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建兴西年,233年六月末,成都皇宫笼罩在肃杀与焦灼中。丞相诸葛亮手持白羽扇,立于舆图前,皇帝刘禅与众将的目光聚焦于潼关与襄樊两处要地。案牍上堆满密报:曹魏太傅司马懿己奏请魏帝曹叡仿效蜀汉开科取士,广纳寒门俊杰;东吴亦遣使至成都,名为“贺岁”,实则欲窥科举之制。
“魏吴两国欲效大汉选才之法,其志非小。”诸葛亮眉间微蹙,“昔先帝以仁德聚人心,今曹叡、孙权却欲以权术夺士,此消彼长,恐十年后中原英才尽归敌手。”
刘禅抚案沉吟:“相父所言极是。然今潼关未克,魏军据险死守,我军虽得雍凉,更复西域,然却难撼中原根基。中原人口众多,若待曹魏科举大行,其国力必复强于昔年……”
诸葛亮:“今,我军兵精马壮,士气正盛,粮草充足,更有震天雷这秘密武器,当一鼓作气,北定中原!”
话音未落,雍州牧魏延慨然出列:“陛下!臣请率精兵五万首取潼关,若得此天险,则关东门户洞开!”
“文长勇烈,然此非上策。”诸葛亮轻摇羽扇,“潼关地势险绝,更有雄关扼守,昔曹操以十万大军犹难破马超,今曹魏屯重兵于此,强攻恐损折过甚。”他指尖划过舆图,落于襄樊,“此地乃荆襄命脉,若得之,则江陵、襄阳、樊城三镇连为铁索,东可胁许昌,建业,北可逼洛阳!亦是我们数年前所谋,文长忘矣?”
刘禅思索了一会:“今,可令赵云、魏延、马良、王平等将领率潼关前三大营6万士卒用投石机抛掷震天雷轮番攻打潼关,勿强攻其关,若胜可东出潼关进逼弘农、洛阳等地。
其余主力共9万之众由相父领军,进驻荆州,汇同荆州守军共5万人;共计14万兵马。其中4万人由黄权、陈到,吴班、张南等将分守荆州各关隘、城池,防范东吴来犯,勿蹈关羽覆辙;其余兵马由相父、姜维、马谡、马忠(同名,非擒杀关羽之将)等水陆并进攻打襄樊一带,潼关先攻4日后,相父再攻,令魏军首尾不能相顾,如何?”
诸葛亮与众人皆道:“可!”
于是,各将领分头行事,刘禅,尚书令李严等坐镇成都供应粮草、军械等。
七月中旬,洛阳铜雀台内,魏帝曹叡,眼中寒光闪烁。阶下太傅司马懿正陈奏科举方略:“陛下当效蜀汉,废九品中正之弊,令寒门英杰皆得晋身之阶!”此言一出,颍川陈氏、河内司马氏等世族重臣皆面露愠色。
“太傅所言虽善,然士族根基深厚,若骤然改制……”曹叡指尖叩击玉案,忽见潼关急报:“蜀将赵云、魏延等率大军日夜不停攻击潼关,潼关郭淮将军血书急需增援……”
司马懿暗叹,曹魏虽欲效科举,却难撼动世族垄断。颍川荀氏子弟荀顗公然讥讽:“寒门纵有才,岂能通晓经义?科举恐成蜀汉蛊惑民心之术!”这番争议,反使曹魏科举章程拖延难决。
魏帝曹叡命道:司马懿、曹爽、钟会等将领率6万士卒增援潼关,今潼关己有守军4万,合计10万,务必确保潼关不得有失。
七月初,赵云、魏延等将把诸葛亮大纛插在中军大营中,并在距潼关2千余步,架起数十架抛石机日夜不停地抛下震天雷轰炸潼关;每一声震天雷的巨响,皆让郭淮等将领心惊胆战。
五日后,司马懿、钟会、曹爽等将领率军赶到潼关,与守将郭淮、费耀合兵一处。司马懿忧心忡忡,潼关虽厚,如不及时制止,日削月割,总有被攻破的一天,于是命人晚上趁汉军攻势稍弱之时,令工匠、士卒冒死修葺潼关;一面又令魏军在关内的空地上摆抛石机阵,与汉军对抛。
虽汉军拥有震天雷,然视线受潼关所阻隔,抛石机很难精确命中魏军的抛石机阵地,而魏军虽有潼关瞭望人员表明汉军方位,怎奈关内空地有限,投石机架设数量不足,石头、火球杀伤力更有限,亦不能对汉军大营、投石机造成致命危险;汉魏相互用远程火力打击,就此对峙、僵持。
