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好郎君
纨绔好郎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纨绔好郎君 > 第5 章 和母亲书房一叙

第5 章 和母亲书房一叙

加入书架
书名:
纨绔好郎君
作者:
茗涵小格妃
本章字数:
4512
更新时间:
2024-11-11

用过早膳,母亲把我叫到了书房。

母亲没有说话,就是端详着我。

看得我心里发毛,难道发现我是冒牌货了?

“母亲叫儿子来,不知有何吩咐。”

母亲还是不语

“为何母亲一直盯着儿子看?”

母亲收回眼神,示意我坐下。

“风儿,为娘感觉你不一样了。”

我心里一咯噔,果然如此。这傻儿子记忆里除了一些日常记忆,对于家族事务,父母为人,可谓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梧桐县以外的世界了。

看来我不得不编点故事了

我故作镇定的说道

“母亲也看出来了呀,我这次溺水之后,感觉头脑更清明了。回想起以前做的荒唐事,真是可笑至极。”

母亲一直盯着我的眼睛,这气场,要不然我这四十岁的心理素质,说不定就坦白了。

“风儿这是因祸得福,为娘也不枉日日为你吃斋积福,祈求祖宗庇佑。”

“母亲费心了,日后儿子一定精进不懈,奋发向上。”

母亲看我如此真心实意,终于也是脸上挂满了笑容。看着我点点头

“为娘今天本意想跟你聊一聊关于柳家退婚之事。开导一下你。不过我观我儿经此变故,不仅变得聪慧,说话做事也是进退有度。为娘就放心了,退婚之事,不提也罢。”

“是的母亲,退婚之事儿子并不在意。”

“风儿”

“儿子在呢,母亲”

“昨答应为娘,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可是哄骗为娘。”

“儿子哪敢,儿子知晓父亲的心愿,商人,历代被世人所不重视,看不上眼,大夏国之后,才慢慢被正视。一个家族如果没有一个功名傍身,岂能长久的安身立命?”

“风儿说的极好,前些年你尚未开窍,你要胡闹,我们也就只能随了你。只盼你能早日成家,为叶家开枝散叶。所以你父亲早早便安排了琴儿画儿跟你相伴左右。为娘是,万万没想到,你都快二十,已是弱冠之年,还不懂的男女之事。可把你父亲愁坏了。”

“母亲莫急,儿子一定找几个像母亲一般美貌贤惠的女子跟您做儿媳。”

“就你嘴甜,都学会贫嘴了是吧。”

“为娘今日还是有点正事要谈的。”

“你爹前几年就给你花银钱买过了县试,这次你爹去开封省城也是替你打点去了。所以你这两天安心在书房温习功课,不得出门,特别是不要跟张李两家的少爷来往。”

跟母亲在书房一谈就是两三个时辰,没想到叶父叶父对这傻小子这般爱护。事无巨细,都是考虑周全。

我也从母亲口中得知了许多叶府的事情。

光是住在叶府的下人就有81口人,不住在叶府,受叶府直接雇佣且登记在册的更是多达900余人。那些分管出去,靠叶家生意养活的人更是多了去了。说叶家养活了半个梧桐县也不为过,每年光是上缴的税收就是一般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银钱。

叶家根基在梧桐县,梧桐县本就土地资源优渥。堪比富庶的江南。所以叶家祖上三代都热衷于屯地。如今叶府拥有良田1300顷。一顷等于100亩,相当于叶家有土地13000亩土地。占据梧桐县一半左右的良田资源。

佃户也是有2000余户,叶家光是收土地租金就得10余万两白银。一般农户一年的开支用度加起来也就10两纹银。想想叶家这可不是一般的富有呀!

不过叶家对佃户抽成也是极低的。

百分之二十。一亩地一年产粮500斤左右,年底丰收了,上缴实际丰收的百分之二十即可。叶府提供土地,以及供水渠道。农户只需自已购买种子,自已种植即可。

如遇天灾人祸,干旱之年,叶家还会减少抽成,或是免去个别佃户的抽成。比如梧桐县其余地主,最低也是百分之三十的抽成,还不提供供水渠道。

所以梧桐县所有的农民都是抢着租种叶家的良田。抢不到的也只能租种别人家的。但也没有人会心生抱怨,毕竟像这样的地主已经是活菩萨一样的存在了。

叶家因为自家良田万亩,城西挨着自已别院不远,还买了一块几百亩的地皮修建仓库。作为粮仓。

近些年也做起了酒坊,自已酿酒。

自家也有自家的镖局。毕竟生意做大了,没有自已的运输车队不方便不是。

因为母亲比较爱干净,在接触了京城贵族使用的肥皂团后,就爱不释手。

所以前两年在城西,又买地开启了肥皂工坊。工坊里面都是招收,附近村庄的留守妇女做工。包吃住,待遇那叫没得说。十里八乡的农妇都慕名而来。

为了容纳更多的人,母亲没办法又扩大经营。在隔壁几个县城盘下了店铺,安排伙计掌柜,还专门在镖局抽出两队人马来运送肥皂。

本就是善意之举,其实给工人工资都已经高于市面了,没想到一年光是肥皂团的赚的银钱就堪比万亩良田。

父亲也看到了扩大规模的好处,酒坊也是照此法经营。附近几个县城都有我叶氏酒业的字样。

钱还是能赚,肯定是不如母亲的肥皂工坊。

本来肥皂工坊就少,在这偏远县城基本算是独门生意了。

酒就不一样了,每个县城都有。

而且口味还有可能不同。

反正母亲的意思就是她把父亲比下去了,这两口子。都是工作狂呀!!

另外现在父亲和母亲岁数慢慢大了,他们也有意培养身边信得过得力的人。

现在母亲也慢慢放手。

每月各个县城远的都会派人送来当月账目。

近的掌柜就会亲自来叶府汇报。

各位看官老爷

这是在为我培养班底吗?

我这家业继承还可以?

母亲还为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梧桐县四大家族叶、柳、张、李、的产业。

柳家靠祖上传下来的技艺发家,经营布行,珠宝首饰一类。

张家则是靠贩盐,据说叔父是巡抚大人,所以县令大人也是不敢得罪。

至于李家则是经营赌坊,青楼一类。圈养了一批地痞流氓。和张家勾搭甚深,可谓是蛇鼠一窝,狼狈为奸。

还得知皇后娘娘居然祖籍也是梧桐县的。城东最大的别院就是皇后的,不过没人居住,偶尔会有下人去打扫卫生。听闻每隔几年皇后会回来祭祖。

最后母亲告诉我,这书房是父亲这二十年间四处搜集的书籍,不管是四书五经,人文地理,还是兵法计谋,治国之策,亦或杂学传记。反正是应有尽有。

叫我反正有空多来看看,增长见闻。

我也是满口应下。

我这过目不忘我还没有试过呢。

母亲跟我谈完,就让我留在书房看书。

说等几日便去府试了。

别丢了叶家的脸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