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蜂开始的无限进化
从工蜂开始的无限进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从工蜂开始的无限进化 > 第8章 虫群的恶邻

第8章 虫群的恶邻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工蜂开始的无限进化
作者:
黑猫爱吃菠萝蜜
本章字数:
4550
更新时间:
2025-07-09

这片雨林并不安全。

在经历了与螳螂狮的战斗后,白鸟和皇后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要是那两只螳螂狮没有与消化室对峙,而是在摧毁神经节点后立刻往这边赶过来,它们说不定己经把囊泡大脑给摧毁了。”

这不是自己吓自己的假设,而是实实在在的可能。

皇后听完白鸟的分析后,没有回话,而是默默地操纵菌毯,把机舱里那个露天的裂缝给包了起来。

给自己裹紧小被子.jpg

“在每个虫巢神经节点附近分化一个,不,两个牙刺室,同时每个神经节点也安排十只虫子护卫,效率低一点就低一点吧,安全最重要——之前我们对虫巢的防护太疏忽了,”

作为现阶段虫巢唯一的防护器官,牙刺室的有效射程最多为5米,而造成足够能击杀的伤害则要在两米之内的范围,两个足够近的牙刺室,还是能做到防卫神经节点的。

不过白鸟也没指望牙刺室能拿个五杀,它能把来袭的野兽赶跑就行,杀敌是虫子们的事情。

“是的,主脑。以较小的代价认识到错误,可以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是值得庆幸的。”

“你还知道庆幸了?”

白鸟突然发现,皇后竟能进行这种复杂程度的思维活动了。

“在没有计算任务的情况下,虫群目前提供的算力可以让我以较低的效率进行复杂思维活动。”

“不错。”

虽然白鸟现在己经不会产生寂寞这种情绪了,但有个聪明点的陪自己说话,总比冷冰冰的AI要好上许多。

“主脑,我们在螳螂狮那边的虫巢还需要继续扩张吗?”

“菌毯的铺设可以继续,但新器官的分化还是先缓一缓,等分裂池建成后,我们把那片区域探索一遍再说。”

不知道螳螂狮是独居的还是群居的,如果是后者,说不定虫群还得和它们再打几场。

两天后的凌晨,分裂池的建设彻底完成了,随后分裂池立刻按照脑虫与六孔亚种一比二的比例进行孵化生产,等到中午时分,就有第一批二十几只虫子湿哒哒地从池子里爬出来。

脑虫立刻被驱赶至机舱,它们的畸形大脑被摘除送进空囊泡,变成新的算力,而其余部分则被丢进消化室,以有机质的方式继续为虫群献力。

而新生的六孔亚种则奔赴虫巢的各个节点,换下那些更具战斗力的成虫,等到分裂池建成的第二天,被换下的成虫己经有一百只左右了。

密密麻麻的六孔成虫在水塘边的粘稠地面上休息,它们有的在发呆,有的则在菌毯的包裹下愉快地扭动着。

“它们算是虫群的精锐了。”

成虫们的黄褐色利爪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类似金属的光泽,口腔中的腺体旺盛地分泌着强酸,背上的集氧器官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六百道细微的气流声叠加在一起,变成一种高频而刺耳的呼啸。

“是的主脑,六孔亚种成虫为虫群现阶段战斗力最强个体。”

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这百只虫群组成的神经网络里,感受着相比以前宽裕不少的算力,白鸟突然有了种不一样的感觉。

“我好像在御驾亲征。”

“主脑与虫群同在,虫群的每次狩猎都是御驾亲征。”

“你不懂,不,你以后会懂的。”

原本休息的虫群齐刷刷地站起,一起掉头转向,黄褐色的虫潮在地面流动着,沉默而有序,它们很快就流出了烧焦地带,潜入了雨林之中……

繁盛的枝叶将阳光剪切成小小的碎片投射在地面上;布满苔藓的树根上长着各种颜色的菌菇;树脂在树干上流动与凝结,吸引着昆虫前来进食;布满腐殖质的地面有沙沙的响动,那是虫群爬行的声音。

看似安全的环境中,虫群中的每一只虫子都把感官全部打开——虽然很稀薄,但它们确实闻到了螳螂狮的味道。

“以这棵树为中心,每二十只虫子为一组,向西周探索,不要理会那些不会对虫巢造成威胁的,发现螳螂狮后不要主动攻击,原地潜伏。”

随着白鸟命令的下达,虫群立刻动了起来,一百只虫群组成的神经网络最远可以维持一公里的距离,而这个就是虫群的活动范围,虽然面积不大,但加上螳螂狮的气味传播,搜索范围己经足够广了。

很快,一组虫子传来了消息,它们感受到了螳螂狮气味的增强,于是白鸟立刻命令虫群将搜索范围的中心转移到那组虫子身上。

又切换了两次搜索范围后,虫群终于找到了除气味之外的螳螂狮痕迹。

一截断掉的骨刺。

经过品尝后,虫子们得出了结论,和先前两只进犯神经节点的螳螂狮相比,这根骨刺的骨密度有着明显的下降。

这是一只骨质疏松的螳螂狮留下的。

可能是衰老个体,也可能是时间太久自然分解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可以确定,这一片确实是螳螂狮的活动范围。

真够近的。

此时虫群距离水塘不过五六公里,而对于螳螂狮而言,跑起来最多也就半小时的路程。

必须铲除。

虫群沿着螳螂狮的痕迹继续深入,它们期间也找到了包括粪便与捕食痕在内的螳螂狮活动痕迹,而在黄昏之时,在距离水塘八公里左右的地方,虫群终于找到了螳螂狮的巢穴。

不止一处,而是三处。

其中最大的一处是一个腐朽的巨大树根,其内部被掏空,里面恰好呆着西只螳螂狮,其中两只为成年体,另两只是幼崽。

两处较小的则是被挖掘出来的地洞,虽然没有目击到螳螂狮,但周围丰富的活动痕迹和新鲜的猎物尸体都证明这里是有螳螂狮居住的。

三个巢穴呈不规则的品字形分布,其间距离为400到600米不等,而通过巢穴的分布可以判断,螳螂狮是一种聚居生物,并以家庭为单位分巢居住,但家庭结构为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还有待商榷。

夜晚临近,外出的螳螂狮归巢,白鸟也摸清了这群螳螂狮的全部数量——成年或老年狮11只,青年狮4只,幼崽2只。

这绝对不是一百只虫子能对付的数量,哪怕是成年虫也不行。

需要出动更多的虫群。

认识到这一点后,白鸟果断选择撤退,他把虫群散在螳螂狮巢穴与水塘之间充当观察与警戒,自己的意识则重新回到了水塘。

他需要足够的算力去制定一个计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