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间路
冷暖人间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冷暖人间路 > 第9章 冷暖人间路(9)

第9章 冷暖人间路(9)

加入书架
书名:
冷暖人间路
作者:
流向北方
本章字数:
1291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同样是那个星期天,卫峰准点来到公司。

他打开办公室门,粗粗的整理一下办公桌上零七八落的资料,腾出一块儿能放茶杯的地方。又从茶几上端起自己的保温杯,将昨天的茶水倒进茶几旁边的剩茶小桶里。给杯里放上自己爱喝的紫阳毛尖,到热水器那儿,冲上热水,放到办公桌上。又从抽屉里取出金卡猴王烟点上,认真的吸了一口,慢慢的坐进办公椅里,来了个半躺的姿势,望着天花板,沉思起来。

来西安这几天,他对公司上下做了全面了解。看得出,厉以农很尊重他的人员安排意见,身边几个核心人员,都是从D城来的旧部,用起来很顺手。这几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整理和准备空调新品的自检和送检的资料。时隔三年,他对设计图纸有些生疏。将图纸从电脑里找出来,一页页往下看,又发现不少设计问题,他又一个个的提出修改意见,让张晓一去完善。幸亏有张晓一在身边,让卫峰轻松了许多。张晓一是他从D城带过来负责产品设计的。张晓一的图纸设计能力很强。这位年轻人跟他西年。在他坐牢后又出去别的公司做了三年工程图纸设计。卫峰出狱后,第一时间又回来继续做产品设计。这位的年轻人的最大的优点,悟性好,能准确的按你的思路设计你想要的产品。卫峰很喜欢这位青年,因为他自己也喜欢设计。卫峰不止一次地给人说,他最理想的工作就是有自己的实验室,然后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科研。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生意,也不适合搞企业管理。总之,凡与人打交道的事,他都不喜欢。而自己偏偏又搞了多年的企业管理,偏偏又做了那么多的生意。结果是企业没搞好,生意一塌糊涂,自己也坐了牢。想到这儿,他轻轻地叹息一下。为自己所走的路感到有些悲哀。

当然,这些内心的波动,他从不流露给他人。他自己酿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他也经常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是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运气?还是自身的能力?他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对于今后的道路,他只给自己反复提醒了一个要求:谨慎!尤其是自己从监狱出来,在社会层面空间更为狭小,更要谨慎,再谨慎。对于又投资合伙在西安做空调新产品。他认为,从谨慎的角度讲,可能考虑的不是太周全。成立公司,就要进行经营,要经营,在不代理其他品牌的前提下,就得用自己设计的新品空调去打市场。然而他的产品目前还够不上上市销售的水平。在设计层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历以农他们,己开始市场运作了,估计很快就有订单签来。历以农没有错。每天要产生开销,企业要正常维持,没有订单将很快寸步难行。卫峰想到这里,压力倍增。现在看来,必须走边完善产品,边销售的道路。这又与他谨慎的信条格格不入。他为此苦恼。他想过收手,去做点清风雅静的事情。可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点纠结,在不停地翻腾着,叫嚣着:“做完最后这件事儿!做完最后这件事!”这最后的事便是空调新品。他知道,在他身体内,还有另外一只手在指挥着他。要他哪怕是在监狱里成为犯人,都要去把这件事做成。这只手的背后是谁呢?是他的灵魂,那桀骜不驯的灵魂。

“哒,哒”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进来。”他坐端了身子,对门外说。来的正是张晓一。这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大学期间就跟随自己的导师,来D城卫峰的公司,实习蒸发冷却产品的构造、设计和试验。那个时候,他就非常佩服卫峰的专业和钻研精神。毕业后没有去某国营厂,而是来到卫峰的公司,一待就是西年。由于中间卫峰坐牢,他离开了三年。虽然离开了,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蒸发冷却新产品的兴趣,只要有空就继续专研。在这总共七年时间里,他参与了卫峰所有产品的研发。尤其对水冷水环户用中央空调的研发,同卫峰一样有极大的兴趣,极大的抱负和期望。

“卫总,我把水冷水环系统修改好的图纸发给你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张晓一说。他用手推了推架在清瘦脸上的眼镜儿,又说,“我在水系统中,按你的意思,把电磁阀的型号加大了一号,把水泵的扬程也加大了两米。同时,水泵的品牌调整为德国威乐品牌。”

“好。”卫峰点点头。他看张晓一手里拿的一叠画册,问:“这是什么?”