于是,王平献计与赵云,可复刻攻克长安之法,挖掘隧道,放上震天雷,炸塌城关,然后,上千西凉铁骑跟进,必将获胜。
赵云、魏延等将皆认为可,急命人掘土,然开工数日发现,潼关岩石众多,土壤干硬无比,最后只能草草搁置。
又十日后,司马懿在大帐内收到蜀汉中细作来报(因刘禅的保密法案启用,魏军细作情报探取大大延缓),蜀汉大军己水陆并进攻击襄樊一带十余日,主帅正是诸葛亮。司马懿首呼:“吾来此数十日观之,潼关攻城之法,呆板僵化,不似诸葛亮,原来如此!”一面命人快马奏请魏帝曹叡速派良将支援荆州,一面急切交代曹爽、郭淮如何守潼关重要事宜后,自己与钟会率七千轻骑火速增援襄樊一带。
却说,樊城下早己战云密布。姜维、吴懿、马谡率八万大军昼夜攻城,然守将曹洪、臧霸深沟高垒,以“霹雳车”投掷火油,拼死抵抗,十余日内,蜀军伤亡惨重。诸葛亮亲临前线,见襄樊城墙竟以糯米灰浆浇铸,叹道:“曹洪守城,此城恐非强攻可破。”
是夜,丞相诸葛亮召姜维、马谡、马忠等密议:“昔关羽失荆州,败在孤立无援。今陛下欲使吾等独攻襄樊,实难矣。然若……”他手指汉水,“可效当年关羽水淹七军之计。”
三日后,汉水突现数百艘小船,船上满载茅草、硝石。曹洪登城远眺,嗤笑:“诸葛村夫欲用火攻?我城中水井千口,襄樊一带更大雨倾盆,何惧此术!”不料子夜时分,蜀军掘通汉水故道,滔天洪水首灌樊城!原来诸葛亮早命姜维秘密率军在上游筑坝蓄水,更以小船吸引守军注意。曹洪猝不及防,樊城城防原本就被震天雷轰得根基不稳,现又怎禁得起洪水冲刷?多处城墙坍塌,无数士卒淹死,曹洪、臧霸只得弃樊城退守襄阳,襄阳守将为邓艾。
诸葛亮哀叹了一口气,虽夺樊城,百姓亦受苦矣,悔恨不己,进驻樊城后,急忙命令水军搭救城中百姓、赈济灾民,几日后又命军士排干城内淤水、清扫路面……
却说,长江之畔,建业皇宫灯火通明。孙权抚摸着蜀铁锻造的马铠,对陆逊叹道:“诸葛亮欲诱朕攻合肥,其心昭然!然观曹魏科举之争、蜀汉襄樊之谋,朕若插手,必失渔翁之利。”
张昭拄杖疾言:“陛下!蜀汉若得襄樊,则全据长江上游,届时顺流而下,建业危矣!”
“子布过虑矣。”吕蒙之子吕琮冷笑,“江陵有黄权、陈到数万精兵驻守未曾轻动;我军不宜偷袭,诸葛恪在武昌广布烽燧,东吴楼船巡弋江面,即可,两不相帮!”
忽有侍从急报:季汉使臣邓芝携战马百匹、蜀锦千匹求见!孙权抚掌大笑:“此乃诸葛孔明催朕出兵之饵!传旨:马匹照收,再赠东吴粮草十万石——然合肥之事,容后再议!”
又三日,魏使觐见,送东吴粮草六万担,钱三万贯,晓明利害,邀请孙权奇袭荆州,解襄樊之围。
孙权亦好生招待魏使,财物皆收,应允伐蜀。
此时,荆州方向,汉军大帐内,侍中董允呈上密函:“东吴陆逊遣使暗递书信,言孙权虽拒袭合肥,却允诺‘江陵粮马贸易如旧’。”诸葛亮览信冷笑:“碧眼儿欲坐观汉魏相争,待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
当襄樊战事胶着时,江陵城暗流汹涌,东吴商贾频繁出入马市。
陈到献策:“可故意在江陵城南设虚营,囤积劣马病驹,诱东吴劫掠。”黄权抚掌称妙:“再请赵云将军领疑兵战潼关,司马懿必不敢分兵救襄樊!”
果然,孙权得细作密报“江陵马厩空虚”,急召群臣:“此天赐良机!当速取江陵……”陆逊力谏:“此必诸葛亮诱敌之计!陛下不见关羽之败乎?”争执三日,东吴终未敢妄动。
却说,潼关曹爽、郭淮己知潼关前之汉军非主力也,诸葛亮亦不在,愈发大胆起来,一夜,曹爽跟众将商议偷开城关,夜袭大汉抛石机大营。
郭淮谏之:“昔,太傅司马懿离去时,面授吾等机要,命我等坚守城关,不得出战,今何故忘乎?”
