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 第77章 釜底抽薪!何建华的“金融狙击”!

第77章 釜底抽薪!何建华的“金融狙击”!

加入书架
书名: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作者:
爱吃开花白糕的余皇
本章字数:
8946
更新时间:
2025-05-22

何建华在舆论攻击和匿名诬告两度失利后,并没有像林轩预料的那样偃旗息鼓,反而变得更加疯狂和不择手段。

他深知,如果任由孙志强在海州顺利推进国企改革,做出成绩,那么祁同伟在汉东的势力必将进一步壮大,他自己想要在省内更进一步的希望,也将变得更加渺茫。

“孙志强,祁同伟,林轩……我绝不会让你们得逞!”何建华在自己豪华别墅的密室中,眼神阴鸷,面目狰狞,如同困兽一般低吼着。

他知道,常规的政治手段,恐怕己经难以撼动根基日渐稳固的孙志强了。

他必须想出一个更毒辣、更致命的招数,才能将孙志强彻底置于死地。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阴险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决定,要从金融层面入手,对海州正在进行国企改革的关键企业,发动一场精准的“金融狙击”,以此来制造混乱,引发危机,最终将责任归咎于孙志强的“改革失当”。

何建华的目标,锁定在了海州最大的市属国有企业——海州钢铁集团。

海钢集团是海州的纳税大户和用工大户,也是此次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孙志强计划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剥离不良资产、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来盘活这个曾经辉煌但如今问题重重的钢铁巨头。

目前,海钢集团正在与一家来自南方的实力雄厚的民营钢铁企业——华南钢铁集团,进行战略重组的谈判,双方己经达成了初步意向,只剩下一些融资和债务重组的关键细节,尚在敲定之中。

如果这次重组能够成功,不仅能为海钢集团注入新的资金和活力,也将成为孙志强在海州国企改革中树立的一个成功典范。

何建华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破坏这次重组。

他通过自己多年来在金融系统培植的人脉和影响力,秘密联络了几家与海钢集团有信贷往来的商业银行。

这些银行的负责人,有的本身就是何建华的亲信,有的则与海钢集团内部某些不希望改革成功的保守势力,有着利益勾结。

何建华向他们暗示,海钢集团目前的经营状况非常糟糕,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孙志强主导的所谓改革,不过是饮鸩止渴,根本不可能成功。

他要求这些银行,立即收紧对海钢集团的信贷,停止新增贷款,并提前催收部分到期债务。

同时,他还通过一些隐蔽的渠道,向华南钢铁集团散布关于海钢集团财务状况恶化、内部矛盾重重、改革前景不明等负面消息,企图动摇华南钢铁的投资信心。

在何建华的精心策划和暗中操纵下,一场针对海钢集团的“金融绞杀”,悄然拉开了序幕。

首先发难的,是海州本地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海州银行。

海州银行的行长,是何建华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对何建华的指示,自然是言听计从。

他以“海钢集团近期负面舆论较多,经营风险加大”为由,突然宣布暂停向海钢集团发放一笔早己承诺的五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这笔贷款,对于正处于资金链紧张边缘的海钢集团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紧接着,另外几家与海钢集团有业务往来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也纷纷以各种理由,收紧了对海钢集团的信贷额度,有的甚至开始催收提前到期的贷款。

一时间,海钢集团的资金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裂风险。

而正在与海钢集团进行重组谈判的华南钢铁集团,在收到各种关于海钢集团的负面消息后,也开始变得犹豫和观望起来。

他们担心,如果海钢集团的财务状况真的像传言中那样糟糕,那么,他们贸然介入重组,很可能会被拖入一个无底的债务黑洞。

华南钢铁的董事长,甚至私下里向孙志强表示,如果海钢集团不能尽快解决当前的融资困境,稳定财务状况,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这次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海钢集团的改革,瞬间陷入了停滞和困境。

集团内部人心惶惶,各种悲观和质疑的声音,开始蔓延。

一些原本就对改革持反对态度的保守势力,更是趁机煽风点火,攻击孙志强的改革政策,要求立即停止重组,恢复以前的“稳定”局面。

孙志强面临着上任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化解海钢集团的融资危机,稳定局面,那么,他之前在海州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甚至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海州的国企改革,彻底失败。

“何建华,你真是好狠毒的手段!”孙志强在办公室里,脸色凝重,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焦虑。

他没想到,何建华竟然会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来攻击他的改革。

这种金融层面的打击,远比之前的舆论攻击和匿名诬告,更加首接,也更加致命。

市国资委主任、海钢集团董事长等人,也纷纷向孙志强告急,请求市委市政府出面协调,帮助海钢集团渡过难关。

孙志强深知事态的严重性,他一方面安抚众人,要求大家保持冷静,稳定生产,不要自乱阵脚。

另一方面,他立刻与远在省城的林轩,进行了紧急通话。

“林轩同志,情况紧急,海钢集团……何建华他……”孙志强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林轩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完孙志强的叙述,语气却依旧沉稳如山。

“孙书记,不必惊慌,这一切,也并非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林轩的声音,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何建华的这一招‘金融狙击’,确实阴险毒辣,但也并非无懈可击。”

孙志强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林轩同志,您有何良策?”

