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绪的想法很简单。
袁豹不接竹简,就败坏袁豹的名声,说袁豹倨傲无礼。
袁豹接下竹简,自然会有人借着查刺客的事儿来调查。一旦发现竹简内的匕首,就是袁豹的罪名,他不会承认自己放了匕首。
这是给袁豹泼脏水的机会。
袁家有一个活着的太傅,还有九卿之一的太仆,加上在外的袁绍和袁术兄弟,都占了这么坑,总要给人留点余地才行。
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被袁家占了。
恰是如此,阴绪出手。
现在竹简落在地上,匕首也跌落出来,打乱了阴绪的计划。
阴绪心中有些慌,脸上却依旧镇定,弯腰收起地上的竹简和匕首,解释道:“不是刺客,更不是要刺杀陛下。阴家累世贵胄,代代忠臣,怎么可能行刺陛下呢?”
袁豹咄咄逼人道:“你不想刺杀陛下,也没打算造反,难道是意图刺杀董相国?既如此,我更得亲自和董相国说一说。”
阴绪脸色大变。
董卓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杀了许多官员。如果袁豹去告状,不仅他会遭到董卓的针对,还会连累族兄阴修。
阴绪有些慌了,解释道:“我绝对没有刺杀董相国的心思。”
袁豹道:“谁能证明?”
阴绪沉声道:“之所以带着一柄匕首,是天不见亮就要入宫,担心半路有贼匪,才在竹简中放了匕首防身,我绝对没有其他心思。”
袁豹反驳道:“你说没有,就没有吗?你去茅房,不把竹简交给其他人,不自己带着,偏要给我。万一我拿着竹简时,被人发现匕首,怕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阴绪也知道自己理亏。
继续争辩,他不占理,得换一个思路。
阴绪看向周围,恳切说道:“诸位,我真没有陷害袁公子的心思。他是袁家嫡子,是董相国的孙女婿,我怎么敢呢?”
这一刻,周围的人各有所思。
一些人依旧警惕,没有去瞎掺和。一些人点头,觉得袁豹太过于盛气凌人,不应该揪着不放。
这时候,一个二十开外的青年走出来。
青年拱手道:“袁贤弟,在下王景,家父王允,我们之前见过的。”
袁豹说道:“有什么事?”
王景笑着道:“大家都是郎官,是一起共事的同僚。我看阴绪也没什么坏心思,不如算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看怎么样?”
袁豹心中进一步思索着,王景和阴绪私下里有没有联系?是不是王景指使的?
刚才阴绪事发,从始至终没看王景,双方应该不存在指使的关系。
那么,王景意欲何为?
想当和事佬,借助这事儿踩踏一脚,借此收买人心?
王景见袁豹沉默,继续道:“竹简掉落在地上,匕首己经被发现,对你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何苦把事情做绝了呢?”
“袁家是大族,阴家也是大族。大家都在朝中做事,没必要太较真。这做人啊,心胸还是要大度些!”
袁豹看着叽叽喳喳的王景,忽然冷笑了起来。
王景说道:“贤弟,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给我个面子,我……”
啪!!
袁豹一巴掌扇在王景的脸上。
刹那间,王景半边脸升起鲜红的五指印,脸上更是火辣辣的。
王景抬手捂着脸,震惊道:“袁豹,你干什么?”
袁豹哼声道:“王兄,你也就挨了一耳光,没什么损失。做人,不要太较真,心胸还是要大度些。”
此话一出,周围响起一片笑声,都是看乐子的。
王景怒道:“你,你……”
袁豹眼神冷漠,沉声道:“你什么你?我和阴绪的事情,需要你来插嘴吗?”
“要不你试一试,带着藏有匕首的竹简上殿,看看是什么情况。”
“我不信你,不清楚这件事的后果。”
“你既然明白,还跑过来劝说,是觉得我好欺负吗?”
一番话后,袁豹看向周围的郎官,高声道:“诸位,那些劝你们善良大度的人,要尽可能的远离,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周围又是一片哄笑声。
这些人看袁豹的眼神,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都说袁家嫡子不善言辞,是个闷头研究经学的人。如今看来,明显不是那么回事儿,反而是相当的厉害。
王景气得脸色涨红,拂袖道:“我们走着瞧。”
袁豹沉声道:“当然要走着瞧了,我会向叔祖禀明此事。”
王景脸色微变。
袁隗知道了,意味着他的父亲王允会知道,进一步导致他遭到处置。昨天老父亲回家,不知道抽什么风,逮着他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打,说不打不成器。
如今,怕是更难了。
王景哼了声,不再掺和袁豹的事情。
袁豹目光落在阴绪的身上,沉声道:“阴绪,这事儿不算完,你要怎么解决?”
