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咸鱼采购,截胡秦淮茹
四合院:咸鱼采购,截胡秦淮茹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咸鱼采购,截胡秦淮茹 > 第64章 缝纫机

第64章 缝纫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咸鱼采购,截胡秦淮茹
作者:
鸟羊
本章字数:
4344
更新时间:
2025-05-15

“你会做衣服吗?”刘爱国问于莉。

于莉回答:“当然会呀,不会做衣服怎么管家呢?裁剪布料、缝制衣物、做鞋我都懂,而且速度很快,保证让你的衣服和鞋子穿不完。”

刘爱国轻笑一声:“娶到你这样的媳妇真是一桩幸事,不仅貌美,手脚也麻利,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这一点正是刘爱国选择于莉而非冉秋叶的原因。

虽然冉秋叶各方面都不错,但总让人觉得不够灵光,有点迟缓。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说是蠢,只是处理事情时显得不够干脆利落罢了。

“既然来了,不如把家里需要添置的东西都办齐了吧。”刘爱国提议道,“先去看看缝纫机。”

缝纫机?于莉心中一动。

这年代,缝纫机比自行车更显珍贵,是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物件。

刘爱国接着说道:“这个机器能提升妇女的工作效率,虽然买它要花两百多块,但现在这样稀罕的东西,谁愿意轻易掏钱呢。”

缝纫机看似不及自行车受欢迎,但其制造工艺远比想象中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劳动强度也更大,因此价格自然更贵。

一辆自行车只需一百六十块,而一台缝纫机却要二百二十块。

后世所谓“三转一响”的结婚标配,其实是八十年代才流行起来的观念,六十年代根本难以企及。

“爱国……”于莉拉着他的手说,“听说这缝纫机挺贵的,要不我们别买了吧。”

“现在就咱俩,我做衣服和鞋完全够用,等以后有了孩子,随便凑合一下就行,不急着买。”刘爱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缝纫机票,“你要是真不想买,这张票就浪费了。”

于莉有些犹豫。

缝纫机票与自行车票不同,后者能炒到两百甚至三百块,前者却几乎没人感兴趣。

为何如此?正如一句首白的话所说:男人很少关心女人的需求,尽管听起来刺耳,但这确实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富有的人总把钱花在刀刃上。

“走吧!”刘爱国催促,“昨天己经花了不少了,一台缝纫机算不了什么。”

于莉点头,挽起他的胳膊,两人穿过人群来到柜台前。

柜台空无一人。

“有人在吗?买缝纫机!”刘爱国高声喊道。

售货员迟迟未到,却引来一群旁观者。

这些人大部分是女性,既有西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还有尚未出嫁的少女。

所有人看向于莉时,都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天啊……

竟然有男人给自己老婆买缝纫机?

售货员也带着羡慕走到柜台前。

“要缝纫机吗?”

“嗯……”刘爱国递出一张缝纫机票。

哗啦啦……

众人纷纷围过去看。

虽然不识字,但也有人凑热闹。

售货员接过票看了一眼,说道:“是蝴蝶牌的缝纫机啊……两百一十八块……”

刘爱国随即拿出钱来。

在这个年代,缝纫机如同自行车一般,拥有各自的品牌。

自行车中最受欢迎的是永久牌和凤凰牌,而缝纫机里最好的则是华南牌和蝴蝶牌。

华南牌产自粤省光州,而蝴蝶牌则来自后世的魔都。

“好了……”售货员说,“您是自己搬走还是我们给您送上门?”

这类商品,百货大楼提供送货服务。

不过,缝纫机并不算太重,只要把机头放进底座平台即可,所以一个人搬运也容易。

刘爱国选择了送货服务。

毕竟,要和床一起送。

售货员同样开具了收据。

刘爱国将收据交给于莉,她激动得脸庞泛红。

还没结婚,缝纫机就己经买好了,你觉得怎么样?

以后做衣服会很快,等有了孩子,我打算让孩子们每年都有新衣穿。

“在想什么?”刘爱国笑盈盈地看着于莉。

于莉说:“孩子……咳咳咳……”

“什么?”刘爱国低声问,“你是想生孩子吧?”

“去死!”于莉涨红了脸用力掐了一下刘爱国的手臂。

“嗯……”刘爱国略作思索,说道,“如今咱家的‘三大件’都有了……就差个‘一响’。”

“三大件”指的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

之所以叫它们“三转”,是因为这些物件都能转动。

至于“一响”,自然是指收音机。

在当时,收音机同样极为珍贵,其稀有程度甚至超过了缝纫机。

为何如此珍贵?原因在于当时的工业基础薄弱,制造收音机所需的电子管需依赖进口,而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技术封锁政策。

因此,我国的电子管只能从苏联引进。

然而,近期与苏联的关系紧张,导致电子管供应更加短缺。

收音机不仅价格飞涨,从五十年代的不到一百元涨到现在的一百多元,连购买收音机的票都难以获取。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票。

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甚至有传言称买收音机无需票。

这是不可能的!收音机确实需要票,这张票还是从大领导的妻子王姨那里得来的。

刘爱国对此格外珍惜。

收音机的品牌有些陌生,他瞥了一眼,上面写着“文乐”二字。

文乐牌收音机。

更令人惊讶的是,上面还写着一句祝福语:文乐牌收音机祝愿伟大的祖国万寿无疆!

好吧!买它!牌子上的文字并不重要,关键是有台收音机就行。

至此,“三转一响”终于凑齐了。

“爱国……谢谢。”走出百货商场后,于莉鼓起勇气说了这句话。

刘爱国笑道:“咱们马上要成婚了,别提什么谢不谢的,以后一起好好过日子就行!”

“好!”于莉坚定地答道,“一定好好过日子!”

经刘爱国劝说,于莉再次随他前往永定河钓鱼。

然而,预料中的成果并未出现。

如果说昨日只是个别情况,今日整个永定河钓鱼的人都聚集过来围观刘爱国钓鱼。

昨天刘爱国接连捕获十二条大鱼的事迹令人惊叹,甚至吸引了媒体注意。

不少本地报纸记者闻风而至,纷纷拍照、采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