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2日,南山区的蝉鸣穿透星盛投资公司的玻璃幕墙,童浩林坐在总裁椅上,目光扫过电子屏上跳动的股票曲线——125.6亿的市值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是他与伙伴们耗时近一年交出的答卷。办公桌上摆着父亲陈铭文从三亚寄来的贝壳摆件,海浪纹路间藏着遥远家乡的气息。
"浩林!"马曼琳风风火火推门而入,马尾辫随着步伐轻晃,白色衬衫领口别着企鹅徽章,"最新消息!我们投资的社交软件用户突破五千万,市值预估还要涨!"少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将平板电脑推到他面前。
童浩林调出后台数据,指尖划过用户增长曲线:"记得提醒技术部优化服务器,同时让诗瑶她们准备新一轮营销。"他顿了顿,"对了,你上次说叔叔在股市有新动作?"
马曼琳突然凑近,压低声音:"我爸正在布局一个大局。"她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企鹅集团的资金流向,"最近股市震荡,他准备联合几家机构......"话音未落,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妹妹童薇抱着文件夹走进来,10岁的小姑娘穿着剪裁合身的小西装,俨然一副职场精英模样。
"哥,财务部核算完了,上季度净利润比预期高18%。"童薇推了推圆框眼镜,将报表递给童浩林,"不过我发现旅游项目的预算超支,可能存在......"
"有人中饱私囊?"童浩林挑眉,与马曼琳对视一眼。这种事在家族企业屡见不鲜,他想起妈妈处理贪腐时的雷霆手段,"通知审计部门,明天开始彻查。"
正说着,王姨端着冰饮走进来:"孩子们,歇会儿吧。"她将杨枝甘露放在桌上,温柔的目光扫过三人,"三亚那边传来消息,你爸爸的酒店快竣工了。"她转头看向童浩林,"说起来,你也该回去看看了,毕竟是你父亲的心血。"
童浩林心头一动。作为上门女婿,父亲陈铭文虽在童氏集团身居要职,却始终保留着对故乡的眷恋。这些年他默默经营三亚的产业,从不说辛苦,只在电话里笑着说"等你们来度假"。
傍晚,童浩林回到阿深别墅,书房里亮着熟悉的暖光。妈妈童芳正在处理文件,檀木桌上摊着《三十六计》和财经报纸。"听说星盛最近势头很猛?"她头也不抬,"不过股市风云变幻,切忌贪功冒进。"
童浩林将三亚酒店的设计图放在桌上:"我想亲自去看看爸爸的项目。顺便......"他调出手机里的异常财务数据,"查查旅游板块的问题。"
童芳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赞许:"不错,学会未雨绸缪了。"她翻开报纸,指着一则股市新闻,"你看这个,你马叔叔正在策划的'围魏救赵'之计,看似在股市布局,实则是为企鹅新业务铺路。"
深夜,童浩林躺在床上,翻看着马曼琳发来的股市分析。窗外,南山的灯火璀璨如星河,他想起白天王姨说的话,突然意识到:父亲的三亚酒店,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一个男人对故土的深情守望。而自己即将踏上的,不只是一次商业考察,更是对家族羁绊的重新认知。
第二天清晨,童浩林带着童薇和马曼琳登上飞往三亚的航班。舷窗外,云层翻涌如浪,少年望着天际线,握紧了手中的计划书——这一次,他要像父亲守护家乡一样,守护星盛投资的每一份基业;也要如母亲纵横商海那般,在暗流涌动的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当飞机降落在凤凰机场,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远处,陈铭文站在酒店工地前向他们招手,身后的建筑己初具规模,玻璃幕墙上倒映着海天相接的壮阔。童浩林快步跑过去,父亲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他肩上:"走,带你们看看爸爸的'战场'!"
夕阳西下时,西人坐在海边的临时工棚里。陈铭文讲述着建设过程中的艰辛,童薇认真记录着成本数据,马曼琳则在构思如何将酒店与星盛的旅游业务结合。童浩林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突然明白:商海浮沉中,比谋略更珍贵的,是血脉相连的温暖,是携手同行的坚定。而这些,终将成为他在商业征途上最坚实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