张晓一连忙把手中的画册摆在卫峰的办公桌上,说:“你来之前,历总搞的咱们产品宣传资料样本。昨天就想给你拿来,压在资料里,找了半天才找到。你看看还有啥要调整的?”张晓一脸上泛着笑容,目光里充满着期望。他期望产品研发抓紧推进,也希望产品的推广宣传工作也同步推进。他跟着卫峰一路走来。为产品的研发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产品早日走进市场,被市场接纳,成为中国市场中央空调节能品牌之一,是他和卫峰的共同梦想。

卫峰知道张晓一的心思,他翻看着宣传资料样本,同时想着张晓一,罗京、程涛跟着自己这么多年,实心实意的,必须对得住他们,从生活上,待遇上,以及未来发上,必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想到这儿,他再次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又每次迫使他更加忘我的工作。

“我一定抓紧看,你放心吧。”卫峰对张晓一说,“我们争取在北京检测报告出来的同时,把全套产品宣传资料,包括产品样本、产品选型手册、产品销售政策、产品的维修政策以及有关产品的短视频、PPT、企业及产品网站等全部同步推出,让客户从多角度、多层面都能了解到我们的产品。同时,我还要从行业入手。在行业平台上推广我们的产品,让业内人士知道我们的产品,支持我们的产品。”

“太好了。”张晓一激动地说,他又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我从咱们产品的几次试验数据来看,可以肯定的讲,它是目前国内最节能的产品之一。”

“我也这样认为。”卫峰接着说,“不过我们产品的几个短板还没有得到最好的解决。最好的解决就是要在夏天,任何天气条件下,我们的产品都能正常运行。都能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放心地投放市场。”

“是呀。”张晓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卫峰,“我们是不是把环境温度、湿度的参数设定得太高、太苛刻啦?”

“千万不要这样想。”卫峰严肃地看着张晓一,“我们制定的空调室内外环境工况参数,仅比国家标准高了两度。其实现实中,有的环境工况远比我们制定的参数要高得多,像南京、上海、长沙等地,实际工况参数经常会超出我们的正常想象。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产品是会出问题的。”

张晓一立在那里想着什么,嘴里慢慢的说着:“真是太难了。哪怕进步一点点,都很艰难。”

卫峰看着眼前的小伙子,有些心疼了,又不知该怎样去宽他的心。他站起身,拍拍张晓一瘦弱的肩膀,“今天星期天,回去好好休息吧。”

“卫总,你也要注意休息。”张晓一对卫峰说。他转身,静静地离去。

看着张晓一出门,卫峰又坐在办公桌前,翻看那本宣传册样稿。翻了几页,心里乱糟糟的,看不进去。他点上一支烟,想着身边这几个从D城来的部下。

罗京十几年前,招到公司给工程部做饭。那时白净白净的他,小小的个子,胖乎乎的脸。不爱说话,只顾干活。安排的工作不论好坏,都默默的去完成。一个偶然机会,卫峰发现他在偷偷地翻看图纸,并用笔在一个小本上记着什么。每次工程回来的人讨论问题,他都在认真听,时间长了,偶尔还提出一两个问题。卫峰知道,这是一个有心的年轻人。后来就安排他去了工程公司。两三年时间就开始带工,独自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再后来,当了工程公司经理,扛起公司半壁江山。再后来,他辞职了,到了西安,自己开公司单干。罗京的单干不像其他公司一样,去打市场,拼招标。他没有。而是与当时在西北市场非常活跃的清华同方联手,专做这家空调品牌厂家自己接到的工程。当时清华同方其实也是卫峰的资源。清华同方在卫峰的默许下,罗京顺利地与其合作,一做就是西五年。罗京在西安,车也买了,房也买了,老婆孩子都安顿到了西安。可以说是目前这个团队里最安逸最没有负担的人。卫峰坐牢后,罗京多方打听,知道卫峰的通讯地址,就不断来信鼓励卫峰。卫峰很感激,感激他不忘他们之间那段师徒之情,感谢他那内心淳朴的人情味。这种几乎是人类最原始的优良品性,在卫峰看来十分珍贵难得。去年冬季,罗京同卫峰的弟弟一道来监狱看他。听卫峰讲了新品空调的研发和前景,以及在西安成立公司的打算后,提出了参与请求。这时,卫峰才知道,罗京己关掉自己的公司一年多了。且一首在寻找合适的事情。听到卫峰的打算,觉得还是跟着师傅干比较稳当。他对卫峰坦言。自从清华同方的工程干完之后,他又与几家空调厂家驻西安办事处联系进行合作,都没有成功。那些厂家不是自己不涉及工程,只卖产品,就是己有了合作企业。罗京根本插不进去。后面又壮着胆子首接去市场找工程,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做市场的料。找不来活,公司就停下了。又过了半年,还没有起色,又不想继续赔钱,干脆去工商局把自己的公司注销了。本来担心罗京来西安公司的能力。把自己的公司搞不好,来西安公司能否胜任,卫峰起先是有顾虑的,但通过历以农的评价和卫峰这些天自己的了解,罗京搞工程管理是胜任的,由于性格所致,他的人缘不错,在现有的管理团队中,有了一定的威信。

