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祠堂外,驾驭飞剑,飞向了后崖。
黄邦望默默跟在他身后,不明所以。
他以为族长备受打击,被一连串的族人的死刺激了,压抑到想找他倾诉。
来到甲二洞府,黄邦廉打开了禁制,径首走进宽敞的练功房。
待到黄邦望跟进来,他转身盯着黄邦望,双手抓住后者肩膀,咄咄逼人的问道:
“如果给你一颗筑基丹,你能筑基成功吗?”
黄邦望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回答。
黄邦廉松开手,闭上了眼睛,凝重而绝望的道:
“想好了再回答我的问题,我黄家如今的处境岌岌可危,急需要筑基真修镇场,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不敢去看黄邦望的脸色,深怕其露出迟疑之色,让他再次绝望。
“我能。”
黄邦望斩钉截铁的大声回道。
唯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报仇雪恨,主宰命运,此刻,他只想拥有强大的力量。
黄邦廉睁开眼来,看到的是一个信心倍增的黄邦望,斗志激昂,竭力克制着仇恨,饱含矢志报仇的决心。
黄邦廉笑了,他笑着拿出了锦盒,打开了它,又无声的哭了。
乍见金黄色的筑基丹,黄邦望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这是哪里弄来的筑基丹?
黄邦廉命令似的声音响起:
“从现在开始,你闭关筑基,一切风雨有我,若是不能筑基成功,你黄邦望就是家族最大的罪人,死后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说完,黄邦廉踏出了练功房。
痴痴的望着黄邦廉的背影,黄邦望饶自有点茫然无措。
家族虽然惨遭大祸,死了很多族人,但却渡过了劫难。
莫名其妙的得到筑基丹,更奇怪的是,族长竟将筑基丹让给他。
这个打小就与他争,压他一头的族兄,竟然在大道机缘之际,慷慨无私的让出了筑基丹。
他有点犯糊涂了,不认识这位族兄来。
是什么让族兄如此大公无私,慷慨大方?
沉思许久,黄邦望渐渐明白。
是凝聚之心,同舟共济的凝聚之心,有难同当的凝聚之心,奋发图强的凝聚之心。
黄家虽然失去了筑基真修,但没有失去凝聚之心。
有此凝聚之心在,何愁家族不兴,重回巅峰,捍卫荣耀。
黄邦望也笑了,有此家族,何惧筑基!
……
此役,黄聪武养的那只灵兽飞鹰身受重伤,两条凡犬有一条殒命。
再加上一条手臂,黄聪武不仅保住了命,还斩杀了炼气五层的对手。
这战绩可圈可点,得到了黄邦沉的亲口嘉奖。
本来因为他丢了手臂,不该安排他再守谷口,回后崖疗养才是。
然而,黄聪武己经习惯了把守谷口的生活,在他强力要求下,这守谷的任务还是落在他身上。
只是安排了黄云松协助他,这些后辈中,要论哪个对阵法最有天赋,还要数黄云松。
恰好黄云松表现出来非凡的天赋,又对阵法情有独钟,提前熟悉三焰火蟒阵的禁制也是好事。
这自然是黄邦沉的安排,此危急存亡之秋,不容再出差错。
侵早,大门外传来一道年轻的喊声:“武叔。”
黄云松听出来好像是黄云旗的声音,很少见到他,不知他所来何事。
此战,年轻的云字辈都被保护的很好,战死的都是邦字辈和聪字辈,以及穆字辈。
两人踏出房门,便见到手持长剑的黄云旗大步走进院门。
黄云旗道明来意:“我来送聪料叔到谷口,他要出谷,还要劳烦武叔。”
院门口停着一辆双驾马车,被困在火灵谷多日的黄聪料,站在马车旁,恭敬地等候着。
黄云松朝院门口走去,跟黄聪料打招呼。
入谷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本来他是住在谷口守山房的,为免他惨遭无端横祸,转移进了谷内。
黄聪料很拘谨的回应着,脸上蒙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虑。
他是带着任务离谷的,去搜集棺木,足足十八具,运回火灵谷来,盛装死去的仙师尸体。
同时,送两封信到安平县和安宁县,派巡检军支援火灵谷。
此事饱含凶险,活了大半辈子的他,也是明白其中的利害。
他本想拒绝,出谷后,再不掺和仙师的事,颐养天年。
族中仙师这次死了二十多个,他几乎全程参与,一手一幕,想想就后怕。
可是,当他看到十两金灿灿的黄金摆在眼前,还有县里驿丞的位置,以及一颗灵石。
他就极力说服了自己,就是刀山火海也要搏一搏。
虽然伴随着凶险,只要渡过了,便是坦途。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他贱命一条,能换来儿子一生荣华富贵,很值。
灵石更是凡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常年带在身上,可是能延年益寿。
就是卖给富贵人家,愿意拿十两黄金购买的富贵人家大有人在。
黄云松亲自将黄聪料送出谷,临别之际,叮嘱道:
“料叔,出谷后你不要动什么歪心思,遇到不是黄家的仙师记得姿态放低,有求必应,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黄聪料僵硬的一笑,点头哈腰道:
“我知道,云松小仙师你放心。”
望着黄聪料的背影,黄云松颇为他感到担忧,将他牵扯进来,对他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风雨飘摇的时候,家族还要他去办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随便出来个仙师,一个手指都能灭了他,只希望没人盯着他。
如今,黄家仙师窝在谷中不敢出去,无人可用,只有安排黄聪料了。
不然,只能将死去的黄家仙师首接下葬,不用棺材了。
那无疑会寒了其他族人的心。
而火灵谷沦落到需要凡人军卒支援,这就更是滑稽可笑了。
如今踏上修仙路的黄云松可是深知仙师的本领,巡检军他们能管用吗?
但话说回来,有胜于无,蚁多有时候也能咬死象。
“汪汪。”
幸存的牙黄时不时就朝着东厢房狂叫,很是反常。
黄云松仔细搜查了每间房,并未见到异常,让他疑惑不解。
从东厢房出来,黄云松来到鹰棚看受伤的大飞鹰。
它的状况不是很好,只能匍匐在地静养。
全身两处贯穿伤,一处在左翅膀,一处在胸腹。
多亏它体格强壮,生命力顽强,坚持了下来。
又经过谷内药师止血救助,总算保住了命。
每天给大飞鹰伤口上涂抹补疮膏和喂食回春丹是黄云松的任务之一。
这个时候,大飞鹰虚弱的双眼睁开来,无力的看着黄云松,对他好感与日俱增。
这便是患难见真情,感情甚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