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杭城的冬夜裹着细密的雨丝,路灯在积水里晕开暖黄的光斑。童菲菲身着一袭黑色吊带真丝裙,外搭米白色针织开衫,黑丝袜包裹的修长在厨房的暖光下若隐若现。她正踮着脚取下橱柜里的青瓷碗,玉足踩着的毛绒拖鞋与瓷砖碰撞出轻柔的声响,耳畔飘来客厅里女儿张雅练习古筝的《渔舟唱晚》,婉转的琴音与锅中沸腾的煲汤声交织成生活的乐章。
“菲菲,我回来了!”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丈夫张医生带着一身寒气进门,白大褂上还沾着医院消毒水的气息。他望着在厨房忙碌的妻子,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下来——结婚多年,童菲菲身上那股江南女子独有的温婉气质愈发浓郁,举手投足间皆是岁月沉淀的优雅。
“先去洗手,今晚炖了你最爱喝的虫草老鸭汤。”童菲菲转头微笑,发梢扫过白皙的脖颈。她将最后一道西湖醋鱼装盘,精致的摆盘如同艺术品,鱼尾的弧度恰似江南园林里的飞檐。张医生换好家居服走进餐厅,目光突然被桌上的玄武笔记本电脑吸引。
“这是诗涵送来的新电脑?”他坐下时,手指轻轻过电脑金属外壳上的星唐LOGO,“我们医院现在也全面换装了这套设备,信息科的同事说,自从用了玄武主机,连国外黑客的攻击都能自动拦截。”他打开电脑演示,登录界面的虹膜识别系统蓝光闪过,病历数据库即刻呈现,“最神奇的是这个隐私保护功能,就算电脑被盗,没有我的生物信息,里面的资料都会瞬间自毁。”
童菲菲递上热汤,在他对面坐下:“诗涵总说,医疗数据关乎人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她想起小妹在商海叱咤风云的模样,眼中满是骄傲,又带着几分心疼,“听说她最近在京城搞了个大项目,每天忙得连轴转。”
正说着,女儿张雅蹦蹦跳跳地跑过来,13岁的少女出落得愈发水灵,眉眼间隐约有母亲年轻时的影子:“爸爸,我们学校下周要组织参观星唐科技展!同学都羡慕我有个超厉害的姑姑!”她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宣传海报,上面无人机组成的巨龙腾空而起,全息投影中的《山海经》神兽栩栩如生。
张医生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你姑姑确实了不起。就说这玄武芯片,现在连我们手术室的精密仪器都在用,稳定性比以前的设备强太多了。”他说起前些天主刀的一场心脏手术,“术中监测设备突然遭遇电磁干扰,换成普通电脑数据肯定会丢失,但玄武主机自动切换备用系统,手术才得以顺利完成。”
夜色渐深,一家三口围坐在客厅沙发上。童菲菲依偎在丈夫肩头,看着电视里关于星唐集团的新闻报道。画面中,童诗涵正在“东方智谷”项目奠基仪式上发言,身后是规划中的科技园区蓝图,无人机群在天空拼出“中国智造”的字样。张雅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妈妈快看!那个戴眼镜的姐姐是不是雨薇姑姑?”
镜头扫过嘉宾席,童雨薇身着干练的职业装,正在记录会议要点。童菲菲点头:“是她,刚从伦敦回来就进了星唐,现在负责整个北方区的投融资。”她想起家族群里长辈们的讨论,不禁感慨,“咱们童家的女儿,个个都不让须眉。”
张医生握住妻子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丝袜传来:“你也很了不起。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他想起这些年妻子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女儿生病时整夜不合眼的照料,自己加班晚归时永远温热的饭菜,还有面对婆媳矛盾时的聪慧周旋。
童菲菲脸颊微红,轻轻靠在丈夫肩上:“我哪有那么好。不过是守好这个家,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她望向窗外的雨幕,想起年少时在杭城老宅的日子,那时的自己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童家会走出如此多商业精英,而自己的生活,也会与科技浪潮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夜深了,张雅回房休息,客厅只剩下夫妻二人。张医生打开玄武笔记本,调出家庭相册。从女儿的百日宴到每年的全家福,从两人的结婚照到童菲菲精心打理的花园,每张照片都带着时光的温度。“有个技术人员说,这电脑的云存储功能能保存百年数据。”他转头看向妻子,“等我们老了,就坐在摇椅上,慢慢翻看这些回忆。”
童菲菲笑着点头,伸手关掉大灯。月光透过纱帘洒进房间,照亮墙上的婚纱照。照片里的少女笑容青涩,却与此刻依偎在丈夫身旁的她重叠成同一个人。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杭城的夜静谧安详,而科技带来的安全感,如同温暖的茧,将这平凡又珍贵的幸福紧紧包裹。
远处,星唐集团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童诗涵与童雨薇或许还在为项目奔波;而在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一隅,童菲菲感受着丈夫均匀的呼吸,心中满是安宁。时代的浪潮浩浩荡荡,有人在风口浪尖弄潮,也有人在岁月深处守护着最本真的温暖——这,或许就是童家最动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