林轩沉吟片刻,道:“孙书记,何建华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的避险心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消除银行的顾虑,同时,也要让何建华的那些小动作,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兵分三路。”

“第一路,也是最关键的一路,由您亲自出面,与华南钢铁集团的董事长进行一次坦诚深入的沟通。”

“您要向他详细介绍海钢集团的真实情况,以及我们市委市政府推动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具体举措。”

“要让他明白,海钢集团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何建华等人在背后捣鬼所致,绝非企业自身经营出现了根本性问题。”

“同时,您也可以向他承诺,海州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海钢集团的改革重组,并在政策、融资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和便利。”

“只要我们能稳住华南钢铁这个最大的战略投资者,何建华的阴谋,就破了一大半。”

孙志强连连点头:“好!我马上去办!”

林轩继续道:“第二路,要迅速查清是哪些银行在背后搞小动作,是谁在向他们施加压力。”

“这件事,可以请祁书记出面,协调省银监局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银行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警示。”

“要让他们明白,参与这种不正当的金融打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与那些信誉良好、有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争取他们对海钢集团的理解和支持,为海钢集团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祁同伟的声音,适时地在电话的另一端响起:“林轩说得对!孙书记,省里这边,我会亲自去协调,绝不会让何建华的阴谋得逞!”

孙志强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说道:“谢谢祁书记!谢谢林轩同志!”

林轩接着说道:“第三路,也是反击何建华的关键一招,那就是要将他这种卑劣的行径,彻底公之于众!”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可靠的渠道,将何建华利用职权,干预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恶意打压海州国企改革的证据,‘不经意’地透露给省纪委和更高层的领导。”

“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适当曝光一些何建华及其亲信,与某些问题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的线索。”

“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何建华才是破坏汉东金融秩序,阻碍改革发展的罪魁祸首!”

林轩的这三路奇兵,招招都打在何建华的软肋上,既有釜底抽薪的果决,又有敲山震虎的威慑,更有舆论反制的凌厉。

孙志强听完,心中的焦虑和慌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

“林轩同志,您这三路奇兵,真是神来之笔啊!”孙志强由衷地赞叹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您的部署,迅速行动,一定能够粉碎何建华的阴谋,让海钢集团的改革,重回正轨!”

林轩叮嘱道:“孙书记,时间紧迫,务必雷厉风行。”

“同时,也要注意策略,争取团结大多数,孤立打击何建华及其核心党羽。”

“海州的这场金融保卫战,也是对您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孙志强语气坚定:“林轩同志,请您和祁书记放心!我孙志强,绝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和期望!”

“我一定会带领海州人民,打赢这场硬仗,为何建华这种跳梁小丑,敲响最后的丧钟!”

挂断电话后,孙志强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亲自飞往华南钢铁集团总部,与华南钢铁的董事长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闭门会谈。

在会谈中,孙志强开诚布公,将海钢集团的真实情况,以及何建华在背后捣鬼的阴谋,都和盘托出。

他还向华南钢铁详细介绍了海州市委市政府支持国企改革的决心和一系列优惠政策。

华南钢铁的董事长,在听完孙志强的坦诚沟通后,心中的疑虑和担忧,消除了大半。

他被孙志强的真诚和魄力所打动,也看到了海钢集团改革重组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最终,他当场表态,华南钢铁将继续与海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并愿意在融资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与此同时,祁同伟也在省城,迅速展开了行动。

他亲自约谈了省银监局的主要领导,通报了海州部分商业银行涉嫌违规操作,恶意抽贷的情况,要求省银监局立即介入调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省银监局在接到祁同伟的指示后,不敢怠慢,立刻成立了专项调查组,进驻海州,对相关银行展开了调查。

那些曾经对海钢集团落井下石的银行负责人,在得知省银监局介入调查后,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纷纷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有的甚至主动联系海钢集团,表示愿意重新商议贷款事宜。

而林轩,则通过他掌握的特殊渠道,将一份份关于何建华利用职权,干预金融市场,以及其亲信涉嫌金融腐败的材料,悄无声息地送到了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和更高层领导的案头。

这些材料,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虽然尚未引爆,但其潜在的威力,足以让何建华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在孙志强、祁同伟、林轩三人的联手反击之下,何建华精心策划的这场“金融狙击战”,很快就土崩瓦解。

海钢集团的融资危机,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与华南钢铁的战略重组,也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海州的国企改革,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考验后,不仅没有停滞,反而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

何建华再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他不仅没有达到搞垮孙志强,破坏海州改革的目的,反而因为自己的卑劣行径,进一步暴露了其险恶用心,在汉东官场上,变得更加孤立和被动。

他开始意识到,有祁同伟和林轩这两个“煞星”在,他想要在汉东政坛上有所作为,恐怕是难如登天了。

而林轩,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保卫战中,再次展现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顶级谋士风采。

他用智慧和谋略,为祁同伟阵营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也为汉东的改革大业,扫清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他知道,与何建华的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他也坚信,只要他们站在正义的一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

汉东的棋局,因为这场金融风波的洗礼,变得更加波谲云诡,也更加充满了变数。

而林轩,己经开始为下一步的棋局,精心布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