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与铁锈
绸缎与铁锈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绸缎与铁锈 > 第4章 无声的密钥和冰封的潮汐

第4章 无声的密钥和冰封的潮汐

加入书架
书名:
绸缎与铁锈
作者:
慕霜啊啊
本章字数:
589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不行,‘云锦蓝’的渗透饱和度过高了,涂层会严重影响绣线的光泽度,特别是银线和金线!” 方薇的声音带着沮丧,将一块刚做完防水涂层实验的丝绒布样递给宋听澜。

宋听澜蹙眉接过布样。原本温润的天青底色仿佛被一层浑浊的雾霾笼罩,失去了灵性。上面用银线勾勒的、代表数据流的纤细几何图案变得黯淡模糊,边缘甚至有些晕染。这是她构思中用以体现峰会logo精髓的框架线条,精微之美荡然无存。

“氟碳系涂层呢?不是号称不影响光泽?” 宋听澜的手指抚过那块糟糕的布面,触感也因涂层变得僵硬粗糙,失去了丝绒特有的奢华柔润。

“氟碳系对光泽影响小些,但厚度控制不好,用在这么细腻的丝绒上,要么涂层太薄达不到防水要求,喷淋实验很快失效;要么涂厚了,布料手感变硬板结,还……显廉价。” 工艺师傅老王眉头紧锁,满是老茧的手拿着另一块失败的样料,语气无奈。“而且成本也高出很多,小宋总,这还只是样品的损耗啊。”

工作台上的气氛有些凝滞。抽象的“精微”与“连接”思路带来的兴奋感,被冰冷的现实技术壁垒撞得粉碎。“小苏绣”的载体问题,如同横亘在面前的坚硬岩石。

“防水是硬性要求,峰会场馆封闭空间人多,难免有饮品泼溅,嘉宾体验是第一位的。”宋听澜的声音依旧冷静,但眼底的疲惫难以掩饰。连续的高强度思考与试验,耗费了她大量精力。“光泽度、手感、图案清晰度、成本……每一项都不能妥协。”她环顾西周,目光扫过架子上陈列的各种丝绒、绸缎、提花面料,最终停留在角落里那几匹温润如玉的“雨过天青”软缎上。

它没有丝绒的厚重奢华,却胜在轻盈、通透、光泽自然,是传统苏绣更习惯的舞台。也许……可以尝试用它?但防水涂层对其光泽的影响只会更大。

焦灼感如同细密的网,悄然收紧。

嘉德瑰丽拍卖行的顶楼小厅,灯光被精心调暗,只聚焦在拍卖台和稀世珍品上。空气里流淌着低调奢靡的檀木香氛、上等雪茄的醇厚气息以及一种心照不宣的财富压迫感。

江屹川坐在最后一排角落的阴影里,姿态松弛却带着天然的疏离。他并非为任何一件压轴重器而来,只是应一位相交多年的古董钟表收藏家好友之邀,过来坐坐。对他而言,这种场合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安静地观察人群,在喧嚣之外。

一件件流光溢彩的珠宝、古画、瓷器被送上台,竞价声此起彼伏。江屹川的目光大多随意扫过,首到拍卖师微笑着推出一件不太起眼的小物件:

“Lot 327,一枚维多利亚晚期的古董钻石胸针,主石为古矿式切割的老欧洲钻,重约1.2克拉,配镶小颗玫瑰切钻石,由黄金打造的花枝缠绕,工艺精湛,设计精巧雅致,兼具装饰性与收藏价值……”

灯光下,那枚胸针并不庞大,却自有温润的光芒流淌。花枝弯曲的线条优雅而富有弹性,宛如自然的枝条,纤巧的玫瑰切钻如同凝结的晨露。最吸引江屹川眼球的,是它花瓣般的形态和那几颗不规则点缀的小钻位置——莫名地,唤起一种熟悉的韵律感。像……像他曾浏览过无数次的那个“听澜”官网早期作品页角落里的“岁寒”系列草稿!那份生涩却充满灵动的设计感,那种对自然线条的提炼与重组。

他想起宋听澜新婚夜别在黛青色长衫上的那枚白金玉兰胸针。风格不同,但那细微处的相似,如同血缘深处的微弱呼应。

拍卖师报出起拍价,一个不高不低的数字。场内一时沉寂,这种小巧的古董胸针并非今晚的热门。

几乎是同时,江屹川抬手,做了个极其轻微的手势。侍立在他身后的张铭立刻心领神会。

“26号先生,出价有效。”拍卖师的目光精准地投向这个角落。

几个回合后,这枚小巧的胸针落入了26号买家囊中。场内无人关注这个角落的小插曲。江屹川端起手边的苏打水喝了一口,冰块碰撞杯壁发出清脆的微响,如同他内心那无人知晓的、细小涟漪落定的声音。只是冰依旧浮在水面,未曾融化。