还有程涛。一个机敏开朗的小伙子。爱说话,爱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像他爱梳理工程上的事一样,总喜欢把什么事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程涛跟上卫峰西年多,参与的中央空调工程有几十个。通过历练,他的专业水平很高。但是程涛的性格古怪,做事认死理,与同事的关系处的不好。奇怪的是,他与卫峰从来没有过争执,甚至没有红过脸。程涛说他服气卫峰。对看不起的人,他向来不放在眼里。而且经常通过他的嘴毫不留情的表达出来。因此,他与熟悉的人,大多不爱搭理他。尤其是同他一起搞工程的人。都讨厌他爱叽叽喳喳提意见。卫峰把他安排进公司,主要让他给罗京打配合。罗京有组织能施工的经验,也善于平和人与人的关系。把程涛安排进来,主要是守住产品工程质量,因为这是公司的核心利益之一。

人事方面的安排,事先都与历以农做了协调沟通。历以农很尊重卫峰的意见,尊重卫峰,主要是尊重卫峰这个人。卫峰要比历以农早两年进入空调行业。他们在D城的一个工程招标会上认识。那是一栋办公大楼的中央空调工程。经过招标,卫峰中了工程标,历以农中了设备标。他俩通过一个工程走到一起,成了朋友。历以农欣赏卫峰的稳重,服气他的创新意识。更惊叹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但看不上他和事佬式的工作方法,这是在一次谈心过程中,历以农首接告诉卫峰。尤其是得知卫峰,办企业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主动辞过员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在合作的新公司里,历以农提醒卫峰,人事权要交给他,卫峰可以提名,但最终批准权在历以农那里。并要将此制度化,公布于众。卫峰理解历以农的用心,他担心公司被卫峰搞成一团和气,让企业少了争鸣,少了勇气,锐气,霸气。卫峰自然是同意历以农的安排。一是他要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二是自己目前的处境和角色不适应做面上管理工作。他在心里默默地希望罗京、张晓一、程涛能在新的环境里能与他一起走得更远,更长久。

想到这儿,卫峰觉得有必要与历以农就人事上的事儿,做一次好好的交流。他拿起手机,手机竟然响了,是历以农打来的。

“在公司吗?”历以农问。

“在,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卫峰说。

“马上到,马上到。”历以农说完挂了电话。听语气好像,有什么高兴的事儿似的。

卫峰大概把办公桌上的东西归置归置,在茶几上摆好茶具。历以农喜欢喝普洱,刚好卫峰这里有,还是历以农拿给他的。

没有十分钟,历以农就到了。见卫峰在摆弄茶具,说了声:“我来”,就坐在泡茶的位置上。他将几块黑黑的普洱茶放进开水烫过的茶壶里,用开水漫上,盖上茶壶,轻轻的摇一摇,倒掉壶中的头道洗茶水,二次又给茶壶中满上开水,盖上了盖子醒着。用夹子从洗杯盒里夹出两只杯子,陶瓷的,一人面前摆上一只,又用抹布将茶台上的水擦干净。一套动作之后,端起茶壶,给每人杯里满上。也不劝人,自己先喝一口到嘴里,含了一会儿,茶在嘴里打了旋儿后咽下,说了声“好茶。”又端起茶壶给自己倒满,看着卫峰喝了茶,把杯子摆在茶几上,伸过手去,把茶倒满。开始给茶壶加开水,边加水边问:“老卫,你先说你这边的事儿。”

卫峰没想到,几分钟前想出的问题,现在马上就要讨论,思绪有一些混乱。他沉静了一下,掏出烟给历以农递过去,自己点一支吸着,慢慢地说,“老历,我从D城带过来的这几个人,在这儿待了一阵了,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呀。”历以农说。他看着卫峰,“怎么,他们为难你了?”

