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着吹过城楼,谢玄煜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而呆滞地望着那身染血的少女。
她紧闭着双眼,仿佛已经永远沉睡,不再醒来。
泪水无声无息地从谢玄煜的眼角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宁桑桑死了,他觉得自已所追求的皇位变得毫无意义。
他下令大开城门,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
回到京城后,谢玄煜被囚禁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
他曾经无数次思考,如果当初自已没有谋反,没有将宁桑桑掳走,她现在是否还活着?
就算没有跟自已在一起,她也是幸福的。
然而,现实无情地告诉他,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每当夜晚来临,谢玄煜闭上眼睛,宁桑桑的身影总是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他知道这些都是幻觉,但心中的不甘却让他难以释怀。
毕竟,他与宁桑桑相识在先,为何她最终爱的人却不是自已?
谢玄煜默默地祈祷,如果有来世,希望能够更早遇到宁桑桑。
或许那时,他可以改变命运,赢得她的心。
就在宁桑桑头七的那天,京城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谢玄煜在狱中服毒自尽。
那个曾经高高在上、一尘不染的玄王谢玄煜,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而绚烂,却在无尽的悲伤中画上了句号。
......
宁桑桑死后,谢屿安看起来和平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依旧照常上朝,处理国事。
就好像对于他而言,宁桑桑的死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朝臣们终于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
原来,自宁桑桑死后,谢屿安一直瞒着众人,没有公开这个消息,甚至还把她的遗体放在自已的寝宫。
幸好当时正值寒冬,天气寒冷,所以遗体腐化得比较慢。
当摄政王得知这件事后,他亲自进宫面圣。
谢屿安望着眼前这位“前”岳父,脸色阴沉地说:“不知摄政王此番进宫有何贵干?”
摄政王愤怒地质问道:“明知故问!”
“你扣押着我女儿的遗体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你是想让她在九泉之下都无法安息吗?”
谢屿安却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当然不会,桑桑就在我身边啊,她没有离开过......她没有死。”
摄政王无奈地叹了口气,“谢屿安,你简直无可救药。”
......
那一天,摄政王下令让人强行闯入养心殿,带走了宁桑桑的尸体。
在离开之前,摄政王冷漠地看了一眼谢屿安,语气冰冷:“陛下若是真的后悔,就应该好好守护这片江山,不要让我女儿所做的一切化为泡影。”
谢屿安茫然地点头,亲手写下圣旨,将宁桑桑安葬于皇陵,并册封她为“崇文皇后”。
然而,此时此刻的宁桑桑却通过与系统的联系,以灵魂的形态默默守护在谢屿安身旁。
当她亲眼目睹谢屿安每天晚上搂着自已的尸体入眠时,内心感到无比震惊和困惑。
她实在无法想象,谢屿安平日里明明是个正直的君子,竟然会做出如此违背道德的事情。
她真想冲上去狠狠扇他几个耳光,让他清醒过来。
一个帝王,怎么能为了一个女人而变得如此消沉?
他历经艰辛才登上皇位,为此付出了太多人的生命代价。
绝不能因为她,让谢屿安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东流。
她在打赌,赌谢屿安会铭记她说过的话。
她相信,他不会成为一个暴君。
......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
宁桑桑死的时候,谢屿安才24岁,正值青春年华,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而谢屿安则独自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继续前行。
这一走就是十年,这十年来,宁桑桑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看着他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见证了他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已的理想——让天下海晏河清。
宁桑桑死后第三年——
燕云朝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状元。
随后,他向谢屿安请求赐婚,希望能与太傅家的小郡主许若卿成婚。
此时,燕云朝已经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深受信任,再加上二人两情相悦,谢屿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次年三月——
燕云朝正式迎娶了许若卿。
女子头戴凤冠,身着绣花红袍,肩披霞帔。
白皙的皮肤如月光般皎洁,纤腰犹如紧束的娟带,十指好似鲜嫩的葱尖,千娇百媚。
婚礼当天,场面盛大,十里红妆,凤冠霞帔,礼节之隆重堪比皇后大婚,热闹非凡。
数十里的红妆,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井然有序,路旁铺着数不尽的花瓣,就连满城的树上都系着无数条红绸带。
然而,谢屿安并没有出席这场婚礼,只是赏赐了一大箱珍贵的珠宝作为贺礼。
说来有趣,这位小郡主其实还算得上是谢屿安的远房表妹。
因为谢屿安的母妃,曾经是京城赫赫有名的许家大小姐。
她在十六岁时嫁入皇宫,备受先帝宠爱。
可惜后来许家因功高震主,被人陷害,导致谢屿安和他的弟弟被贬为冷宫弃子。
幸好有许家的接济,他们才能存活下来。
......
谢屿安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四岁。
这位年轻的皇帝将皇位交给了摄政王,并说道:“这朝堂之上,我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您了。”
“如果您愿意,可以在我死后登上皇位。我已经写好了禅位诏书。”
只记得当时摄政王眼中满含泪水,声音哽咽地说:“你和玄煜都是我的学生,为什么你们都要如此年轻就离开人世呢?”
“你们三个啊!倒要让我这个老头子承受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待你死后,我会从宗室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孩子来继承皇位。”
谢屿安不解地问:“您为什么不亲自登上皇位呢?”
摄政王看着他,平静地说:“如果我有这样的心思,当年你又怎么可能坐得上那个皇位呢?”
“孤从未想过害你。”
直到这一刻,谢屿安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一直防范的那个人,竟然是他最应该信任的人。
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回忆起那年七夕,他在河边许下的三个愿望。
他口中默念——
“神佛在上,谢屿安在此诚心祈愿。”
“一愿,海晏河清,民生不再多艰难。”
“二愿,卿知朕意,一生一世一双人。”
“三愿,与卿白首,年年岁岁不相离。”
......
然而,最后两个愿望却成为了他这一生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