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的黯然离场,在汉东政坛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权力洗牌。
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这两个分量极重的职位,如同两块的蛋糕,吸引了无数觊觎的目光。
祁同伟的办公室内,林轩正为他分析着当前的微妙局势。
“祁书记,高老师退下来,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林轩语气平静。
“机遇在于,我们可以趁机将自己的人,安插到一些关键的位置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挑战则在于,其他各方势力,也必然会想方设法争夺这些空缺出来的职位,未来的博弈,将会更加激烈。”
祁同伟点头:“你说得对。省委副书记的位置,暂时还轮不到我们去想。”
“但政法委书记这个位置,对我们而言,却至关重要。”
“如果能将这个位置掌握在自己人手中,那我们公安系统的工作,将会更加顺畅,京州的稳定和发展,也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林轩分析道:“祁书记,目前来看,有能力竞争政法委书记这个位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人。”
“第一位,是现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田国富。田书记在纪检系统威望很高,为人也相对正首,深得沙书记信任。由他兼任政法委书记,也算是顺理成章。”
“第二位,是现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清泉。陈院长在政法系统深耕多年,资历深厚,业务精湛,也颇具竞争力。”
“第三位,则是我们刚刚‘收服’的省公安厅厅长,赵东来。赵厅长虽然资历尚浅,但毕竟是公安系统的主要领导,如果能得到您的力荐和沙书记的认可,也并非没有机会。”
祁同伟沉吟片刻,说道:“田国富和田书记,如果由他兼任,对我们而言,不好不坏,至少不会给我们制造麻烦。”
“陈清泉陈院长,我与他交集不多,不太了解他的行事风格。”
“至于赵东来……”祁同伟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他虽然现在对我们言听计从,但毕竟是半路‘投诚’,忠诚度还有待考验。”
“而且,以他的资历和能力,首接去竞争政法委书记,恐怕难以服众,也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反弹。”
林轩点头:“祁书记分析得很有道理。”
“我个人认为,田国富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的可能性最大。”
“沙书记现在最看重的,是汉东政局的稳定,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持续推进。”
“由田书记来掌管政法委,既能加强纪委与政法系统的协调配合,形成反腐合力,也能避免因人事变动过大而引发不必要的震荡。”
祁同伟问道:“那我们在这件事上,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林轩微微一笑:“祁书记,我们不必急于表态,也不必刻意去支持某一方。”
“我们可以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
“无论最终谁能胜出,我们都要努力与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利用这次机会,在政法系统内部,安插一些我们自己的人,占据一些关键的次要位置。”
“比如,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的一些副职,以及各地市的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等。”
“这些位置,虽然不如政法委书记那么显赫,但却能有效地延伸我们的触角,增强我们的实际控制力。”
祁同伟听得连连点头,林轩的这个思路,既稳妥,又务实,非常符合他当下的处境。
“好!就这么办!”祁同伟当即拍板。
“我们表面上不争不抢,暗地里,则要积极运作,为我们的人争取更多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汉东政坛围绕政法委书记等空缺职位的角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田国富、陈清泉等人,都在暗中发力,争取各方支持。
而祁同伟和林轩,则按照既定策略,保持低调,静观其变。
他们一方面积极配合省委的各项工作,展现出顾全大局的姿态。
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渠道,不动声色地为自己看好的人选,在政法系统内部的关键岗位上,铺路搭桥。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和复杂的博弈,最终的结果,与林轩的预判基本一致。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田国富,众望所归地兼任了省政法委书记。
这个任命,既体现了沙瑞金书记对田国富的信任和倚重,也符合当前汉东政局稳定的需要。
而祁同伟和林轩,虽然没有首接参与政法委书记的争夺,但却在这次权力洗牌中,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在他们的运作下,京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成功晋升为省公安厅副厅长。
省检察院的一位与祁同伟关系密切的副检察长,也顺利接任了常务副检察长的重要职位。
此外,还有多名祁同伟和林轩看好的年轻干部,在各地市的政法系统和公安机关,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事变动,却在无形中,极大地增强了祁同伟在汉东政法系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林轩,你这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得真是炉火纯青啊!”祁同伟在得知最终的人事安排后,忍不住对林轩赞叹道。
林轩则平静地说道:“祁书记,这只是我们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而己。”
“汉东的政局,依然复杂。我们真正的对手,也远未被彻底清除。”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祁同伟深以为然,他对林轩的信任和倚重,又加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