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 第37章 会试开锣,群英荟萃

第37章 会试开锣,群英荟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4440
更新时间:
2025-05-28

君前奏对之后,林书然的声望在京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关于他的争议和流言并未完全平息,但皇帝的亲自召见和隐约的欣赏态度,无疑像是一道“护身符”,让那些想要对他不利的势力暂时收敛了许多。

崔家和王尚书等人虽然依旧恨得牙痒痒,但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搞小动作,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在会试考场上,或者等将来抓住他更大的把柄再行报复。

林书然也乐得清静,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最后的备考之中。

他仔细研究了张老夫子给他的会试心得,分析了历届会试的题目和优秀范文,揣摩着主考官们的出题风格和喜好。

他还利用自己高级的“历史洞察”和“权谋心术”,结合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着当前的朝政格局、社会热点以及皇帝近期的关注点,试图预测今年会试可能涉及的策论方向。

他甚至动用了那张珍贵的“文思泉涌(一次性)”道具,模拟写了几篇关于漕运、边防、吏治等热点问题的策论。在那一个时辰内,他只觉得文思如尿崩……不对,是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写出的文章连自己都感到惊讶,立意之高,论证之密,文采之盛,都远超自己平时的水平!

这让他对即将到来的会试,更加充满了信心!

除了埋头苦读,林书然也没有完全与外界隔绝。他有选择地参加了几次由周文渊等友善官员或名士举办的小型文会,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举子交流学问,探讨时政,进一步拓展了人脉,也巩固了自己在士林中的正面形象。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又充实的备考中飞速流逝。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大胤王朝永安三年的会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一天,天还未亮,京城贡院门前,便己是人山人海,其规模和阵仗,比乡试时还要宏大数倍!

来自全国各省的数千名举人精英,汇聚于此!

他们都是从各省乡试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十年寒窗,饱读诗书,每个人都怀揣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希望通过这场决定命运的大考,实现阶层的跃升,光宗耀祖!

林书然夹杂在人群之中,感受着周围那股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科举,这个看似冰冷残酷的制度,却也为无数像他(原主)这样的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向上攀登的阶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不公,但终究……是一线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杂念,眼神变得坚定而专注。

他要在这场最高级别的较量中,再次证明自己!

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

相比于乡试,会试的检查更加严格,程序也更加繁琐。

搜身的衙役如同鹰隼一般,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考生的衣物、文具、甚至发髻和鞋底,防止任何形式的夹带。

核对身份文书的考官也更加认真,反复比对考生的相貌和凭引信息。

林书然的心略微提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对他身份的一大考验。好在赵子昂提供的身份文书和凭引都做得天衣无缝,再加上他如今名声在外,负责检查的官员也不敢太过刁难,他有惊无险地通过了检查。

进入贡院,眼前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号舍。这里的号舍比府学的更加狭小和简陋,仅仅能容纳一个人蜷缩其中。

会试同样是考三场,每场三天两夜,总共九天七夜!考生们吃喝拉撒睡,全都要在这狭小的空间内解决!这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限的考验!许多考生甚至会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病倒甚至死在考场之中!

林书然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一个位于角落的“地字号”房间。他将带来的考篮(里面有食物、水、蜡烛、笔墨等必需品)放好,铺开自带的薄被褥,然后盘膝而坐,闭目凝神,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态。

他运用初级的“精神感知”,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号舍里传来的各种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期待、兴奋……

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从不远处的几个号舍投来。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王景浩那几个跟屁虫。不过,林书然毫不在意。考场之上,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肃静!”

“第一场,开考!”

随着铜锣声响,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考官们开始分发第一场的试卷。

会试的第一场,依旧是考西书文,也就是八股文。但难度和深度,比乡试要高得多!

林书然接过试卷,目光落在题目上,眼神微微一凝。

今年的题目,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要求以“推恩及人,天下大同”为题,作八股文一篇!

这个题目,看似是在阐述儒家的仁政思想,但结合当前的朝政背景,却又显得意味深长!

皇帝一首想要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新政,但受到世家门阀和地方势力的巨大阻力。这道题目,似乎是在巧妙地引导考生们思考,如何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之中?如何打破阶级和地域的壁垒,实现更广泛的“推恩”,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这不仅仅是在考察考生的经义功底和八股文写作能力,更是在考察他们的政治眼光和格局!

林书然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这个题目,正合他意!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太史公书》的浩瀚历史,《韩非子》的权谋智慧,以及他自身超越时代的政治理念,开始与儒家的仁政思想相互碰撞、融合……

他要写的,不仅仅是一篇符合规范的八股文!

他要写的,是一篇足以再次震惊考官,甚至……影响朝局的惊世之作!

他缓缓拿起毛笔,蘸饱浓墨。

窗外的天光,透过号舍狭小的窗口,照在他年轻而又坚毅的脸庞上。

大胤王朝永安三年的会试,这场汇聚了全国顶尖人才的巅峰对决,正式开始!

而林书然,这位来自异世的抄书匠,将在这场对决中,再次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