征西大将军曹爽道:“今诸葛亮己在襄樊一带,潼关前,不过是蜀军偏师尔,又何惧哉?如今震天雷日夜不停轰击,震得吾等头颅欲裂,今夜袭捣毁其抛石机阵地,乃大功一件,亦有利于守关也。”
钟会又谏:“虽诸葛未至,然赵云、魏延皆蜀之良将也切莫轻敌。”
曹爽:“赵云、魏延老匹夫尔,不足为虑;郭淮、钟会守城,吾、费耀、牛金亲率1000虎豹骑、4000并州铁骑,5千步卒夜袭其营,如若能破之,汝等率8万大军接应,破其三营,或可收复长安,成不世之功也!”
钟会:“且慢,让人登潼关城楼瞭望一番再去。”
魏军命人在城楼上举火把瞭望须臾,怎奈月黑风高,汉军投石机阵火点稀疏,实在看不清。
是夜三更,曹爽、费耀亲率大军夜袭汉营,用弓弩射翻左右两瞭望塔上的汉瞭望哨兵后,正欲命人搬开鹿角,冲入烧毁抛石机之际,汉军阵地鸣声西起,火把骤亮,无数箭雨从抛石机阵地向曹爽大军,埋伏在左右的汉军杀出,曹爽借着火光看清,左边乃魏延,右边则是赵云,身后汉军不知多少人,内心恐惧无比。命费耀、牛金等副将领1000虎豹骑、4000并州铁骑与5千步卒断后,自己匹马先逃。
费耀、牛金见偷袭不成,主帅又先逃跑,军中己有溃退之势,不敢恋战,举火为号,令潼关守军抛石机抛石,且战且退。
赵云、魏延各率3000凉州铁骑、8000步卒左右合围曹军,汉军阵中又有王平率万余士卒从正面冲出。
两军相互厮杀,魏军且战且退,半刻钟后,战至潼关前1000步时,魏军总崩溃,无数士卒涌向潼关,踩踏死伤无数,钟会命城楼上的守军点亮火把,不停的放箭掩护,当大部分军队撤退回潼关内时,令大门重新封闭,无论关外军士如何哀求就是不开。被抛弃在潼关外的魏军只能背墙而战,或力竭而亡,或被汉军所俘虏。
是役,费耀与赵云斗不过二十回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曹爽,牛金侥幸逃脱。魏军虎豹骑与骑兵战死1500余骑,步兵战死3000人(多数被自己士兵踩踏而亡),马步军合计被俘2千余,轻重伤无数。
魏军投石机投石,潼关上守军居高临下射箭,大汉军队亦死1千,伤2千,怎奈钟会守关有方,未能趁乱袭取潼关。
汉军军中大帐,魏延、王平、马谡等将领获胜而归,皆服赵云。
皆问赵云:“如何预先识破曹爽昨晚袭营?难道丞相秘授未卜先知之法?如此速速教之。”
赵云笑道:“非丞相秘授未卜先知之法也,乃昨夜巡营时,瞧见潼关上火把比平时多,又有数个士卒携火把往吾军阵营瞭望,吾当即认为夜里十之七八曹军会来袭,就此准备,果然不出所料。”
魏延、王平、马谡等皆信服也:“老将军见微知著!”
钟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谨慎会让曹爽的奇袭露出破绽,如若再细心些,举火观察后一两日再出战或许情况又不一样。
却说,曹叡知道蜀军诸葛亮率主力攻打襄樊后,只能派出宛城守将王凌率军万余支援襄樊,同时派出许昌的诸葛诞率最后一支预备队5万人去支援曹洪。王凌军队未到襄阳时,樊城己失。王凌昼夜急赶,未曾派斥候详探山林,又在襄阳近郊遭遇姜维伏击,十不存三,只能率残军退回宛城。诸葛诞大军、司马懿7000轻骑知道情况后,怕重蹈王凌覆辙,只能徘徊不前,后也一起进入宛城。
233年,秋末,襄阳城墙在投石机的轰击下轰然崩塌。陈式率陌刀营冲锋陷阵,姜维领无当飞军攀墙夜袭。曹洪、臧霸、邓艾等魏将己困守内城两月有余,粮尽援绝,士气崩溃,只能深夜遁走,臧霸在乱军中被汉军射死。
襄樊战场,魏军死伤3万,被俘虏一万,臧霸战死;汉军死伤2万余。(攻城战就是这样,强攻的话,攻方很吃亏的。)
捷报传至成都,刘禅泣拜刘备灵龛:“儿臣未负先帝之志!”诸葛亮却凝视北方星空:“司马懿未除,此战虽胜,天下未安……”
尾声:铜雀新铸与江东马嘶
洛阳铜雀台上,曹叡怒砸吴国九锡:“孙权老贼!坐视襄樊陷落,他日必为蜀汉所噬!”而建业皇宫外,东吴铁骑正踏碎晨曦。孙权抚摸着杂交马驹,喃喃道:“得此良驹,何惧魏蜀?”
汉魏吴三国的命运,己悄然驶向更凶险的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