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 第118章 京城暗流,新的“棋手”

第118章 京城暗流,新的“棋手”

加入书架
书名: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作者:
爱吃开花白糕的余皇
本章字数:
6260
更新时间:
2025-05-25

那场由宋老余孽精心策划,旨在抹黑祁同伟和明珠改革的“内部研究报告”风波,在林轩的巧妙化解和祁同伟的强力反击下,最终以闹剧收场。

那些跳梁小丑般的所谓“专家学者”,不仅未能撼动祁同伟的地位,反而自身名誉扫地,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明珠市的改革,也因此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得以更加顺利地向前推进。

祁同伟在内务部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隐隐己有成为部内说一不二的核心人物之势。

然而,京城的政治棋局,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和诡谲。

宋老虽然己经彻底垮台,其主要党羽也受到了严厉的清算,但其在京城经营数十年所形成的庞大关系网和深厚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肃清。

更何况,在宋老倒台之后,京城原有的权力平衡被打破,新的权力真空和利益空间,也吸引着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企图分一杯羹,或者取而代之。

在这些蠢蠢欲动的势力中,有一股力量,格外引人注目。

这股力量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表面上看似与世无争,深居简出,但在京城高层,却拥有着极高声望和隐秘影响力的元老级人物——曾老。

这位曾老,与宋老同辈,也曾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与宋老不同的是,曾老为人更为低调,城府也更深。

他从不轻易站队,也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政治倾向。

他更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棋手,默默地观察着京城政坛的风云变幻,在关键时刻,才会不动声色地,落下自己的棋子,影响整个棋局的走向。

在宋老权势熏天的时候,曾老一首保持着沉默和退让,甚至在某些场合,还对宋老表现出了一定的“尊重”和“服从”。

但在宋老倒台之后,曾老却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开始利用自己多年来在京城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以及在党内和军中的深厚影响力,悄悄地进行布局,企图填补宋老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为京城政坛新的“隐形操盘手”。

而祁同伟的迅速崛起,以及“汉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无疑是触动了曾老的敏感神经。

他虽然不像宋老那样,对祁同伟和林轩,抱有刻骨的仇恨。

但他同样担心,祁同伟这种锐意改革,不按常理出牌的“闯将”,以及林轩这种算无遗策,智谋过人的“妖孽”,会打乱他在京城的布局,甚至威胁到他未来的“大计”。

因此,在宋老余孽针对祁同伟的攻击,宣告失败后,曾老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幸灾乐祸,或者袖手旁观。

他反而开始在暗中,悄悄地关注着祁同伟和林轩的一举一动,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两个“不安分”的棋子,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或者至少,让他们不要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个祁同伟,还有他身边的那个林轩,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曾老在他那间摆满了古籍和字画的书房里,对着自己最信任的几位门生故吏,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宋老头子,就是太小看他们了,也太心急了,才会落得那样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一位看起来像是高级智囊的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曾老,祁同伟现在虽然势头很猛,但毕竟根基尚浅,在京城,也没有什么深厚的人脉。”

“只要我们运用得当,想必,还是能够将他,引向我们希望他走的方向的。”

曾老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祁同伟此人,性格刚毅,吃软不吃硬。林轩那个年轻人,更是心思缜密,智计百出。”

“对付他们,绝不能像宋老头子那样,简单粗暴,硬碰硬。”

“我们要用更高明,也更隐蔽的手段。”

曾老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听说,内务部最近,正在酝酿一项关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重大方案?”

“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到内务部自身的权力调整,更涉及到公安、消防、武警、甚至军队等多个强力部门的利益协调。”

“这,可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啊。”

那位智囊闻言,眼中一亮,立刻明白了曾老的意思:“曾老英明!这项改革,如果搞好了,自然是祁同伟的一大政绩。但如果搞不好,或者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大的纰漏和差错,那祁同伟,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到时候,我们再适时地,‘提点’他一下,或者‘帮助’他一下,想必,他就能明白,谁才是京城这盘棋局上,真正能够决定他命运的人了。”

曾老满意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记住,我们要的是掌控,而不是毁灭。”

“祁同伟和林轩,都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够为我所用,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那我们也要想办法,让他们为我们所‘不敢用’,或者至少,让他们不要成为我们的敌人。”

一场由曾老亲自操盘,针对祁同伟和林轩的,新的政治博弈,在京城的暗流涌动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与宋老那种简单粗暴,充满仇恨的攻击不同,曾老的手段,更加高明,也更加隐蔽。

他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却能在关键时刻,精准地击中对手的要害,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精心布置的棋局。

远在汉东的林轩,虽然对京城政坛的复杂性和凶险性,早有预料。

但他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洞悉所有人的心思和算计。

他虽然通过一些渠道,隐约察觉到,在宋老倒台后,京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玩家”,正在暗中角力。

但他并没有想到,其中最强大的一个“玩家”,竟然会将目标,锁定在祁同伟即将推动的那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上。

此时的林轩,正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汉东经验”在全国各试点省份的推广和深化工作上。

他希望,通过这些试点省份的成功实践,能够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探索出一条更加清晰,也更加可持续的道路。

他并不知道,一张由曾老精心编织的,针对祁同伟的“无形之网”,正在京城,悄然收紧。

而他自己,也因为与祁同伟的密切关系,以及在改革中所展现出的非凡才华,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更高层次,也更加凶险的政治博弈之中。

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新的挑战,也即将来临。

林轩和祁同伟,能否再次携手,识破曾老的“阳谋”与“暗算”,在这场更加复杂的京城棋局中,杀出重围,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有人的心,都为他们,紧紧地揪了起来。

京城,内务部。

祁同伟对于即将要亲自操刀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充满了雄心和期待。

他深知,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如果能够成功,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可以进一步巩固他在内务部的领导地位,为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自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力求拿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完善、高效的改革方案。

然而,就在他的改革方案,即将提交中央审议的前夕,一些不同寻常的“杂音”,开始在内务部内外,悄然出现。

有的,是打着“关心国家安全”的旗号,对改革方案中,某些涉及部门利益调整的内容,提出质疑和反对,认为其“过于激进”,“考虑不周”,“可能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有的,是借着“吸取国外经验”的名义,鼓吹一些不切实际,甚至包藏祸心的“洋方案”,企图将改革,引向歧途。

还有的,则干脆对祁同伟的改革思路和能力,进行含沙射影的攻击和否定,认为他“缺乏经验”,“好大喜功”,“不具备领导这项复杂改革的能力”。

这些“杂音”,虽然看似零散和孤立,但其背后,却隐约可见一些不寻常的推手和势力。

祁同伟敏锐地察觉到,这绝非偶然。

一定有人,在暗中捣鬼,企图干扰和破坏他的改革大计。

他立刻想到了林轩。

他知道,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只有林轩,才能帮助他,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

他再次拨通了林轩的加密电话。

“林轩,京城这边,恐怕又有新的麻烦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