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我们俩搭伙,我翻地,你捡马铃薯这样快一点。”
做了一个礼拜,虽然累,但身上的酸痛渐渐消失,沈听悟适应了点,动作更熟练了。
但宋薇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现在每天都拿不满工分。
“那怎么行,我动作慢,拖累你。”
这一段时间,沈听悟对她的照顾够多了,她不能拖累她,这里就靠着工分赚的口粮生活。
“别说话了,捡土豆不用技术,赶紧干活。”
沈听悟喝了口水扶了扶草帽挥耙翻土。
宋薇也不矫情了,沈听悟动作麻利,她也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怎么了,沈听悟你自己活干完了吗?宋薇同志需要帮助吗?”陈向红看到他们这两个人到一笼土上去了,过来询问。
“没有,一个人又要翻又要捡太费时间了,这样反而更快。”沈听悟没有停下来
陈向红点了点头,又对宋薇说:“上一周你跟不上进度,有困难就跟我说,别藏着掖着,大家都是同志,互相帮助。”
“嗯,谢谢。”宋薇弱弱的回答。
陈向红也没再耽搁,抓着头发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在两人配合下,效率高多了,宋薇捡好了还能空下来跟着沈听悟一起翻。
虽然比不上老知青,宋薇也终于不垫底了。
晚餐是玉米糊糊加每人一个窝窝头,然后每桌一大盆的水煮萝卜。
“啥时候才能吃肉啊,嘴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
“听说一个月能吃一回肉的,不知道月底能不能吃上。“他们一桌都是新来的知青,来到现在还没吃上过一回肉。
“吃饭你怎么一首抓头发啊,埋汰不埋汰啊。”马文文的嫌弃的看了陈向红一眼。
“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头上身上痒的不行。”马文文不说还好,一说觉得浑身都痒了。
回到地窝子,一群人都抓耳挠腮的。
宋薇也是不停的首挠头。
“听悟,你不痒吗?”
“不痒”
沈听悟让宋薇坐下,她扒拉了下脑袋,好家伙,看的她浑身鸡皮疙瘩瞬间根根立起。
“是头虱,身上痒估计身上也长虱子了。”
其余人一听,都赶忙互相查看,结果,毫无悬念,都是一头的虱子,而且头发丝上一粒粒的白点,都产仔了。
“太恶心了吧,听悟你不痒吗?”大家都上挠下抓的,就沈听悟淡定的坐着没动。
沈听悟摇了摇头,暂时不痒。
葛红梅跑过来检查了下沈听悟的脑袋,一个虱子的仔都没有,扒拉了半天也没看到一个跳蚤。
“怎么就你没长啊。”
“你们这几个礼拜都洗过头了吗?”沈听悟没接葛红梅的话,大家都睡在一个炕上,一个得了,她也迟早逃不掉。
有摇头的有点头的。
“向红,我们来之前窝棚里有跳蚤吗?”赵诗蕾问两位比他们早来几个月的两人。
“跳蚤是有的,但也不像现在这么严重,天热的时候人坐地上跳蚤都往人裤腿里钻,但现在天气这么冷,照理跳蚤都冻死了,怎么跳蚤反而多起来了。”黄玲玲掀起衣袖,胳膊上密密麻麻都是红色的包
“听悟,你那边是不是有去跳蚤的药粉啊?有的话拿出来给大家先治疗头虱要紧。”葛红梅哪里受过这种罪,虽然之前家里也挤,许天巧虽然泼辣,但家里干干净净的,一想到头上身上都是虱子,浑身鸡皮疙瘩一层层的起。
听到沈听悟有药,陈向红走过来:“沈听悟同志,大家都长虱子了,就你没长,如果你有驱虱子的药,拿出来先帮大家解决问题吧。”
沈听悟摇了摇头:“我确实没有。”
“你怎么可能没有!大家都长了就你没长,沈爷爷是医生,肯定知道怎么治,你肯定拿了药了。”
沈听悟藏着药,不拿出来,这是思想觉悟有问题。
陈向红脸色不好了:“沈听悟同志,做人不能这么自私自利,我们是一个集体,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我真的没有,我来之前去药店配过两个驱虫的香包,可能所以才没长。现在时间久了,而且这个治不了头虱。还是问问卫生员那边有没有二二三粉吧。”
陈向红盯着沈听悟看了一会儿,打开门出去了。
一问才知道女知青一大半人都长了头虱,剩下知青虽然没有长头虱,但多多少少都被跳蚤困扰,尤其晚上,经常痒的挠到半夜才睡得着。
才11月,己经入冬,玉米还没收完,知青又被跳槽骚扰的不安宁,但现在粮食药品都极度短缺,二二三粉跟六六六粉己经短缺几个月了。
沈听悟想了想,跟着陈向红来了张建设的营帐。
陈向红没想到沈听悟会跟来,深深看了她一眼。
“现在药品紧缺,秋收也面临收尾,你们再等等吧,等秋收结束我再去趟营部”
“张连长,闹羊花和河白草可以灭跳蚤,现在正好是闹羊花开的季节(剧情需要,正常黄杜鹃是西五月开花,六七月结果)。”
“闹羊花?”
“就是黄杜鹃,煮水可驱虫止痒。”
“把卫生员叫来。”
“闹羊花确实可以驱除虱子。”
得到史珍珠的肯定,又是可以惠及整个农场,张建设批准2人等这几天秋收结束去找闹羊花。
“沈同志,是南方人吧。才来红河农场一个多礼拜,怎么就知道闹羊花长哪儿,哪儿有闹羊花?”陈向红不满沈听悟不在宿舍的时候就把治疗方法说出来,偏偏她来找连长了,她也跟着一起出来出风头。
沈听悟神色淡定“我在书上看到过,我爷爷之前来过东北,跟我说过闹羊花的习性,我知道大概在哪些地方能找到。”
张建设思索了下:“珍珠熟悉附近地形,你们俩一起,前提是注意安全。”
沈听悟:“保证完成任务。”
“张连长,我自荐一起去,沈听悟是我们宿舍的,而且她年纪小”
张建设没同意“两个人够了,秋收完马上要修农具给土地沤肥,让他们俩个去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