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知意给了崔静许多的红薯干,猪肉脯等零嘴
崔静还真有些舍不得这儿,舍不得知意,短暂的相处,两人己经成为闺蜜,她同情知意的悲惨的出身,同时又羡慕她能拥有那么爱自己的姐姐妹妹,姐姐还每天给他们变着花样做零嘴,还带着她闯荡挣钱
而自己呢,从小不愁吃喝,父王母妃都很宠爱自己,哥哥每次去哪儿回来也会给她带些小礼物讨自己开心,但是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随便外出的,自己就是一只被束缚的小鸟
道别后,马车里面的氛围异常的压抑,没有一人开口说话,平时最爱叽叽喳喳的崔静这会儿也安静的坐着
“怎么了静静,是谁惹我们家小郡主不开心了”崔凯也发觉自家妹妹来的时候挺开心,叽叽喳喳的,怎么走的时候感觉闷闷不乐呢
“哥哥,我有些舍不得知意,我们是不是回去后就要启程回京城了”
崔凯惊讶的看着自己家妹妹,这丫头平时虽说活泼好动,看似对谁都平易近人的摸样,但是真正能跟她玩儿到一起的人少之又少,一般她是不屑于跟别人玩儿的,用她的话说就是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如独善其身的玩
崔凯温柔抚摸着妹妹的头,“静静,以后我相信你们还有机会见面的,你应该开心,你来这边交到了好朋友呀,你看,你走的时候人家送了你那么些东西,以后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东西攒下来等下次见面的时候送她啊”
听着哥哥的安慰,似乎了给了她很大的动力
“哥哥,那你~”
“怎么了~”
“没事,哥”
崔静欲言又止,他看的出来哥哥很喜欢赵姐姐,但是赵姐姐似乎对哥哥没有想法呀
唉,看来哥哥的追妻之路也很艰难呀
到家后,兄妹两人精神状态都不好,回来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王妃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两孩子这是怎么了
“林管家,世子和郡主这是怎么了”
“回王妃,今日世子和郡主应该是玩儿累了,稍作休息可能就好了”
“林叔,收拾一下吧,我们明天开始就启程返京吧”
崔凯在房间自然也听到门外母妃和林叔的对话了,但是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不能说,希望静儿这土豆真的能早些种出来,种出来他们就有希望再见
这夜,真正安稳睡觉的没有几个人,大家都心事重重
一早,林叔就套好马车,今日是王妃世子他们回京的日子,一家人收拾的齐齐当当的
“静静,这是些什么?”
“母妃,这是我昨日买的,一会儿路上您尝尝,可好吃了”崔静没有告诉母妃这是昨日去赵姐姐家里面,知意给她拿的,她怕母妃听后大怒,因为现在母妃对赵姐姐有误会,自己还是暂时别说的比较好
马车里,王妃拿起一块猪肉脯浅浅的尝了一口,确实不错
“母妃,怎么样,好吃吧”崔静邀功似的凑个脑袋过来
“嗯,是不错,没想到这小小的桃花镇还有这么精致的点心铺子”王妃给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母妃,你可不要小瞧这桃花镇了,这儿的人和物都是不错的”崔静有些维护桃花镇,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小姐妹知意,也可能是因为哥哥的原因,可能因为······
这边,赵静在崔凯他们走后,一心专研自己的食材,她要做古代的美食大佬
至于崔凯,她根本就没当回事,她不是感觉不到崔凯对自己的心意,但是她现在只想独善其身,在古代男人可是三妻西妾,乱七八糟,她可不想过这种生活
她现在只想一心搞事业,自己当自己的大女主
一月过去,赵静来到地里,土豆叶子也己经开始泛黄,她拿出一把小锄头抛开边上的一窝,天,这是,这是成了吗,挖出的土豆又大又多,这是多少产量呀
赵静激动的往作坊里面跑,这会儿大叔二叔正在打粉条,赵静拉住两位叔叔,让他们停下手里的活,拿上锄头和背篓跟自己走
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跟随静儿来到地里
“静儿,这这这是熟了吗”
赵静拿出刚挖出的土豆
“天老爷,咋弄大呀”大叔在得到赵静的首肯后,提起锄头就开始挖
“叔,小心一些,别挖破了,咱们尽量保存土豆的完整性”
三人花了将近两小时,一亩地就收割完了,看着堆成小山包的土豆,几人都高兴坏了
“静儿,这,咱们成了”二叔激动的抱着这些土豆,他还以为日子不长了,等朝廷派人来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娶媳妇了,呜呜呜·····
大叔一巴掌拍上去,“是静儿成了”
二叔喜极而泣,“是是是,是咱们静儿成了,静儿你真的太厉害了,你真是咱们家的活菩萨·····”二叔激动的早己开始语无伦次
赵静也很激动,种出来就是好事,但是同时也担忧,自己家里没个依仗,这种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会不会遭人嫉妒,赵静想的有些多了
“叔,您去作坊,悄悄通知王强和王管事,再赵几个劳动力,咱们一趟就把这土豆全部扛回去,别一趟又一趟的,太引人注意了”
“行,那你和你二叔在这里守着,叔去去就来”
大叔走后,二叔也没闲着,再次把地又重新翻了一遍,把剩下的那些小的虾米土豆也收集起来了,还真的不留一丢丢在地里啊
没一会儿,大叔叫上王管事,王强,还去鸭场里叫了二勇叔他们一家来帮忙,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没有通知太多人,叫的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人
“叔,留一些给我,这些我来背吧”
“有我们在那里用的着你一个小丫头,你一边去吧,别把你衣服弄脏了,还是那句话,你指挥就好,干活有我们几个叔叔呢”
好吧,赵静高兴的笑笑,这一不小心成团宠了,不过这种感觉真爽啊
“静儿,这土豆放家里比较好还是作坊吧,作坊人多”大叔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是赵静还是觉得放作坊比较好,作坊一天24小时都有人,儿家里白天是没有人在家的现在,难免不会有人起歪心思
“叔,从作坊后门进去,就放作坊吧,作坊后院锁起来,明天我就去镇上告诉林掌柜他们,让他给他东家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