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十年,金兀术公然撕毁宋金和议,亲率十万金军精锐气势汹汹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兵临郾城城下,局势岌岌可危。】
【你深知此战关系重大,立即召来自己的儿子岳云,命他率领最精锐的背嵬军迎敌。】
【出发前,你神情凝重,猛地拔出佩剑,在脸上划出一道血痕,声音铿锵地对岳云说:】
【“要是打不赢金兵,就别来见我!”】
【岳云被你的决心感染,领命后,带着仅五百人的骑兵,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金军的十万大军。】
【这五百骑兵在岳云的带领下,像猛虎冲进羊群,在敌阵中来回冲杀,勇猛异常,金军士兵根本拦不住他们。】
【金兀术见势不妙,祭出了自己的王牌“拐子马”。】
【所谓“拐子马”,就是把三匹战马用铁链连在一起,再给马披上厚重的铁甲,远远看去就像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金兀术吹嘘这“拐子马”刀枪不入,无人能敌。】
【面对如此棘手的阵势,你却沉着冷静,你让步兵们手持特制的麻扎刀和大斧,埋伏在阵地前沿。】
【等“拐子马”靠近,士兵们就瞅准时机,专砍马腿。】
【只要一匹马倒下,相连的另外两匹马也会跟着摔倒,一时间,金军精心布置的“拐子马”阵瞬间乱了套,士兵们人仰马翻,阵脚大乱。】
【岳家军趁势发起猛攻,杀得金兵丢盔弃甲,这就是著名的郾城大捷。】
【打了胜仗后,你没有丝毫懈怠,继续率军向朱仙镇进发。】
【很快,大军就打到了距离北宋旧都汴京只有西十五里的地方。】
【消息传开,河北地区的抗金义军纷纷响应,太行忠义社的梁兴等人更是历尽千辛万苦赶来投奔。】
【你登上高处,望着北方的故土,想到收复失地有望,激动得泪水打湿了衣襟,他满怀豪情地对将士们说:】
【“这次一定要把金兵彻底消灭,首捣黄龙府,到时候咱们痛痛快快喝庆功酒!”】
【另一边,金兀术望着满地狼藉的营帐,面色惨白如纸。】
【他颤抖着抚摸着引以为傲的"拐子马"军旗,喃喃自语:】
【“自起兵以来,这铁浮屠、拐子马战无不胜,竟折戟于岳飞之手。】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金?”】
【说罢,他瘫坐在地,望着汴京方向,眼神中满是绝望,己然萌生弃城北逃之意。】
…………
看着金榜里岳飞的战报频频传来,各个朝代的人都在为岳飞感到高兴。
战国老将廉颇对着南方拱手:
“岳将军神勇,必能横扫胡虏!廉颇遥祝旗开得胜,早复中原!”
汉武帝刘彻击节赞叹:
“现岳将军志在收复中原,实乃大宋之幸!愿天佑岳家军,早日犁庭扫穴!”
三国
诸葛亮在府中,执笔写下: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此乃臣子本分。
今观岳将军之壮志,与亮心意相通。惟愿天佑忠良,早奏凯歌!”
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望着金榜感慨:
“岳将军深得军心,又善出奇制胜,此去北伐,必能收复河山!”
大明
朱元璋望着金榜,面色凝重如铁。
他太清楚历史的走向,想到那即将到来的悲剧,不禁长叹一声,缓缓闭上双眼。
良久,他低声道:
“如此良将,竟不得善终......”
语气中满是惋惜与不甘。
…………
【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皇宫内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气氛。】
【宋高宗赵构端坐在龙椅上,手指着秦桧呈递的密信,信中写道:】
【“兵微将少,民困国乏,议和方为长久之计”】
【“陛下,岳飞若首捣黄龙,迎回二圣,臣恐...”】
【秦桧的声音适时响起,尾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意。】
【朝堂上,主和派的大臣立刻附和:】
【“自古穷兵黩武者皆无善终,今我朝钱粮大半耗于战事,若再执意北伐,恐怕…………”】
【另一位大臣更是跪倒在地,额头几乎贴住青砖:】
【“金国势大,议和方显陛下仁德!”】
【在主和派大臣们此起彼伏的叩拜声中,十二道金字令牌如催命符般疾驰北上。】
【你颤抖着展开诏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多年征战的伤疤隐隐作痛。】
【你看着一道道金牌,满心无奈和悲愤,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就这样被帝王的猜忌和对权利的执着所白白断送了。】
【班师那天,汴京的街道挤满了人。】
【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拄着拐杖,怀里抱着自家做的干粮;】
【年轻些的汉子背着装满粮草的麻袋,妇女们抱着盛着香烛的木盆,全都跪在岳飞的马前。】
【“将军不能走啊!”人群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我们顶着金兵的刀枪,戴着香盆运着粮草,就盼着王师能留下来!】
【金兵早就知道我们心向大宋,您这一走,我们可怎么活啊!”】
【有个老太太爬过来抱住马腿,泪水混着尘土糊了满脸。】
【你猛地翻身下马,靴子重重踏在地上。】
【你颤抖着摸出怀里十二道金牌,声音发颤:
【“不是我不想留,圣上有令,我不能违抗啊!】
【说着握紧拳头砸向马鞍,铁手套在木头上砸出闷响。】
【“违令者斩!即刻整队!”】
【你翻身上马准备离开,却又忍不住勒住缰绳,回头望着远处的城墙。】
【寒风卷着黄沙扑在脸上,你突然红了眼眶:】
【“整整十年,多少次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城池,就这么没了!】
【大宋的江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太平啊!”】
【身后传来震天的哭声,你伸手捂住脸,指缝里渗出泪水。】
【你听见身后传来压抑的抽气声,回头一看,几个跟着你多年的老兵正用袖子抹眼泪,有人当场急得吐出鲜血。】
【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带着呜咽的哭声,跟着大军慢慢离开了这座刚收复的城池。】
…………
而宋高宗赵构的这道命令,让各个朝代的帝王文臣武将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