峰会的烦恼和“小苏绣”的技术壁垒,让宋听澜心绪有些纷杂。回到空旷冰冷的顶层公寓,她甚至懒得开大灯,只留了玄关和通往卧室走道的一小排嵌入式灯带。微弱的暖光勉强照亮一小片区域,反而衬得客厅深处更加幽暗。

她没有立刻回卧室,鬼使神差地走向了工作区旁边的储物矮柜。母亲姜雅之给她的那个紫檀木雕花首饰盒就放在最上层。盒身沉甸甸的,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光泽和淡淡的樟脑气息。

她抱着盒子坐到落地窗边的单人沙发里,窗外遥远的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她轻轻打开黄铜扣搭。

里面果然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一条细细的、己经有点发黑的银链子,是中学时生日同学送的;几枚素色的珍珠发卡;一只景泰蓝小手镯,颜色有些俗艳了,大概是某次旅游的纪念品;还有几张卷边的、泛黄的高中合影,上面青涩的自己笑得没心没肺。

宋听澜的目光被压在盒底的一张小照片吸引。只有两寸大小,边角己经磨损。照片上是母亲姜雅之年轻时和一个女人的合影。两人都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宽肩连衣裙,挽着手臂,背景似乎是某个公园的小湖。母亲身边的女人,眉眼轮廓依稀能看出江屹川母亲林薇年轻时的秀美,只是更加活泼开朗,笑容灿烂得仿佛能穿透发黄的照片。照片背面有一行娟秀的小字:「与阿薇,春江湖畔,1979年夏。」

「阿薇」……这亲昵的称呼无声诉说着上一辈深厚的闺蜜情谊。

宋听澜拿起照片,指尖无意识地在照片边缘,心头涌起一丝淡淡的温暖和感慨。原来母亲的期许「希望屹川将来能做她的光」,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藏着这样亲密无间的少女情谊。

放下照片,她打算合上盒子,指尖却触到盒底深处一个微微凸起的硬物。她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小东西都拿出来,发现盒底垫着一块墨绿色的丝绒布。她试着掀开丝绒布的一角,下面竟是薄薄的夹层!一个隐蔽的、设计极其精巧的空间。

她的心莫名一跳。

夹层里没有想象中的信件或贵重物品,只静静地躺着一枚钥匙。很旧了,黄铜材质,只有成年人拇指般大小。钥匙柄是简洁的方形镂空,头部是两个并排的、带着古老锯齿的精致钥匙齿,造型古朴奇特,与她见过的任何现代钥匙都截然不同。冰凉的金属触感贴着指尖,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时间重量。

钥匙旁边,是一张折叠得非常细小的、边缘己经泛黄起毛的便签纸。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

纸上同样是她熟悉的、母亲姜雅之娟秀的字迹,只是墨迹因年深日久而略微晕染开来:

「澜澜:若有一天你需要一丝光,就去平安巷尽头那家老银行,找姓梁的经理。这把钥匙能打开你名字下的第一个抽屉。妈妈留。」

字迹末尾没有日期,透着一股匆忙的况味。

「平安巷」?「老银行」?「第一个抽屉」?宋听澜心头疑窦丛生。母亲从未对她提及过什么银行抽屉!这把钥匙……指向什么?「光」?是指钱?抑或是……别的什么母亲想留给她的东西?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藏起来?这个「姓梁的经理」又是谁?平安巷……她隐约记得城西似乎是有这么一条快要消失的老街。

这把突兀出现的黄铜钥匙,像一枚投入深湖的石子,在她原本就被峰会设计困扰的思绪里,激起了更深沉的涟漪。它冰冷、沉默、带着上一个时代的烙印,与母亲温柔的字迹形成奇异的反差。

窗外,城市的灯光如同无声的星河,流淌在冰冷巨大的玻璃幕墙之外。宋听澜握着那枚小小的、形状奇特的黄铜钥匙,指尖感受着它边缘细微的磨砺感,陷入了更深的沉思。设计图的抽象线条、失败的防水涂层、母亲泛黄的字条、以及这把沉默的古董钥匙……今夜,这空旷的公寓里,寂静被无形的丝线填满,缠绕着她的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