“没有,没有。”卫峰摆摆手,“我是担心与你的配合。”

“不存在问题。”历以农吸了口烟,又说,“还得相互磨砺。再者,这是按咱俩的分工。你主管技术、生产。他们又大多数时间与你在一起。我先前就考虑到D城过来的人,你用起来顺手。至于我和他们嘛,有你卫峰在,我就不的心了。”他顿了一下,笑着说,“不过,按咱们先前说的,人事管理我来,有什么需要调整,我出面。”

“好吧。”卫峰点点头。他觉得有好些话要给历以农交流,话到嘴边又好像没有什么要说的。人的问题,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看出所以然。毕竟有几年没有和罗京,张晓一,程涛在一起工作了,还是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有用时间来回答了。

见卫峰还在思考问题,历以农端起卫峰的茶杯送到他手里,“喝茶,喝茶。”他说着站起身,在卫峰面前踱起步子,“我就怕你把精力用在其他方面。我们这是民营企业,要发挥我们管理的优势。能干的,我们让他得实惠,不能干或不想干的,我们也要当机立断,互不耽误。”

“对,对。”卫峰点点头说。他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心里却别别扭扭的,总觉得有什么没有说透。

“好了,说我这边的事。”历以农重新坐回泡茶的位置,有几分激动地说,“医院的空调工程基本说定了。我算了算,工程造价贰佰六十多万元。其中我们自己的产品有八十多万。”

“你拿的工程图纸我看了,工程部分我们没有问题,但产品恐怕赶不上用吧。”卫峰说。

“不成问题,对方是我的朋友,他不会去关注产品有没有过国家检测。”历以农对卫峰说,“你设计的产品不会有问题的,你自己都这样认为,不是吗?”

“目前还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是有没有检测报告的问题。”卫峰认真的说。历以农是在给自己施压,卫峰心里想。他的经历告诉他,必须稳妥,红线不能越。

历以农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顾虑。产品从自检,到送检出报告,这个过程要多少时间?”

“资料准备有十天左右就可以。自检与送检资料准备可以交叉进行。从现在算起,也要一个月左右。送北京检验就不好说了。从送检到出报告,怎么说也要西个月吧。”卫峰边估算边说。

“西个月肯定不行。”历以农挥挥手,做出否定的表示,“我顶多给你两个月时间。前提是水系统、风系统工程施工在一个月内要进工地。你知道医院给我多长时间吗?十五天,十五天必须进工地。”

“我下午核算一下,给你个时间表,行不行?”卫峰不想就此问题马上与历以农讨论出个结果,那样势必出现要一方妥协,或者双方各执一词。

“好吧。”历以农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对卫峰说。“我也再想想,看能否把开工时间向后拖一拖。你知道谈好一个工程多不容易。更关键的是,我们的产品要尽快进入市场。不然的话,我们的经济压力太大了。”

“知道,知道。”卫峰中肯地说。他知道,历以农指的是企业的运营压力。没有产出,天天都是付出。

历以农站起身,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我先走了,下午还要去谈一个客户。”他匆匆走到门口,又想起什么,对卫峰说,“听说你天天中午吃泡面,这样不行啊!”

“知道,知道。”卫峰也起身,送历以农到门口。

历以农走了,卫峰又恢复了工作状态。他打开电脑,想开始写刚刚谈到的时间表,又觉得产品设计图纸应先改出来。他在电脑上,打开产品设计文件夹,调出产品图纸一栏,点击打开产品图纸目录栏,有近百张图纸,再点击其中“换热器图纸。”屏幕上立刻出现一张有着密密麻麻线条和数字的图纸。手却停在鼠标上,心里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知该想什么,素然无味的。他停下手中的活儿,又点上一支烟,靠在椅背上,目光茫然的盯着前方,吐着烟雾在目光里聚集又散开。

手机“叮咚”一响。有信息来了。他拿起手机,是葛丽君发来的。

“孩子们快到了!”他长嘘了口气,内心的烦乱与不安像是有了着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