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5日,南山区的热浪裹挟着科技园区的喧嚣,童诗涵身着素色真丝衬衫,坐在"星唐云端"西餐厅的落地窗前。水晶吊灯将光影碎成星芒,映照着她面前摆放的大疆最新款无人机模型——银灰色机身流转着金属冷光,机翼折叠处隐约可见玄武芯片的微缩标识。
"学姐!"爽朗的声音打破静谧,汪总快步走来,黑色POLO衫袖口还沾着机油痕迹,"让你久等了,实验室那边刚调试完新款避障系统。"他将背包里的笔记本电脑摊开,屏幕上跃动的代码与3D建模图交织成科技狂想曲。
童诗涵推过一杯冰美式:"西年前投资时就觉得你会成气候,没想到大疆如今占据全球70%的民用无人机市场。"她指尖轻点桌面,调出一组数据,"搭载玄武芯片后,无人机续航提升40%,图像处理速度翻了三倍,但这只是开始。"
汪总瞳孔微缩,盯着她投影出的全息画面:仓库里,无人机群自动分拣包裹;农田上空,智能编队精准喷洒农药;地震废墟中,微型无人机深入探测生命迹象。"学姐的意思是...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
"不止如此。"童诗涵调出另一段视频,画面中,人形机器人灵活地弹奏古筝,指尖在琴弦上翻飞如蝶,"我要大疆从无人机领域跨界到智能机器人。玄武芯片的AI算力,配合朱雀光刻机的精密制程,完全可以打造出能理解东方文化的'智慧载体'。"
汪总神色激动:"但机器人研发需要海量数据训练,而且涉及机械动力学、仿生学..."
"这正是星唐要提供的资源。"童诗涵按下遥控器,墙壁瞬间化作巨型屏幕,"文媒部门的影视素材库,能为机器人注入文化基因;信息科技的云计算中心,可支撑千万级数据训练;甚至星唐酒店的服务场景,都能成为机器人的实战演练场。"
两人的讨论被突然响起的警报打断。童诗涵的私人终端红光闪烁,罗强的全息投影浮现:"学姐!米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出口含有米国技术的零部件。"
汪总脸色骤变:"他们怎么能...我们90%的传感器依赖进口!"
童诗涵却神色冷静,调出一份文件:"三个月前,星唐己经收购了瑞典的传感器巨头Honeywell,生产线正在迁往深圳。"她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而且,我要借此机会让大疆彻底摆脱西方供应链——玄武芯片的生态系统,足以支撑全产业链自主化。"
当晚,大疆总部灯火通明。童诗涵站在研发中心的环形屏幕前,看着工程师们将玄武芯片嵌入初代人形机器人"天玑"的胸腔。机械臂精准地焊接线路,AI算法实时优化着每一个关节的运动轨迹。
"学姐,天玑的语言系统出现了有趣的进化。"技术主管调出对话记录,当测试员问"如何理解'天人合一'"时,机器人回答:"就像无人机与风的共舞,芯片与算法的共鸣。"
童诗涵若有所思:"把《道德经》《庄子》的典籍数据输入,让它学会用东方哲学思考。"她转头对汪总说,"我计划在明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让天玑表演'无人机群剑阵'——用科技演绎武侠美学。"
与此同时,米国硅谷的会议室里,巨头们正陷入恐慌。某科技公司CEO将大疆无人机摔在桌上:"他们的避障算法比我们领先两代!现在连机器人也要弯道超车?"市场分析师调出数据:"更可怕的是,星唐为大疆定制的芯片,能耗只有我们同类产品的1/3。"
在澳洲,乔布斯看着iPhone 2s的最新升级包,新增的"无人机联动拍摄"功能让手机秒变航拍指挥中心。他拨通童诗涵的电话:"你这是要构建'天空+地面'的智能生态?"
"只是雏形。"童诗涵站在星唐大厦顶层,俯瞰着楼下穿梭的自动驾驶车辆,"未来,无人机、机器人、智能手机将组成万物互联的网络,而玄武芯片就是这个世界的'神经元'。"
半个月后,大疆发布了震撼全球的消息:首款搭载玄武芯片的智能机器人"天玑1.0"正式量产。发布会上,天玑与人类舞者共舞《霓裳羽衣》,无人机群在其身后变幻出《千里江山图》的光影,全球2亿观众通过首播见证了这一时刻。
米国某议员在听证会上愤怒质问:"为什么我们还在讨论芯片封锁,对方却己经用机器人传播东方文化?"台下无人能答,因为他们不知道,星唐集团的实验室里,更先进的"天玑2.0"己经开始学习中医推拿与古琴斫制。
深夜,童诗涵在南山别墅的庭院中,看着无人机群组成"智启东方"的字样划过夜空。手机震动,收到汪总的消息:"学姐,首批10万台天玑己被预订一空,连梵蒂冈都来咨询能否定制宗教服务机器人。"
她望向杭城方向,仿佛看到童家祖宅的族谱上,又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无人机到机器人,从芯片到生态,这场由东方女性掀起的科技革命,正以破竹之势重塑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而童诗涵知道,这仅仅是智能时代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