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52章 司马懿请战宛城 曹爽猜忌不用

第52章 司马懿请战宛城 曹爽猜忌不用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2266
更新时间:
2025-07-06

却说司马懿在河东郡战退赵统、赵广、马承三人后,斥候探报赵广己率蜀军退回河西,而诸葛亮率兵正欲朝宛城移动,于是懿拨3000虎豹骑与5000步卒以及副将胡遵给孙礼,并面授防御策略,让其好生把守河东郡,自己则领大部分军士返回洛阳。

时值250年春,曹魏洛阳与许昌朝廷积怨颇深,现两部仅是暂时停战,并未重新合并,司马懿虑到夏侯尚如守不住宛城,诸葛亮大军便会长驱首入洛阳、许昌等地;于是上书表奏许昌朝廷, 云:

“微臣司马懿百拜皇帝陛下,今,诸葛亮统十万之众欲攻宛城、汝南等地,夏侯和恐不敌也,如宛城再度失守,则洛、许两都危如累卵矣,还望陛下、大将军曹爽明鉴之,派老臣懿前去宛城,协助夏侯尚御敌……”

曹爽乃与桓范、卢钦、曹彦、曹羲等众将商议。

桓范:“诸葛亮之军不过六万人尔,先前于新野城多有损耗,现人数仅存五万余,大将军勿虑,宛城夏侯和、夏侯霸统军4万,据城而坚守,粮草可支三年;

汝南王凌、夏侯威亦有3万军,两城相互拱卫,又有许昌作为其后援,必固若金汤。不过此二城皆缺乏智将,可派吾与卢钦分别前往……如司马懿去宛城守城,恐夺夏侯尚兵权,吾等悔不晚矣!”

爽曰:“汝与卢钦皆在外领兵,府中决断,我与何人商议?”遂不用……

桓范又曰:“可派吾奔赴宛城,派诸葛诞守汝南,卢钦留大将军府中议事如何?”

爽曰:“汝可是诸葛亮之对手?”

桓范:“今倒要会会诸葛亮!一试便知……”

曹爽乃曰:“大司农如去征伐,何人处理司农之事?”

桓范:“可交于辛毗、卢钦二人共管……”

曹羲、曹彦等人皆认为妥,桓范乃把大司农印交给卢钦。

并再三嘱咐众人,但凡许昌遇事,皆依卢钦言。

曹爽乃表奏天子封桓范为军师将军,卢钦为尚书。

却说桓范刚到宛城,诸葛亮大军后脚就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夏侯霸、夏侯和见诸葛亮携大胜之威,数万之众来攻宛城,甲胄分明,旌旗蔽空,战马健硕,弓弩、云梯、冲车、抛石器一应俱备,颇有恐惧之意。

桓范对夏侯和、夏侯霸曰:“诸葛亮不过区区五万兵马,宛城、汝南城,我军共有7万余,互为犄角之势,又有深沟高垒,有何惧哉?”

夏侯霸曰:“昔闻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司马懿尚非诸葛亮对手,吾等料之不敌……”

桓范:“休涨敌军士气,灭自己威风,诸事皆听于我,就算孙武在世,也休想攻破此城!”

夏侯霸、和表面附和,私下仍忧心忡忡,诸葛老妖年过七旬,在西蜀掌兵西十余年,伐东吴、征南中,占长安,吞西凉,纵横华夏数千里,威震西方……岂是一个大司农、智囊可以御之?

而诸葛亮大帐内,张嶷、高翔、杨仪、关彝、刘洪等将皆围在诸葛亮所亲制沙盘前详细听着丞相调兵遣将。

忽然信鸽官急报许昌方向一只信鸽扑翅而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