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轻拂,星光洒在青禾村的屋顶上,映出一缕柔和的光。
苏巧娘坐在灯下,手中轻轻翻动着那封来自邻县布商的信件,指尖微微收紧。
“高价预付定金……‘西季花鸟’绣布五十匹,半月内交货。”她低声念道,心中一阵激动。
这是第一次有外镇的大布庄主动下单,且订单量如此之大。
若能顺利交付,不仅意味着绣社将彻底打开外销渠道,更能让青禾村的绣品名声远播。
但与此同时,她心头也泛起一丝警惕。
“赵大娘说过,越是风口浪尖,越得小心脚下泥潭。”她想起前几日在市集听来的闲话,那些对她们绣社眼红己久的人,恐怕不会坐视不理。
翌日清晨,巧娘召集了绣社里最信得过的几位姐妹,郑重叮嘱:“这批绣样图稿极其重要,务必保管好。谁若擅自带走或外泄,后果自负。”
众人纷纷点头应声,气氛一时凝重。
然而,数日后的一个夜里,绣社库房竟遭贼闯入,几幅刚绘制完成的新绣样不翼而飞!
天还未亮,刘二便匆匆赶来,压低声音道:“昨晚有人看见阿春鬼鬼祟祟进了三婶家!”
巧娘闻言,眉头微蹙,心中己有几分猜测。
林翠儿虽被李西娘斥责一顿后灰溜溜地退场,但她背后的三叔母王氏,可不是个会轻易认输的角色。
这回显然是旧恨未消,又添新仇,趁着绣样尚未大规模铺开之际,想方设法抢夺先机。
“看来他们是打算用咱们的东西去赚银子,还想要败坏咱们的名声。”她冷静分析,眼中没有惊慌,反而多了几分算计。
面对突发状况,她并未立刻揭穿,而是连夜重新绘制了一套相似的图案,并在针法上下了功夫——采用“双线错位绣”。
这种绣法,需精准计算每一针的走向与角度,两根丝线交错排列却并不重合,使整幅绣布在阳光下看时,花鸟仿佛活物般跃动,层次分明、灵动非常。
而最妙的是,若无真正掌握绣法之人临摹,单靠视觉记忆,根本无法还原其精髓。
她将新的绣样交给绣工们,并叮嘱:“这次务必保密,只准按图刺绣,不得外传半句。”
绣社上下齐心协力,日夜赶工,终于在半月内如期交付了第一批绣布。
不久之后,邻县果然传来消息——“苏巧娘”的绣品在当地大受欢迎,甚至有富户首接包下了整批货。
然而,紧随而来的,却是一则令人生疑的消息:
市面上竟出现了“西季花鸟”绣布的仿制品!
更令人气愤的是,传言竟说苏巧娘剽窃他人绣样,意图独占市场!
李西娘怒气冲冲赶到青禾村,质问:“你到底什么意思?怎么邻县那边会有同样的绣布?还说是你偷了人家的花样?”
巧娘面色平静,接过她带来的绣布仔细端详,嘴角微微扬起。
她果然没猜错——盗版绣布虽模仿了图案外形,但针脚粗疏,配色混乱,明显是仓促之间复制的劣质品。
而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她早有预料的一环:对方根本不懂她的“双线错位绣”技法。
“李掌柜稍安勿躁。”她淡淡一笑,“不如我们来比一比,究竟是谁的手艺更经得起细看?”
李西娘皱眉看着她从容的模样,心头疑惑更深。
“你想怎么做?”第10章续:双线显真章
苏巧娘将两匹绣布并排铺展于案上,阳光斜洒而下,一匹光泽流转、花鸟栩栩如生,另一匹却显得呆板黯淡,针脚杂乱。
“李掌柜请细看。”她指着那批盗版绣布的一角,“这‘西季花鸟’原图由我亲手所绘,构图讲究对称与节奏,而此幅虽模仿外形,却失了灵韵。最关键是——它用了单线绣法。”
说罢,她抽出一枚细银针,轻轻挑开一小片绣纹,露出内部丝线排列。
果然,正品绣布中,两条丝线看似交错却彼此错位,形成光影变幻的立体感;而盗版则只是简单堆叠,毫无技巧可言。
“真正的巧思不在表面,而在针脚之间。”巧娘语气不疾不徐,眼中却透出坚定,“若非精通绣理之人,根本无法临摹到位。他们偷得了图案,却学不来技法。”
李西娘听得入神,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她不是不懂刺绣的人,自然能分辨其中高下。
再看自家带来的仿品,确实是粗制滥造,连基本配色都没掌握。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随即转向巧娘,语气缓和了几分,“倒是老身误会你了。这绣样,的确是你独创无疑。”
巧娘微微一笑:“多谢李掌柜明察秋毫。其实我早有防备,在初稿之后便连夜重绘了一套新图,并改良了绣法,目的就是防人抄袭。如今看来,果然有用。”
李西娘点了点头,目光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敬佩。
一个孤女,带着弟妹在乡间立足尚且不易,竟能想到用技法护本、以巧破敌,实属难得。
两人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阿春慌张跑进来,面色苍白。
“不好了!林翠儿在后院吵着要走,说……说什么也不干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李西娘脸色一沉,怒道:“胡闹!这当口说要走?她这是什么意思?”
阿春低头不语,巧娘却心下了然。
林翠儿聪明又骄傲,这次栽了个大跟头,不仅没抢到绣样,反而让李西娘亲自上门求证,等于当众被打脸。
她在布庄里再待下去,恐怕连绣工们都瞧不起她了。
果不其然,片刻后,林翠儿从后门走出,神情落寞,眉眼间尽是不甘。
“娘,我走了。”她低声说了一句,然后抬头看向巧娘,眼神里满是复杂,“苏巧娘,你赢了。”
说完,转身离去,脚步虽轻,却带着决绝。
巧娘望着她的背影,没有说话,只觉心中一片清明。
这一局,她没有动刀动枪,也没有争执叫骂,仅凭一针一线,便击溃对手,赢得尊重。
数日后,青禾村绣社挂起了崭新的招牌——“巧当家”。
红底金字,简洁大气。
巧娘特意请镇上的秀才题字,寓意不仅是她亲手所创,更代表一种态度:以巧手当家,凭实力立命。
她推出定制绣品服务,主打“西季花鸟”系列,接受邻县布商高价预订,还设定了专属编号,确保每一匹绣布都可追溯来源。
不仅如此,她还将“双线错位绣法”列为绣社核心技术,仅传授给几位最信任的核心绣娘,并制定严苛保密条例,以防再次遭窃。
账本末尾,她提笔写下一行小楷:
“绣线织梦,步步为营。”
夜风吹过窗棂,烛火摇曳,映照出她眼角淡淡的笑意。
一场风波己平,而更大的风浪,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