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56章 卢钦重投大汉廷 夏侯威遇伏折兵

第56章 卢钦重投大汉廷 夏侯威遇伏折兵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4144
更新时间:
2025-07-06

书接上回,卢钦想了一整宿,汉帝刘禅所言颇有道理,现大汉军己兵临宛城城下,如宛城被诸葛亮攻克,许昌朝廷料也难以支撑一世,自身这魏国尚书一职(还是一半的)又能任多久?

现重新投效汉帝刘禅,官职、财物皆唾手可得,为何不为自身寻条后路?就算刘禅未能一统江山,自己也未损一毫,如背弃蜀汉,他日被汉军所虏,万事休矣。

乃暗下决心重投蜀汉阵营……

却说,诸葛亮见围三缺一,魏军竟死战不退,乃命杨仪等将领军士把宛城西面重重围住,昼夜不停攻打,汉军巨型抛石机每日向宛城倾泻上数千斤震天雷,宛城城墙、敌楼、民居多有损毁。

桓范即命夏侯霸、夏侯和二将开放武库,动员全城百姓,众志成城把守城池,又新募壮丁近2万,另有搬运守城军械、物资人员三万余;灭火队两万余人,皆是百姓组成。

同时把全城粮食收聚在一起,按人守城贡献多寡进行适量分配。原本宛城粮食就可支三年,现在又可额外多支一年。这些粮食多分散存于宛城各地窖中,汉军抛石机就算侥幸砸中也对全局无碍。

不仅如此,桓范还向宛城士族大户广借钱帛用以抚恤守城将士,一时宛城竟秩序井然,军民士气高涨,人人悍不畏死。

宛城被蜀军围困,许昌城大将军曹爽乃忧心忡忡召集众人于府中议事。

曹爽:“现今,诸葛亮亲率大军昼夜强攻宛城城池,欲取之,宛城危在旦夕,如宛城不保,许昌危矣!许昌仅有士卒万余,还须防范司马懿及保护陛下安危,不可轻动,众人有何良策可解宛城之围?”

卢钦曰:可派汝南夏侯威领两万余军士前去支援,桓范、夏侯霸、夏侯和必率军出城策应,前后夹击诸葛亮,必大破其军!

辛毗谏曰:“不可,宛城桓范未曾向许昌求援,料之自守有余,汝南之兵不可轻动!”

卢钦:“宛城现己被诸葛亮大军团团包围,信使如何冲出重围送出求援消息至许昌?(魏国未能抄袭大汉信鸽传信体系)况许昌斥候探明汝南现无敌军进攻,而宛城城墙、角楼又有多处崩塌,如不速派援军增援,恐悔之晚矣!”

曹羲、曹彦、曹训等将皆认为卢钦所述合情合理,纷纷赞同卢钦建议。

大将军曹爽乃依从卢钦建议,急命镇西将军夏侯威领两万余军士前去支援宛城,诸葛诞领万余军士严守汝南城。

卢钦回府后,于密室中暗自把夏侯威进军路线、时间等军机情报遣信鸽送至诸葛亮大营内,诸葛亮急忙展开密信上云:

“大汉许昌细作百拜大汉丞相:

现己探明魏大将军曹爽欲派夏侯威援助宛城……,出于保密需求,吾先前只与大汉陛下(维持)单线联系,望丞相海量……”

起初,孔明还将信将疑,却见信纸上有大汉密信特有之纹路及所用南中彝族特有符号皆对应大汉密码本翻译,这才确信真是大汉己方细作情报(即密信的内容是需要对应特制的密码本才能翻译得出来,减少被敌军截获知道通信内容的概率)。

便派关彝、张嶷二将领4万余士兵提前埋伏于夏侯威之行军路线,威行军时异常小心,每行一程,皆放出哨骑探查周边山坳、林木等,使此次汉军伏击战竟演变成运动追击战。

然汉军人数众多,且有备而来。两军交锋厮杀一刻钟,曹魏1000余精锐虎豹骑,6000余步兵即被汉军歼灭,其中被俘3000人,威只率少数骑兵突出重围返回汝南,汉军亦死伤士卒三千余。

关彝、张嶷二将立即将战果禀明诸葛亮,诸葛亮叹气道:“夏侯威竟如此小心?吾原料莽将威定会全军覆没,汝等二将也可斩将立下大功,随后我军便可趁机袭击汝南,从汝南城进军许昌……现在思来,是吾太轻看夏侯威了……。

孔明乃命人把关彝、张嶷战功报于成都刘禅。关彝、张嶷亦连连道谢,悔恨未能擒杀夏侯威。亮又命人将所夺夏侯威军军旗、敌军耳朵用毡布包好,投于宛城中。

桓范、夏侯霸、夏侯和等人狐疑汉军抛掷包裹里为何物,即不立炸亦不着火。

乃命军士于宛城中空旷之处小心打开,这十数个包裹不是人耳就是夏侯威之军旗。众人皆惊。

一数耳朵,共4000余只左耳。

在军旗包裹中还有一封寄给桓范之信:

“大汉丞相诸葛亮告魏国大司农桓范,夏侯霸、夏侯和两位将军,今夏侯威被我军打得大败,身首异处,汝南城己被汉军攻克。今宛城己孤立无援,现命汝等开门投降,凡投降者一律免死,将校封爵……”

桓范看完信后,毅然将此书信丢掷于熊熊火盆中:“诸葛亮抛掷此等物件欲挫我军士气。”

又哀叹道:“宛城未曾向许昌求援,为何威会擅自发兵前来支援,尚书卢钦为何不劝大将军(曹爽)……”

夏侯霸、夏侯和亦唉声叹气,城中刚凝聚起的士气骤然跌落一两成。

却说十数日后,刘禅收到卢钦回信:

“罪臣百拜大汉皇帝,罪臣一时利令智昏,己至耽误陛下一统大业,悔恨至极…现己探知夏侯威欲率军救宛城,此情报己分传至丞相军营,想必此时,威军己中伏大败。

罪臣将功补过,还望犹未晚矣,陛下定能早日一统河山,重振大汉雄风,届时,赏臣百亩薄田即可,微臣愿告老还乡,种田养蚕了此余生……。”

刘禅轻蔑一笑,卢钦此等以退为进之拙劣策略,自己何尝不知。

乃亲自修书一封,点明卢钦此次又立大功一件,皆记于朝廷功劳簿上,待一统时,定当兑现之前所述大汉左将军之职,奉上钱财数百万贯,又好言宽慰卢钦一番,让其打消顾虑,积极搜罗敌情,引诱曹爽投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