟的太极阴阳之道,化繁为简,化道为拳。所以此《太极十三式》既是一门动功,也是一门静功。动静相和,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张三丰一边阐述着《太极十三式》的根本之道,一边开始缓缓摆出了一个太极起手式。
只见张三丰双脚微微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直,指尖轻轻弯曲,掌心朝内。
双手慢慢向前上方抬起,与肩同高,然后缓缓下按至腹部前方,掌心向下,完成起手式的动作。
同时,一边打出起手式,一边口中轻轻说着《太极十三式》的基本心诀:“无极而太极。”
紧接着第二式野马分鬃,分鬃左右,身随手转,意在掌前,张三丰口中继续说道:“太极动静,动生阳,静生阴,动静互为根。”
张三丰的太极拳招式再次一变,双手在面前划过一个圆,然后左手向左上方而分,右手向右下方而分,口中再次说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紧接着,张三丰的拳势突然由缓慢变得发力击出,给人一种由静而动,阴阳分化之感,同时张三丰口中再次诵念道:“阳变阴合,而生五行。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在张三丰连续发力击出数招之后,手中动作又再次变为缓慢,双手在面前划过一个平面的圆形,口中吐出一口气,继续说道:“五行归一,阴阳也!”
张三丰将水平伸直的双臂同时向下一捞,右脚回收与左脚并拢,双腿弯曲呈半蹲状态,然后逐渐站直身体,双手并拢,掌心向上顺势向上举过头顶,在身体站直之后,又缓缓放下,至于丹田之处。
做完最后一式收功动作之后,张三丰再次诵念口诀道:“阴阳归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一套《太极十三式》在张三丰的演示之下,如同行云流水,暗含太极阴阳之道,既有动功的炼体杀伐之效,又有静功的炼心炼神之能。看的蓝天云心旷神怡。
这时又听张三丰说道:“道友!贫道这套《太极十三式》如何?”
“道友真神人也,如此动静结合的武学,容纳天地太极、阴阳生化之理,真是让小子大吃一惊。”
蓝天云见张三丰问起,赶忙由衷的夸赞道。蓝天云之所以真心佩服,不仅仅是这套《太极十三式》立意高远,威力无双,而是其通过招风耳神通感知到了更神奇的景象。
在张三丰开始演示《太极十三式》之时,蓝天云就悄悄开启了招风耳神通仔细听音显化。
当起手式用出之后,蓝天云就感知到天地之间游离的五行灵气因子开始向着老道汇聚。
很快,其头顶之上就显化出了一幅太极图形。不过这个太极图形跟蓝天云认知中的不同,并不是阴阳鱼眼的形状,而是由四个环形组成。
在起手式时,只是初步显化出了最中心的圆,其颜色则全都是白色。随着《太极十三式》的不断演练,随着天地之间的五行灵气不断涌入这幅太极图形之中,开始逐渐显化出第二个圆环,第三个圆环,直到最后第四个圆环出现。
四个环形图案之中,最外侧的圆环,左白右黑,第二个圆环中颜色正好相反,左黑右白,第三个环中颜色再次相反,再次呈现左白右黑,最中心也是最先出现的圆则是完全为白色。
看到招风耳神通听音显化而出的这幅太极图形,蓝天云脑海之中瞬间闪过一道口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紧接着让蓝天云更为惊讶的事情出现了。随着这幅无极生太极图形的显化完成,天地五行灵气因子不断向内汇聚。
在张三丰即将演练完毕,做出最后一式准备收功之时。其头顶的太极图形陡然一震,所有的五行灵气因子瞬间消失,化生出了两种全新的灵气因子。
这两种灵气因子是蓝天云以为完全没有感知到的灵气因子。一种向外散发着淡淡的白光,一种则是散发着淡淡的幽光。
一白一黑两种灵气因子仿佛可以互相化生,缠绕在其,呈现出了一只熟悉的阴阳鱼眼模式的太极图案。
蓝天云努力用招风耳神通聆听这两种全新的灵气因子,但只能隐隐听到有灵气之音,却无法像五行灵气因子那样可以清晰的听到其具体的发音。
不过蓝天云通过招风耳神通感知到了两种灵气因子的属性特征,淡白色的灵气因子则是传递着一股炽热之感,显然是阳属性特征。幽黑色的灵气因子则是传递着一股阴冷之感,显然是阴属性特征。
蓝天云心中暗自猜测:这或许就是阴属性的灵气因子和阳属性的灵气因子。五行灵气因子经过太极图形的转化,实现了五行灵气因子向阴阳属性灵气因子的转化。
或许这正是印证了“五行归一,阴阳也;阴阳归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的修行口诀。
显然,阴阳属性的灵气因子是比五行灵气因子要高一个等级,否则蓝天云的招风耳神通不会听不到这两种属性的灵气因子所发出的灵气之音。
或许,此方世界的天地灵气,是由很多种灵气因子组合而成,只是因为自已的招风耳神通还不足以聆听到其他属性的灵气因子,故而才没有发现而已。
这么说来,五行灵气因子可以就是构成天地灵气的最基础部分,通过很多手段可以吸纳转化五行灵气因子产生特殊属性的灵气因子,从而产生出了千千万万不同的上古修行之法。
可惜的是,灵气稀薄的当下,即便是五行灵气因子都已经极为稀少,更不用说那些具有特殊属性的灵气因子了。
感受到了阴阳太极图形的相互转化之能,又感受到了阴阳属性灵气因子的特征,蓝天云心中激动莫名,也许自已解决魔化问题的方法,就能从这阴阳太极转化之道中找到答案。
听到蓝天云对《太极十三式》的推崇,张三丰心中十分受用,于是再次开口说道:“既然道友看到上眼,贫道就将这《太极十三式》传授于你。”
蓝天云心中大喜,刚才还想着如何开口让这老道将此功法传给自已,如今这老道就主动送上门来。
当即躬身感谢道:“谢道友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