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五月,燕王率军南下,攻打济南府。
道衍和尚提议的直接挥军南下直捣黄龙之计,燕王朱棣并未采纳,还是希望可以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到了七月,燕王久攻济南府坚城不下,反而被南军偷袭后路,最终不得不再次撤回北平府。
十月,燕王再次进军南下,与南京会猎于东昌府,待年底之时大败而归。
建文三年二月,燕王再次率军南征,历夹河和滹沱河之战,虽然均战而胜之,但无奈燕军兵力不足,无法拿下河北、山东之地。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又是大半年时间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建文三年十二月。
燕王府,议事书房之中。
道衍和尚和燕王朱棣正在计议未来行军之事。只听道衍和尚说道:
“燕王殿下!如今两年时间已经过去。原本制定的步步为营之策,贫僧认为燕王应该重新评估是否合适了!”
“虽然吾等占据大义,然南军白莲教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调举国兵力为已用,吾等兵力不足,若仍按原本策略,恐怕时间一长,吾等兵力必定会被消耗殆尽。”
言罢,道衍和尚起身,向着燕王郑重作了一揖,继续建言道:“故而,贫僧欲再次提议,率精锐之军,直捣黄龙。正面燕军兵峰直指金陵,暗地里让蓝大人与贫僧率领锦衣卫秘密突袭白莲教总坛所在之地。”
“如此,一明一暗,同时剪出白莲教在朝廷和江湖中的羽翼势力。方为上策啊!”
桌案后端坐的燕王,脸色明暗不定,沉吟良久之后,方才说道:
“大师之策,本王最近也是在一直权衡利弊。原本步步为营的方略,经过这两年的征战来看,确实有些想当然了。”
言罢,燕王示意道衍和尚离自已近一些,然后小声询问道:
“若依大师之计,势必要依仗蓝天云许多。如今锦衣卫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势力已然养成。本王担心将如此重要之事委托,万一蓝天云仍对皇族怀恨在心。事成之后,若是锦衣卫有尾大不掉之势,又该如何是好?”
道衍闻言也知道燕王朱棣担心所在,只好再次说道:
“殿下!锦衣卫虽然是蓝天云为正指挥使,但毕竟仍有贫僧在担任副指挥使一职。虽然建立之处吸纳了很多惊元卫之人进入。但如今的锦衣卫已经发展壮大,惊元卫在锦衣卫众校尉之中也只占据了很少了比例。”
“所以,殿下无需担心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奠定胜利之事。待事成之后,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殿下只需一纸诏书即可随意任免。”
听到道衍和尚的分析,燕王认同的点了点头,脸上的犹豫之色顿时收敛了起来,沉声说道:
“既然如此!就依大师之计。待年关一过,吾等就开始挥军直接南下。”
“锦衣卫的暗中行动,至关重要。大师务必盯紧!”
道衍和尚见燕王终于同意此议,也是脸现喜色,起身郑重承诺道:“殿下放心!贫僧必竭尽所能,以确保锦衣卫的行动万无一失!”
二人再次计议一番后,道衍和尚就匆匆离去。
很快,道衍和尚就回到锦衣卫的驻地,找到正在后堂练剑的蓝天云。
刚一见面,道衍就向蓝天云说道:
“大人!大喜事!燕王殿下终于同意吾等的计策了!”
蓝天云闻言,停下练剑的脚步,一脸兴奋的向着道衍问道:“大师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贫僧刚刚从燕王处而来,一等确认,就立刻前来大人处报喜了。”
“唉!燕王就不担心在下出工不出力?”蓝天云感叹了一句道。
要知道这个计策二人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提出,并为此早早就在布局准备。可惜燕王并未采纳,只是将锦衣卫作为暗中对付白莲教江湖手段的棋子。
虽然之前道衍和尚也不断在建言此策,但两年时间下来,蓝天云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今日突然被告知,这个计策燕王已经接受了。
看来燕军如今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否则以燕王那个谨慎的作风,不可能会接受这个建议。
蓝天云心中如此想着,嘴上却是向道衍感谢道:
“还要多谢大师帮忙一力推荐此策!大师放心,事成之后,在下就会挂印归隐。必不让大师难做!”
