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全球帝国到星辰大海
大秦:从全球帝国到星辰大海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大秦:从全球帝国到星辰大海 > 第26章 吕氏春秋

第26章 吕氏春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从全球帝国到星辰大海
作者:
洛千离
本章字数:
61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咸阳宫,

书房内烛光摇曳,星河斜倚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眼神冷峻如冰。

案几上,密报堆叠,每一封都承载着朝堂与宫闱的暗流。

星二悄然步入,低声道:“大王,最新密报。”

星河接过竹简,目光一扫,眉头微挑:“吕不韦招揽六国人才,欲著一本大作?”

星二颔首,语气凝重:“正是。听闻他召集天下贤者,甚至是稷下学宫的学者、游说之士,甚至各国隐士,号称要编纂一部‘集天下智慧’之书,名曰《吕氏春秋》。此事己在咸阳传得沸沸扬扬。”

星河冷笑,将竹简搁在案上:“好一个吕不韦,不愧是我的好仲父,朝政在握还不够,竟想借著书立名,收天下人心?哼,野心不小。”

他起身,步至窗前,凝视夜空中一轮孤月,心中暗忖:《吕氏春秋》……

前世此书名垂青史,融百家之长,堪称思想巨著。吕不韦此举,表面是为大秦增光,实则在为自己的权势铺路!

欲以思想霸权凌驾王权!

星二犹豫片刻,低声道:“大王,近日太后与吕不韦多有往来,昨夜在长信殿密谈良久,至深夜方散。”

星河手指微颤,神色微变,旋即恢复平静,语气淡淡:“可知所言为何?”

星二低头:“探子未能靠近,只闻到些许药香与纸墨之气……太后未有显怒,也未有笑语。”

星河目光幽深,心中浮现出那张温婉端庄的容颜,一时竟难以判断。

“母后你……”他低声喃喃,旋即冷笑一声,“是因感恩?还是另有所谋?”

他背过身,语气森冷:“无论她因何动心,孤都必须防着她。”

星河紧握玉佩,指节泛白。哪怕前世早知此事有心理预期,今生亲身经历,依旧有种刺骨的凉意袭上心头。

“私会?孤的‘母亲’与‘相父’,倒是亲近得很。果然历史还是发生了……”星河暗道。

他语气冰冷,带着讥讽:“加派人手,孤要知道他们何时见面、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连一只蚊子飞过的动静,都不得漏过!”

“诺!”

星二领命,顿了顿,又道:“大王,还有一桩要事。我们的人暗中跟踪吕不韦门客郑义,前往稷下学宫,找到了您叮嘱寻找之人。”

星河猛地转身,眼中燃起热切:“可是李斯?”

“正是!”星二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

星河接过信,拆开一阅,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李斯……好,孤要的人,终于来了。”

他将信纸合上,目光投向窗外,低声道:“吕不韦,你著你的春秋,孤布孤的棋局。这天下,究竟是谁的,还未可知。”

突然,星河似想起什么:若自己母亲,如史书所记载,与吕不韦勾连,甚至以后会牵涉嫪毐,自己岂能不防?

他抬头道:“星二,传令星一即刻彻查一人,名叫嫪毐。十年前,他曾救过先王与吕不韦。

没线索就命人在吕府附近暗中监视,若发现此人,立即秘密擒回,切勿惊动吕不韦。”

星二脸色微变:“属下听说……有人曾在咸阳西市见过一名装扮奇特、举止轻浮之人,或许就是他。

星河淡淡补充:“孤要活的。”

“诺。”

长信宫,

赵姬独坐空殿,手中绣帕一线未动,心却早乱。

早些时日,吕不韦来访,谈论河儿的前程,讨论治国方针,吕不韦滔滔言说,似为星儿铺路,实则步步为营。

她怎会看不出?但朝堂被吕不韦把持,自己背后无权无势只有聊胜于无的监国权。为了保护孤儿寡母的自己和孩子,她只能应承下——

“只求星儿安然……”她望向夜空中的繁星点点,“若河儿知我所做,是否……会原谅我呢?”

赵姬斜倚榻上,眉间似喜非喜,身侧女官小荷低声劝道:“娘娘何必委曲求全?吕相那般……”

她摆摆手,幽幽道:“只要他信我仍愿与之合谋,便不会动河儿。凡事,为母能承。”

“只要河儿安好,哪怕背负骂名,哀家……又何妨?”

