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谋的回答铿锵有力。
江浩天听后,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与欣慰。
他拍了拍余谋的肩膀,“好!记住,今日之屈,乃是为了明日之伸。”
“待我们的队伍日益壮大,实力倍增之时,你定能再次肩挑重任,甚至超越以往,成为连长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成为营长也非遥不可及。”
“谢江长官!”
“那你马上从现在战士中挑选机枪手及掷弹筒手,即刻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他们进行高强度、专业化的训练。”
“但是特战班的人例外,不能挑选。”
“他们有特别的作战任务。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猎豹,每一次出击都至关重要。”
“是!我明白了!”
余谋敬了一个军礼,返身而去。
江浩天将自已的部队扩编为一个独立营,这是仿正规军的编制,之所以不叫游击大队之类的,是因为他想将队伍拉出来与日本鬼子来一个正式的决战。
要彻底消灭它一个中队的鬼子。
能进行阵地战,就不进行游击战,当然出奇谋,用奇计,不在此。
江浩天特战班升格为特战排,吴大柱为排长,他的队伍,将在未来的战斗中,成为刺向日寇心脏的尖刀。
又成立了一个火力支援排,余谋为排长。这个排负责为前线提供强大的火力覆盖,确保每一次进攻都能给予敌人致命打击。
剩下的人编为三个连,郑明安、陈敬山、刘越岭分别担任连长。
整个独立营有500人之多。
但是让他 担心的是,还有许多新兵没有枪,持有的是梭镖或红缨枪,看起来倒也威风凛凛、亮光闪闪。
只是现代的战争中,这些梭镖或红缨枪,都是木杆子,与训练有素的鬼子的枪炮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实在是不堪一击。
就是与鬼子近身肉搏的较量中,在鬼子刺刀面前也是难以匹敌的。
木杆太轻,缺乏足够的重量与硬度,一旦遭遇鬼子用枪托一磕,甚至可以磕飞。
凌晨,他无法再入睡,江浩天走出了住处,来到空无一人的操场。
蓦地,江浩天的目光被一抹锐利的刀光所吸引,他的心猛地一颤,眼前展现的,是一位士兵正在刻苦练习刀法。
他手中的大刀长度约1米多长,刀面狭窄却锋利异常,特别是那头部两面开刃的设计,让它“双杀刀”的凶名。
这大刀既可横砍鬼子,又能直刺敌胸膛,威力惊人。
这位士兵双手同时握住大刀,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挥刀砍杀,刀光翻飞,让人不寒而栗。
江浩天深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大刀刀法,更是传统武术中赫赫有名的“破锋刀法”,其精髓在于以弱胜强,以巧破力。
其威力之强,在白刃战中足以令敌人闻风丧胆。
能掌握如此精湛刀法的,必定出自那支闻名遐迩、以坚韧不拔著称的西北军部队。
西北军因为枪械弹药匮乏,于是,他们请来隐匿于民间的武术高手,这些高手或是家族世代习武,或是江湖上声名显赫的剑客。
他们手中所持的不仅仅是冷兵器,更是代代相传的武术精髓与战斗智慧。
西北军以极高的礼遇与诚意,将这些高手请入军营,传授士兵们“破锋刀法”,以弥补火力的不足。
在喜峰口一役,西北军29军大刀队大显神威。
他们以一腔热血和精湛的刀法,在夜幕的掩护下,对敌人的营地发起了突袭。
每一把大刀挥下,都是对侵略者无情的宣判,杀得鬼子四处逃窜,哀嚎声此起彼伏,最终溃散在这片被热血染红的土地上。
从此,29军大刀队名震天下,让鬼子闻风丧胆,铸就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捍卫国土的英勇典范,成了民族的英雄偶像。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这曲壮烈豪迈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就是当时由著名作曲家麦新为二十九军大刀队量身打造,唱响了抗日的铿锵旋律,风靡全国。
眼前这位士兵,是否也出身于那支英勇的部队?
他带着满腔的好奇与敬意,上前问道:“你是谁?是否曾在西北军29军大刀队服役过?”
“我对那段历史充满了敬仰,特别是29军大刀队喜峰口一役的英勇表现,让我深感敬佩。”
然而,那士兵似乎并不愿被打扰,他猛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如炬地瞥了江浩天一眼。
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微笑,冷冷地喝道:“走开,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影响我练功!我有我的事情要做,没时间跟你闲聊。”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气。
江浩天并未因此退缩,心中不禁暗笑,这人还挺有个性啊!他反而被这份傲骨所触动。
于是,他笑容可掬地再次开口:“我理解你的专注,但我真的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像你这样身怀绝技的高手,更是让我心生向往。”
“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请你指点一二,或者我们简单比试一下,也让我见识见识真正的刀法?”
那士兵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江浩天的请求感到意外,但随即又一脸鄙夷,“比试?”
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我怕伤着你!大刀不长眼的。你可要想清楚了,我这刀法可是战场上见过血的,一不小心,可能会让你丧命的。”
“呵!那我们立生死状如何?”江浩天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挑衅。
“真想比?”那人闻言,眉宇间轻轻一跳。
他未曾料到,对方竟会提出如此决绝的提议,这份勇气与魄力,倒是让他心生几分敬意。“也罢,既然你意已决,那便依你。”
那人见状,缓缓收起自已手中那把寒光凛冽的长刀,目光转向地上静静躺着的一把古朴大刀。
这把刀,虽外表平凡无奇,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凡的气息,仿佛沉睡着千年的力量。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考验:“地上这把大刀,曾随主人征战四方,见证无数生死,你若敢接,便是对它的一种尊重。”
“来,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