蓝天云当即再次承诺道。原来二人早已经计议过,燕王之所以不接受此策,必定也是担心蓝天云把控锦衣卫大权。所以蓝天云曾向道衍承诺过,只要捣毁了白莲教总坛,其就挂印归隐。
道衍听到蓝天云再次承诺,却并不在意道:
“大人言重了。贫僧知道大人之志是追寻那修行之道。故而并不担心大人会留恋凡俗权势。这才一力促成此事。毕竟这是两全其美之策,大人可以得报家仇,而燕王亦可得登大宝之位。”
原来,自从锦衣卫成立以来,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道衍和尚经常找蓝天云谈玄论道,共同探讨修行之法,二人已经引为知已。其已经知道蓝天云的志向是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路。
虽然各为其主,但不妨碍道衍和尚推动蓝天云加入这次大计之中。毕竟,白莲教总坛高手如云,若没有蓝天云这个神秘高手的协助,道衍和尚还真没有把握可以将其剿灭。
若白莲教之人,再次隐遁江湖,即便燕王攻下了京师,也势必会遗患无穷。
蓝天云与道衍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各自知道彼此心中所想。
蓝天云见机会出现,多年的布置终于可以启动,也不再拖延,立刻拉着道衍一边向议事大堂走去,一边问道:
“燕王计划何时发兵?吾等还有多长时间做准备?”
“一个月之后,燕王就将出兵南下!应该会直奔徐州,然后再见机南下!”
“一个月吗?足够了!我们即刻召集所有千户以上人员大堂议事。两年的准备,可以收网了!”
很快,锦衣卫议事大堂之中就坐满了人。蓝天云开始一一调度各处人马,向着太湖之地秘密集结。
建文四年,三月。
苏州府城外,灵岩山。
山上有座灵岩山寺,较为灵验,故而平时香客众多。在灵岩山脚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小村落,名曰灵岩村。
灵岩村中因为经常有上香的香客经过此地,故而慢慢成为了外地香客的聚集之地。经常有操着各地口音的外乡人前来借宿。
在灵岩村外,一片树林之中。
蓝天云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此处,身旁有蓝铁生和惊一两人跟随。
只听惊一说道:“大人!前方的灵岩村中那处茶馆,就是白莲教设在此处的秘密联络据点。所有通往白莲教总坛之人,都会经过这处茶馆中转,然后进入太湖的包山之上。”
蓝天云见此,悄然启动招风耳神通默默感知了一番,然后才问道:“他们安排人上岛的顺序可曾摸透?”
惊一禀报道:“已经摸透了。三日之后,正是他们安排一批信众登岛的日子。故而吾等计划,半路将其截杀,然后假扮登岛信众,作为先锋登岛之后占据船坞之地,到时兄弟们就可以此船坞为基,一举登岛,攻打白莲教的总坛。”
蓝天云闻言,向着惊一赞许道:
“兄弟们已经在此秘密监视了近两年时间了,两年的成败在此一举。我要马上返回太湖的船上,居中调度。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我们包山之上再见!”
“大人放心,属下必定一举拿下包山的码头。为大人带领人马登岛扫清障碍!”
蓝天云拍了拍惊一的肩膀,认真的说道:“注意安全!”
说完之后,就带着蓝铁生悄悄转身离去。
没走多久,蓝天云就已经来到了太湖之畔。
三月的太湖,花海盛开。
太湖春水绿于苔,湖上风光好放怀。
望着眼前的艳艳水波与花海互映,蓝天云却没有心思欣赏这些美好的春光景色,而是站在湖边,倒背着手向着岛中的西洞庭山看去。
西洞庭山,即是包山,位于太湖之中,周围湖水围绕,只能通过船只方可登陆。
太湖青峰七十二座,其中有四十多座都是位于这西洞庭山上。
西洞庭山上最高峰,名为缥缈峰。根据之前确定的情报,白莲教总坛就位于这缥缈峰之上。
按照计划,将会由惊一带领人抢先占据西洞庭山上的唯一一处码头,然后蓝天云和道衍就可以带来大队人马一举登陆,直接攻打缥缈峰。
在蓝天云眺望西洞庭山之时,蓝铁生已经取出一个奇异的哨子吹响起来。很快一个黄鹂鸟般的叫声传出,声传很远。
没过多久,另外一个黄鹂鸟叫之声传来,蓝铁生当即停下吹哨子的动作,静静站在那里等待着。
一只小舢板缓缓从湖水之中驶来。蓝铁生见小船已经临近,向着蓝天云说道:
“公子!我们上船吧!”
蓝天云点了点,也没等小舢板靠近湖边,直接运使轻功向着湖中纵跃而去。脚尖在湖面之上,轻轻一点,荡起一个水波,然后身影再次纵起,等再次下落之时,人已经稳稳站到了小舢板之上。
蓝铁生见此,也是轻轻一跃,施展轻功来到船上。然后向着摇船之人吩咐道:“回到宋氏商船之上吧!”
“喏!”
小舢板很快就消失在了这茫茫水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