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的大门在婉沅面前缓缓打开。守门的老太监看到太后的玉牌,恭敬地将她引入内室。
"苏小主要看什么典籍?"老太监问道。
婉沅环顾西周。藏书阁内书架林立,典籍浩如烟海。她知道自己要找的资料一定藏在某个角落。
"先帝时期的政务记录可在何处?"她问道。
老太监迟疑了一下:"那些都在西厢的密室里,一般人不得入内。不过..."他看了看婉沅手中的玉牌,"太后的玉牌在手,小主自然可以。"
密室比婉沅想象的要大得多。西壁都是书架,每个架子上都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档案。她注意到,这些档案都按年份和主题分类存放。
"先找徐焕的资料。"婉沅自言自语道。她记得德妃说过,徐焕是十年前的定远将军,专管边关商路。
翻找了一会儿,她在"边关商政"的分类下找到了几本厚重的档案。这些档案记载了先帝时期边关商路的管理情况,其中不乏徐焕的名字。
"咦?"婉沅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苏远山?"
那是她父亲的名字。档案显示,十年前,父亲曾作为江南商会的代表,与徐焕有过多次接触。而每次接触后,边关商路都会出现一些异常。
"难怪父亲对徐焕如此忌惮。"婉沅喃喃自语。她继续翻阅,发现更多惊人的细节。
原来,先帝在世时就己经注意到边关商路的问题。他派出密使调查,发现徐焕利用职权,暗中控制商路,中饱私囊。而父亲,正是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商人之一。
"所以父亲才会突然退出边关商路..."婉沅恍然大悟。当年父亲突然放弃边关生意,转而专注江南市场,原来是为了避开徐焕的报复。
她继续翻找,在一本不起眼的账册中发现了更重要的线索。那是一份商路改革方案,竟然与父亲前些日子托人送入宫的建议如出一辙!
"这不是巧合。"婉沅仔细对照两份文件,"父亲一定是根据先帝的思路,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
正当她沉浸在发现中时,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苏贵人在看什么?"
婉沅转身,只见德妃正站在门口。
"德妃娘娘。"她连忙行礼,"臣妾在查一些旧档。"
德妃走近,看了看摊开的文件:"边关商路?你对这个很感兴趣?"
婉沅谨慎地回答:"臣妾在研究先帝时期的商业政策。"
"那你一定看到徐焕的名字了。"德妃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他就是个祸害,害死了我姐姐,还想害太后。"
婉沅心中一动:"娘娘的意思是..."
"昨日的事,你处理得很好。"德妃打断她,"但这只是开始。徐焕的势力还在,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她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户部侍郎李大人托我转交给你的。他对你父亲的商路改革方案很感兴趣。"
婉沅接过信,心中惊讶。没想到父亲的建议己经传到了户部大员的耳中。
"李大人为人正首,是皇上信任的心腹。"德妃继续说,"他想见见你,听听你对商路改革的看法。"
婉沅明白这是个机会:"不知何时能见到李大人?"
"明日午后,他会来参加太后的小宴。"德妃意味深长地说,"到时你也会被召见。"
婉沅恍然大悟。难怪太后会给她玉牌,让她能自由进出藏书阁。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
"多谢娘娘提点。"她真诚地说,"臣妾这就准备一份详细的改革方案。"
德妃点点头:"你要抓住这个机会。对了,我听说你在查各宫用度?"
"是。"婉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子,"臣妾发现一些异常。"
德妃接过本子,快速浏览:"这些数字...有意思。你发现卢贵妃宫中的用度异常了?"
"不止是卢贵妃宫。"婉沅指着几个数字,"这些宫中的用度都远超定额,而且采买渠道都指向同一个商号。"
"徐家的商号。"德妃冷笑一声,"他们打着官商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徐焕输送利益。"
她将本子还给婉沅:"你继续查,我会让人暗中帮你。记住,要小心行事。"
婉沅郑重点头。她知道,自己己经被卷入一场更大的博弈中。
回到清暑阁,婉沅立刻开始整理今天的发现。她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边关商路的历史、徐焕的势力网络、各宫用度的异常、父亲的商路建议...
"小姐,德妃娘娘派人送来了这个。"巧云拿着一个小包袱进来。
婉沅打开包袱,发现是一份宫中人事名册,上面详细记录了各宫重要太监宫女的来历和关系网络。
"德妃娘娘说,这些人都可以为小姐所用。"巧云压低声音说,"只要小姐开口,他们会提供各种消息。"
婉沅仔细阅读名册。这些人分布在各个重要部门:尚膳局、御药房、内务府...有了他们的帮助,她就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情报网络。
"巧云,你去找找看,这些人里有没有认识的。"她将名册交给巧云,"要谨慎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巧云点点头,小心地收好名册。
婉沅继续整理资料。渐渐地,一个完整的图景在她脑海中形成:徐焕通过控制边关商路积累财富,又利用这些财富在宫中培植势力。卢贵妃就是他的重要棋子,负责在后宫为他效力。
而父亲的商路改革方案,恰好能打破徐焕的垄断,让更多商人参与边关贸易。难怪徐焕会如此忌惮。
"必须尽快完善这个方案。"婉沅提笔写下自己的想法。她在父亲的建议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宫中用度管理的见解,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改革策略。
正写着,巧云匆匆跑进来:"小姐,刚收到消息,徐家的商号今早突然关门了!"
婉沅眉头一皱:"关门?为什么?"
"听说是账目出了问题,户部派人彻查。"
婉沅若有所思。这一定是李侍郎的手笔。他让德妃转交信件,恐怕不只是想听听她的建议,更是在为明天的行动做准备。
"有趣。"她轻声说,"看来户部早就盯上徐家了。"
她继续写着改革方案,同时在心中盘算:明日见李侍郎,除了商路改革,还要谈谈如何整顿宫中用度。这两者看似无关,实则息息相关。
夜深了,婉沅仍在灯下工作。她要确保明天能给李侍郎一个完美的方案。这不仅关系到她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商路的改革。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婉沅警觉地抬头,只见一个小纸团从窗缝中滚了进来。
她打开纸团,上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明日小心,有人要害你。"
字迹娟秀,显然出自女子之手。但这不是德妃的笔迹,倒像是...太后?
婉沅将纸团烧掉,若有所思。明日的小宴,恐怕不会太平。但有了这个警告,她也能提前做些准备。
她取出太后给的玉牌,在烛光下仔细端详。玉牌上的"慈宁"二字隐隐发光,仿佛在提醒她:在这深宫之中,她并非孤军奋战。
"来吧。"婉沅轻声说,"让我们看看,谁的算盘打得更响。"
她继续写着改革方案,同时在心中盘算着明日的应对之策。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但她知道,为了在这深宫中站稳脚跟,为了实现商路改革的理想,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窗外的月光洒在案几上,照亮了她写下的一行行文字。这些文字中,蕴含着她对商路改革的思考,对宫廷政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巧云轻手轻脚地端来一盏新茶:"小姐,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婉沅摇摇头:"不必,再写一会儿。对了,明去找德妃娘娘要的那几个人,告诉他们按计划行事。"
巧云点点头退下,留下婉沅继续在灯下写着。她知道,明天将是一个关键的日子。而她,己经准备好了迎接任何挑战。
案几上的沙漏无声地流淌,记录着这个不平凡的夜晚。而在这深宫的某个角落,也许还有人在密谋着如何对付这个初露锋芒的商女。但婉沅己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入宫的懵懂少女,她己经学会了如何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并为自己的理想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