咸阳城,

吕不韦府邸灯火通明,宛若白昼。

庭院内宾客云集,笑语喧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各国商贾、豪族使者、稷下学宫的学者、游说之士齐聚一堂,争相目睹这位大秦相邦的风采。

吕不韦身着紫金锦袍,端坐主位,气度雍容。他轻抚长须,目光扫过堂下宾客,嘴角含笑,眼中却藏着睥睨天下的锋芒。

自他代掌朝政以来,权势如日中天,而今《吕氏春秋》的编撰,更让他意气风发,似己站在时代的巅峰。

堂下,一名稷下学者起身,拱手道:“相邦高才,欲集百家之长,著《吕氏春秋》,此乃旷古烁今之举!若此书成,天下士人之心,皆归大秦!”

吕不韦摆手,谦逊道:“非本相之功,乃大秦盛世之气象。

本相不过顺势而为,欲为王上、为天下,留一部经世之作。”

话虽谦逊,语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堂下宾客纷纷附和,赞叹声如潮水般涌来。

吕不韦微微一笑,心中得意:“此书若成,天下谁人不知吕氏之名?大秦之基,也将由我重塑!”

他起身,举杯向众宾客:“诸位贤才,今日齐聚,皆为《吕氏春秋》而来。本相愿以千金相奉,凡有真知灼见者,皆可入我门下,共创不朽盛业!”

此言一出,满堂轰动。学者们眼中燃起热切,商贾们交头接耳,纷纷盘算如何借此攀附吕氏高枝。

吕不韦的目光扫过众人,精准捕捉每一张面孔的微妙神情。

他深谙人心,知道这群人中,有人真为学术而来,有人却只为名利。

宴会间隙,吕不韦步入后堂,亲信门客郑义快步上前,低声道:“相邦,稷下学宫己遣三十余名学者入秦,另有赵、魏两国的隐士愿献策。编书之事,己有雏形。”

吕不韦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好。命他们分头著述,儒、法、道、兵各家之言,皆要囊括。书成之日,本相要让六国君主,见识大秦的思想之威!”

郑义犹豫片刻,低声道:“只是……宫中那位,最近毫无动静,有些可疑。”

吕不韦眼神一冷,随即恢复平静:“大王年幼哪怕是神童,说到底也不过是人罢了,况且宫中也有我们的人手。

宫中之事,自有太后照拂。你只管盯紧稷下之人便可,其余的莫要多问。”

郑义领命退下。

吕不韦独自立于窗前,俯瞰府邸的灯火辉煌,心中豪情万丈:《吕氏春秋》不仅是书,更是他的王图霸业!只要此书大成,天下士子归心,自己岂不名扬青史?

稷下学宫,

月色清冷,学舍外古树参天,枝影婆娑。

李斯负手而立,凝望远处点点灯火,眼中闪过不舍。

荀子缓步走近,叹息道:“斯,既己下定决心,为何还迟疑于此?”

李斯转身,恭敬一揖,声音沉稳:“弟子不舍师恩,亦不舍稷下清谈。

然天下大势己动,弟子心向秦国,欲追逐一统之志,望恩师成全。”

荀子捋须,目光深邃:“你是我最得意的门生,胸怀大志,我岂能拦你?

若能以一己之力,驭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其功当光照千古,生而无憾,死亦无悔。去吧,勿负此心!”

李斯眼眶微热,再拜道:“弟子谨记师训,定不辱没稷下之名!”

深夜,韩非自学舍踱步而来,

月光下,他面容清峻,眼神如刀,皱眉道:“李斯,稷下清谈不畅?偏要去那虎狼之秦?”

李斯转身,目光如炬,沉声道:“子非,天下纷乱,群雄逐鹿,稷下虽清,终是书生之叹。

秦国势如烈焰,统一之机己现,吾欲往助秦王,成千秋霸业!”

韩非道:“秦王年幼,吕氏权倾朝野,你投秦王,焉知非自陷泥淖?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欲收天下士心,你有何凭仗,敢与其争锋?”

李斯不退半步,朗声答道:“吕氏才高,然野心过盛,欲以一书定天下,终是水中捞月。

秦王虽幼,却有王者之志,传闻还继承了仙人传承,所以法家之术,唯秦可行!

我欲以自身之学佐秦王,定能一扫六合!”

韩非眯眼,语气低沉:“法家重术,秦国重利,你既入秦,恐身不由己。

斯,天下大势,非一人可逆,慎之!”

李斯淡然一笑,拱手道:“子非之言,斯谨记于心。

然大势如虹,我必愿乘之!

可惜稷下别过后,他日我立于秦廷,你身处韩宫。若再论高下,恐是你我各争天下!”

韩非沉默,终叹一声:“好,愿你如龙入海,莫负李斯之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