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卡拉特在拜亚泽确定了二十七名能前往德黑兰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
这其中有十五人都是贵族家族子嗣。
按照伊朗贵族法,伊朗帝国封爵时的三代人都是贵族家族成员。
而这些人都拥有进入皇家特别学府的资格,拥有进入皇家特别学府的资格就意味着有继承爵位的资格。
如果封爵者没有子嗣在皇家特别学府结业,那这些人就是预备役贵族。
他们每一个都能竞争爵位。
沙普尔要的就是贵族保持竞争,他可不想以后去战争部走一圈看见的全是平民将军。
贵族在帝国高级军官中的比例至少也要达到六成以上。
至于政府官员,反正伊朗只有军事贵族,没有政治贵族,谁当都是一样的,现任首相拉夫桑贾尼也只是阿维斯塔家族在伊斯法罕时期的家臣。
那个时期卡西姆坐镇中央,两个子嗣征战,所以拉夫桑贾尼的功劳也没有多大,毕竟所有决策都是卡西姆父子三人商议。
那些家臣只是负责具体事项。
七月初的德黑兰正值酷暑,炎热的天气让大部分贵族都不愿意出门。
相比在家里守着冰块和制冷器,德黑兰属实没有什么好逛的。
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德黑兰市目前被划分为了九个大区。
分别是古列斯坦宫所在地宫廷区、政府办公地中央区、官员与富豪居住的乌德拉扬区、多民族聚集地桑加拉杰区,工业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
按照伊朗此时的行政区划,伊朗共有省、县、社区三级。
德黑兰市作为帝国首府,行政级别是与省一级的,德黑兰市的市长是省部级高官,下辖各区也都是县级区。
此时德黑兰东区内。
由于紧临桑加拉杰区的缘故,东区城建区内同样聚集了大量伊朗各民族的人居住。
巴拉伊舞厅一个包厢内,十几名十西五岁的少年正在玩着游戏。
他们穿着皆是无比豪华,一看就是家里不差钱的主。
巴拉伊舞厅作为东区最大的娱乐机构,背后有着数位帝国贵族和大商人。
因此此地的老板也十分识时务,在看见少年们衣服上偶尔露出的一个个家族标记后主动给安排了最好的包间。
此时的伊朗还是贵族的伊朗,在贵族面前所有人都要低下脑袋做人。
包间内,一名少年喝酒喝到脸颊发红,终于在又输了一局后,他猛的将桌上的酒瓶砸向一名少年。
“该死,你怎么不喝酒!”
被砸中的少年脑袋上冒着血,不过也不敢反抗,唯唯诺诺的道:“古迪大哥,我还没有输呢。”
被称为古迪的少年摇晃着脑袋,道:“喝酒有什么意思,你去学校叫几个女人过来!”
小弟无奈苦笑道:“古迪大哥,我连贵族都不是,怎么能叫得动那些女人。”
古迪露出淫邪的表情,低声道:“谁说要贵族了,我们学校不是有很多小商人的子女吗?你姐姐不也在我们学校吗?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要是不能叫来人,那你和你家族的产业就等着被打压吧!”
小弟露出为难的表情,他的家里面只是所谓有点资产的商人家庭,能和这些贵族玩到一起也只是因为大家在同一个学校上学。
而平时这些贵族少爷们的消费可都是自己负责。
暗自摇头,小弟暗道:父亲想的还是太简单了,自己怎么可能和这些贵族混成朋友,人家只是拿我们当钱袋子啊!
接下这个命令,小弟就出了巴拉伊舞厅。
他准备去找几个长得不错的学生带过来,至于自己学校,作为私立学校,他可不敢打里面任何一个人的主意。
还是去公立学校骗几个过来吧。
小弟走后,古迪又开始和同伴们玩了起来。
不是每一个拥有贵族身份的人都可以居住在宫廷区内,一部分小贵族三代内的亲眷只能居住在德黑兰其他的城区。
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伊朗贵族法规定贵族家族中不论是谁犯法,贵族本人都要受到牵连。
因此很多人选择将被政府定义为贵族家族成员的人一起接到德黑兰生活。
而宫廷区的贵族府邸又是按照爵位分配,因此很多少数民族贵族不得不将家族成员安排在桑加拉杰区和东区居住。
眼前这些少年中的几人都是类似情况。
他们在东区居住、上学,由于不是专业的贵族学校,所以平时里交往的大部分人都是平民商人。
因此或多或少的都养成了眼高手低的脾性。
没过多久,刚刚出去的小弟带着七八个男孩领着十几个少女走进包间。
然后又随手甩出七八张二十面额的里亚尔,这些小弟中的小弟就主动离开了。
每人二十里亚尔,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了,足够一个普通的伊朗工人上大半个月的班了。
他们跟在这些贵族子弟和商人子弟后面,不就是为了这点钱吗?
毕竟这个年代能上学就不错了,别想着什么生活费之类的了。
至于皇室发放的补贴,家里面送他们来上学不就是为了这点补贴吗?
每年相当于多得两个月的工资,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家里面再养活一个孩子了。
目前的伊朗家庭普遍拥有西个以上的孩子,妻子多的家庭孩子更多。
不算老人的话,一家六口待在德黑兰的花销可不是沙普尔一笔小数目。
但要是能在工厂里找一份工作,每年就能有300-400里亚尔的收入,两个成年劳动力都进入工厂的话,就足够一家人省吃俭用在德黑兰生活了。
毕竟大部分工人都是住宿舍,吃食堂。
伊朗的工厂宿舍条件还是不错的,有着工具默的存在,伊朗的工匠只需要负责具体施工,一切杂活都被工具默包了。
一个伊朗工人一个月需要三十至西十的月薪,而一个工具默只需要支付给政府十里亚尔就够了。
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工厂主在皇家安全局的监督下,相比于这个时代的其他国家工厂主人道多了。
还有皇室发的学生补贴,阿维斯塔公司时不时的发一些米面粮油。
可以说德黑兰的工人条件那是相当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