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永逸
安乐永逸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安乐永逸 > 第5章 王 氏 子 侄

第5章 王 氏 子 侄

加入书架
书名:
安乐永逸
作者:
一木成荫
本章字数:
3092
更新时间:
2025-05-20

李安乐上辈子乘过飞机,坐过坦克,开过悍马,还没真正骑过马儿呢。而且对于自己跨下的这匹小马驹她从书本上也有所认识,这是一匹极其名贵的温血宝马,通体赤红,鬃毛整齐,西蹄有力,眼神透亮,口齿干净,虽比不上史书上所写日行千里的赤兔汗血,但这种马性情温顺,聪明灵动,极适用于她这种身材娇小之人乘骑,由此可见卓立格图这些草原汉子虽然外表粗野,但内心却还是有几分细腻的。

李安乐按舆图所示,一路上纵马而行,饿了打尖,晚了宿店,不日就来到了嘉陵县。这王氏不愧为当地的旺族,而且名声肯定也不错,李安乐一打听,就有人主动带路将她引到王氏的宅院前。

李安乐递上师父的书信,少时就见中门大开,一个富富态态的老者带着一家老小迎了出来,虽然见来人是一个年幼且俊朗的后生难免有几分吃惊,但仍不失礼仪地将她迎进了大门。

行李马匹自有下人去照看,李安乐被请进了书房。王氏叫王厚安,己六十有余,身胖体圆,面容慈祥,等下人上了茶后屏退众人与李安乐分宾主坐下。李安乐向他行晚辈礼,但王厚安侧身不敢受,忙回礼道:“当年要不是神医相救,我早己命归黄泉。先生是神医高徒,亦是我的救命恩人,你的礼老夫如何感受?”说着取出医圣的书信说道:“神医说先生此次学成出山想报效国家,造福黎民,这是国家幸事,也是百姓幸事,只是信上说先生自幼失怙,想从我这里过个明路?”

“正是,我自幼便跟师父在一起,不知自己父母是谁。在山中无人管束到也没什么,但现在出门在外却多有不便,所以师父才让小子来求老先生帮忙!”说着站起来又要行礼。

王厚安忙让她坐下,爽快地说道:“些许小事,先生何足挂齿。我以前有一远房兄弟,十余年前全家死于瘟疫,只剩下一个儿子却不成器,两三年前跟一群买艺之人走后就再没有了音信。我看先生与我那侄儿岁数相当,不如就当我侄儿如何?只是从今以后要委屈了先生,改名换姓叫作王福了!”

如此再好不过了,李安乐立即起身再行子侄之礼。这回王厚安受了,继续说道:“先生这次出山有何打算?”

京中巨变朝野震动,各种消息早己传遍天下,谁参与其中被满门抄斩,谁受牵连被发配冲军,可唯独此事变的关键人物曹征始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音信全无,李安乐猜定义父一定是身陷囹圄,而且还被人隐藏了起,而要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隐藏得滴水不漏必定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而这种人物应该是朝中权贵,说不定就是当今大元的皇室中人,所以自己想要打探出义父的下落就只有想办法挤身庙堂,于是说道:“我在百草药庐就听说大元重视读书人,不仅通过三年科考选拔人才,还在京城专门设有文武院,用以招揽天下才俊,皇上更是每年都要到书院进行考评,很有一些青年才俊就是从书院走上了仕途。我在师父跟前不仅学医,闲时也曾饱读诗书,只是身无半点功名,走科考之路太过漫长,因此想进京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进文武院挣个锦锈前程,只是听说要进这文武院需地方官员推荐,所以这事还需请伯父帮忙!”

“些许小事,先生不必客气!”王厚安一听,高兴得一拍大腿道:“而且先生真的与我王家有缘。不瞒先生,那文武院的院长正是我儿媳的表兄弟,我这再去写一封书信让先生带上,说不定到时还能照顾一二。”

李安乐自然明白想烧香找不到庙门的道理,能有熟人牵线那自是求之不得。

白捡了这么一个俊俏且乖巧的侄儿,王厚安也是满心欢喜,一再挽留李安乐小住了几日,亲自去将李安乐所需的户籍、路引及地方官员的推荐文书都办齐了,如此一来以后就是有人来调查也查不出什么破绽来。

真是把自己当亲人了,如此费心让李安乐是千恩万谢,但王厚安哪里肯受,临行时不仅又赠送了丰厚的盘缠,还派了两个识路的护院相送。

有识途的带路总比靠舆图省力,对于上辈子缺少亲情的李安乐最受不了这种对自己的好,虽然才只相识了数日,但分别时心里却禁不住也隐隐生出几分亲人的不舍之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