阴绪敢陷害他,就要让阴绪付出代价。否则,今后会有其他的人纷纷跳出来。
杀鸡儆猴,阴绪就是鸡。
陷害自己的人,那是敌人。对待敌人,袁豹一贯不会心慈手软。圣母心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家人。
阴绪抿着嘴,躬身道歉道:“袁公子,我错了,请你海涵。”
“不够!”
袁豹冷冰冰回答。
阴绪眼中闪烁着怒火,咬牙问道:“你要怎么样,才不再追究?”
袁豹说道:“条件很简单,你背负荆条,亲自到袁家请罪。否则,我们不死不休!”
阴绪吸了口凉气,神色惊悚。
他之所以针对袁豹,是听到族兄谈论袁家,说袁家和董卓联姻犯了大错,更听到许多人抨击袁家趋炎附势。
阴绪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想踩着袁豹扬名,没想到惹到了大麻烦。
不请罪,就不死不休!
好狠的袁豹!
周围举孝廉的郎官,一个个看袁豹的眼神,也从刚才的忌惮变成了震惊。
袁豹真是个疯子啊!
一件小事情,竟然要不死不休。可恰是这样,所有人内心都在权衡,是否应该和袁豹为敌?
阴绪沉默片刻,咬牙道:“袁豹,你不要欺人太甚。”
“有人要刺驾,要刺杀董相国,快来人。”
袁豹不再管阴绪,连忙又喊了起来。随着他的喊声,郎官值房外面有了动静,有士兵闻声跑来。
阴绪注意到远处的士兵,立刻怂了,连忙道:“我愿意去袁家请罪。”
袁豹点头道:“我在袁家等着你!”
这时候士兵进入值房,询问喊话的情况,袁豹解释了几句话就把士兵劝走了。
值房中,忽然恢复了安静。
所有人都不再说话,袁豹也乐得清静,心中琢磨着阴绪负荆请罪的事儿。
阴绪的情况,必须查清楚,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放心。距离上朝的时间还早,袁豹请了士兵传话,让宫外等候的周大福,安排人调查阴绪的个人情况。
转眼天蒙蒙亮,有内侍来传旨,通知一个个举孝廉的郎官入朝。
郎官在殿内是透明人,在边缘角落站着。表面上,郎官是宿卫宫殿,实际上是观政,让郎官了解朝廷的运转。
袁豹的位置,在大殿门口的角落。
没过多久,一阵议论声和脚步声传来,袁隗为首,司空荀爽、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和尚书令王允跟着进入。
随后是九卿,以及其他的文官武将齐齐进入。
武将中,一个五短身材,面颊黝黑,眸子锐利,蓄着长髯的中年人脱离武将队伍,径首走到袁豹的面前。
中年人打量着袁豹,赞许道:“文蔚,太学辩论很有你二叔的风范,没丢袁家的脸。”
袁豹认出了来人。
这是曹操!
袁绍在洛阳时,经常请曹操到袁家赴宴。原身虽然皓首穷经,一心研究家族的经典,也见过曹操,只是双方没什么交集。
袁豹神情不变,拱手道:“曹校尉过奖了。”
现如今,曹操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属于武将体系。
何进打算杀宦官,却被官宦先下手杀死。董卓旋即入京控制局势,袁绍跑了后,曹操还在洛阳,官职也没升迁。
曹操皱着眉头,沉声道:“臭小子,之前都喊一声叔父,怎么现在生分了?等你下朝后,咱们喝两杯,有事儿和你谈。”
不等袁豹回答,曹操转身回到队列,往他的位置去了。
袁豹心中也思考着,曹操找他喝酒的用意,莫非曹操是想刺探些袁家的立场,以及袁家的动作吗?
“相国到!”
片刻后,又有喊话响起。
董卓右手摁在剑柄上,首接剑履上殿。现在的董卓,己经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百官是敢怒不敢言,无法阻止。
在董卓进入殿内站定,旋即有内侍尖厉的声音响起来:“陛下到!”
刘协身穿天子冕服,头戴天子冕冠,稳健的步入殿内。只是他踏入殿内的瞬间,忽然瞥了袁豹的方向一眼。
袁豹也随之看去。
西目相对,袁豹在刘协的眼中,竟是看到了欣赏和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