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看看黄龙,不由得想起当年旧事,也是不胜唏嘘,自己这徒儿道途多舛。
自己当初赐下金丹助徒儿化形之后,想给他一个道号,结果孽徒一脖子犟筋非说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叫黄龙。
你看给头磕的,这孩子心眼儿太实了。
再看旁边广成子,哭了半天怎么眼都没红,逆徒!
这旧道衣,是拜师自己赐的?这都多久了,什么时候粗麻布这么结实了?想是一首好生放着。
再看看广成子身上明晃晃,金灿灿的八卦紫绶仙衣,逆徒!
这仙剑也是拜师时自己随手赐的吧,剑鞘纹路都磨没了,自收徒后自己好像也没赐下过别的东西。唉,这孩子太本分了,不哭不闹自己都忽视他了。
自己可是把番天印都给广成子了,天天挂身上,生怕别人不知道!逆徒!
乖徒儿洞府在哪儿来着?上次来给我送晨露的时候好像跟自己说在洞府前新栽了棵树……
晨露,只有黄龙给自己送过。
自己还嫌他不好好修行,净做无用功,自己要晨露作甚?黄龙身无长物,为表心迹岁岁如此,自己做师父的……唉。
要说侍奉自己,也就黄龙说到做到了。
侍奉,刚才谁说侍奉我来着?这百载也就黄龙岁岁请安……本尊怎么越看广成子越烦呢!
思索间猛然惊醒!
不对!
自己圣人道果,为何今日心绪不稳,喜怒几乎不能自持。
大大的不对!
因为谁呢?黄龙!
元始掐指卜算,以大法力往前追溯。
黄龙自入门以来恪守本分,尊师重道,没少被师兄弟欺压,但无怨怼,无邪念,秉性良善。
入门之前,相助禹皇治水。
得封天龙但天柱断绝。
天柱!昆仑就是之前的天柱!
自己成道之后为什么心血来潮来昆仑立玉虚宫?
遇到黄龙,自己怜惜其时运,但不喜妖族只赐下一粒金丹……
自己何时不喜妖族的?
问题在这!
自己从未不喜妖族!
自己识海被影响过。
那么现在的清醒是短暂的,这么大的破绽,之前肯定也清醒过,自己不会束手,会安排后手,后手定然就在自己不喜的妖族那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会被那个影响自己识海的存在抹除。
可黄龙身无长物……树,他新栽了一棵树。
“善!”
众仙只看玉清圣人脸色难看的一番掐算后神色突然转忧为喜,道一声“善”,再就是古井无波。
广成子此时被黄龙整懵了。
不是吧,黄龙。
从你入门到现在,就那一粒化形丹你玩儿什么命啊!
不能被你抢了风头!
广成子“情真意切”道:黄龙师弟早年遭厄,修为大损,此次量劫,不能再让他入劫了!
赤紧随其后:黄龙师弟心性淡泊,不与人争,实在不宜入劫。
清虚道德真君不禁暗暗感叹,论语言艺术还得是师兄们啊。
一个说黄龙师兄修为低,一个说黄龙师兄谁也打不过,那我也不客气了。
“听闻黄龙师兄新收了两名弟子,还是以两位师侄为重吧,入劫之事,便由师弟代劳吧。我与众位师兄相比最晚入门,多蒙师尊,师兄们厚爱,却不曾孝敬师尊,师兄们,此次便由我入劫吧。”
清虚道德真君“天真的”挠了挠头,一脸乖巧。
众仙暗暗撇嘴,最能装的还得是他。
量劫难测,先放一边。
元始天尊对黄龙两个徒弟起了兴致。
他确实不喜欢黄龙,但徒孙若乖巧,也可以指点两句。
“黄龙,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黄龙真人面色更苦,今日情景与徒儿料想分毫不差,更没想到清虚道德师弟会突然提起两位徒儿。
“师尊恕罪,两个徒儿修为浅……”
“无碍,你唤他们过来吧。”
“弟子不敢欺瞒师尊,他们……来不了啊。”
文殊普贤见缝插针道:黄龙师兄未免太过骄纵门下。
惧留孙:两位师弟哪里话,说不定两位师侄是修行到了关键处。
慈航道人:然也,据说两位师侄尚未化形……
道行天尊:莫非是先天异种?
灵宝大法师:非也,一者青松,一者白鹤。
太乙玉鼎暗暗叫苦,师兄啊师兄,封神量劫还不够愁人吗,你这时候乱收什么徒弟啊!师尊最是不喜妖……
不对!
徒弟?!
嗨!师兄真有你的。
两人相视一眼齐声道:黄龙师兄为阐教殚精竭虑,求师尊赏赐。
元始天尊本来己经愠怒的面色一滞。
不待师尊问询他俩又道:左右只是缺仙神去天庭任职,凭我阐教无上妙法,三代弟子料想也是足够!
“妙,妙,妙!”
众仙也纷纷反应过来。
元始天尊连赞三声,挥手赐下两枚金丹至黄龙身前。
给两个徒孑……给你两个徒弟化形之用,不然岂不如那截教仙众披鳞带甲,卵化湿生……
黄龙俯身,五味杂陈,脑海里不断响起徒弟“离经叛道”的那些话。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洪荒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
今日此情此景无不应验,自己不惜入劫求的金丹,今日太乙师弟和玉鼎师弟回护自己圆个谎,师父为了面子就轻飘飘赐下了。
想想自己当初登天不成才得师尊赐下一粒,这仙修的忒没意思。
收下金丹,再起身己是满脸泪水,众仙更是不屑,两粒金丹罢了,忒不体面。
元始天尊看他形貌,心下烦躁道:还有你,也是我门下十二金仙之一,残剑破衣,与凡夫何异,罚你闭门思过十载。
黄龙眼泪止住了。
残剑破衣,师父己经忘了这是他赐下的了,当时自己登天无路,他以此残剑破衣劝诫自己不可有怨怼之心,修行首修心,不假外物全凭己身……
“弟子认罚。”
“如今天机不显,你等安心修行。待劫运清晰,劫子出世,再各自寻机收徒,可避此劫。”
“谨遵师命。”
待弟子散去,元始天尊见黄龙的蒲团旁,摆着一个玉瓶。
腌臜之物,挥手便碾成齑粉,一股清新的滔天水汽顿时氤氲整个玉虚宫。
是晨露。
玉清圣人蒲团下出现几点水迹,想是眼前水汽太盛。
……
“怎么回事?玉清今日竟两番醒转!”
另一道听起来就让人魔念顿生的声音响起。
“毕竟是圣人,不过短短两息罢了,他什么也做不了,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