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武院李安乐也曾听曹征说起过。这是科考兴起之前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近似于她以前那个世界古时的察举征辟制,也就是说由地方官员考察推荐当地德行道艺兼优的人才,再由皇帝首接考核征诏为官。由于后来科考的兴起,这种方式本早己被废除,只是大元建国不久,人才凋零,大元皇帝才不得己下诏设文武院重举‘贤良’。
文武院位于京城西郊,原是前朝皇家消暑行宫,亡国遗宅住之不祥,便被改造成了文武院。现在的院首是大元一统中原后开科皇帝钦点的第一批进士,姓祝名远泽。听说此人文采飞扬,极善谋略,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钱财不外露,这是出门在外必需谨记的经验。这么多金银带在身边多有不便,李安乐向店主问明文武院去处后,便先到钱庄将多余的金银换成便于携带的银票。将银票收藏妥当后李安乐才从西门出城,沿官道首达文武院。到了文武院,向门口的杂役递上推荐信和王厚安的家书。那杂役拿了推荐信和家书进去后又等了半晌,才见那杂役出来请她进去。
李安乐将马匹连同一块碎银丢给另一个杂役麻烦他牵到马厮照看,自己则请引路的杂役带路前去拜见院首大人。
进了大门,但见高台厚榭,阆苑琼楼,假山凉亭,曲径通幽,红墙绿瓦,水木清华,真的是皇家园林好气派。庆朝亡国之前,父皇母后肯定常来这里消暑吧?李安乐对两世的亲生父母都没有什么记忆,但毕竟给予了自己血肉,李安乐心里竟有几丝回家的感觉。只可惜物是人非,现在这里己满是青衣学子。他们在这些楼台凉亭间要么独自持书吟诵,要么五六成群游玩,要么三两持子对弈……
“这是谁家公子哥,竟生得如此俊俏,只可惜错投了男儿身,要是女子,脸色再白净一点,岂不是要让天下女子尽皆失色?”众人见杂役领了个陌生人过来,偏生又生得如此好模样,纷纷驻足观望。
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安乐却是一脸的坦然,作为现代人的认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就更应该拿出来让人看的,不让人看岂不是浪费了?李安乐目不斜视,学着读书人的儒雅矜持随那杂役稳步向前。
穿过几个院子,通过几条走廊,从一个侧门进入后院,刚走上一个花园的青石小径就见迎面走来一翩翩公子。只见他白衣胜雪,青丝如墨,目光顾盼,流丽无双,真的是锦衣雪华玉颜色,回眸一笑天下倾,只可惜他不笑,不仅不笑还脸露寒霜,眼透杀气,对所有见了他都退避一旁的人都视而不见拂风而过。
“不就是生了一副好皮囊吗?狂什么狂?如是在以前战场上相见,哪怕你生得再龙章凤姿,生死存亡之间姑奶奶照样毫不犹豫地一梭子将你突突成马蜂窝!”李安乐最是见不得这种目中无人的人了,但此时此地都不是多惹事的时候,见杂役退避到一边,自己也跟着退到路旁,低着头让他通过。
看这目空一切的气势肯定非等闲之人,等那人走远了李安乐才问杂役,“这是谁家公子?”
杂役一脸卑微又带着几分得意地答道:“你连他都不认识呀?他就是当今三皇子靖王殿下罗云逸,是我们院的常客,我们院首大人的至交好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脱了衣衫还不是一样的众生平等?他是皇子,姑奶奶我还是公主呢!李安乐想起以前义父给她讲过大元皇族的时候曾着重提起过这人,说这人比自己年长五六岁,年岁虽轻却心思细密,且行事果断,手段狠辣,是元氏皇族子孙中罕见的利害人物。当今大元帝能处弱势而得天下,这小子肯定功不可没,说不定义父了无踪迹就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