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晴给了二十文的定金,又由罗婆婆拉线,一并定了三家的菜,都给了二十文的定金,商量好了第三天来拉,趁着这两日,她还要去选些利润高的货物。
一行五人又回到城里,把顾临泽兄弟二人放在梨花巷口,顾晴特意拿了十文钱给他,“这是你帮忙的报酬。”
顾临泽背着手不接,“您己经给我们饭吃了。”
还吃了好几顿。
顾晴摇头,“那不算,这才是正经工钱。”她往前又递了递,“拿着,以后我还要找你帮忙呢。”
顾晴给他的不是施舍,是他凭自己劳动获得的工钱。
顾临泽处在这样的境地,他没有拒绝的底气,道谢后就接了过去,“您有事就找我,什么活计我都能做。”
他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小娘子的恩情。
送别顾临泽,三人在街上随便吃了点饭食,宋卓就驾着驴车带着二人就去了东边的海运码头。
原来的青州城离海边还有五六十里路,后来因为航运发展渐渐在曲河入海口形成了码头,日渐繁盛。
码头上来往船只很多,人也很多,有穿着锦缎华服的商人,有吆喝做事的管事,最多的还是搬运东西的苦力工。
顾晴一行人并没有靠近码头,而是拐进了北边的榷场里,那里盖了好多仓库供来往货物存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货物批发集散地。
宋卓带着她去了程远交代的几处地方,有江浙的绸缎布匹、胭脂水粉和绢花绒花等精致头花,更有岭南地区的美酒、蔗糖和各种干果蜜饯,还有宁夏的枸杞,辽东的皮料。
因着程远打过招呼了,给的价格都挺实诚,至少比在城中铺子里卖的便宜很多。
顾晴拿着程远让宋卓带来的钱,各种吃食、干货都买了些,因着巷口有魏婆婆的布店,她就只买了十几匹料子留着自己用,胭脂水粉和绢花绒花各要了五份,这些东西也不便宜,肯定卖不出量来。
一车的东西算下来花了十一两六钱,其中最贵最多的就是蔗糖。
不过这些东西都能放,一时卖不出去也没什么。
及至傍晚,三人才驾车匆匆往回走。
到了家,宋卓帮着把东西卸下来便赶着驴车走了,顾晴和宋珠则忙着做饭。
没过多一会儿,程远就来了,左手提着一只鸡,右手提着一个大大的包裹。
他还记得之前在山里顾晴总是念叨要捉野鸡,出了山也只吃过两次,今日路上看到了就买了一只。
顾晴笑着接过烧鸡,“正好,待会儿我只炒两个素菜就行了。”
程远将手中的包袱也一并递了过去,“给你做的衣服。”
宋珠很有眼力的上前接了烧鸡,推着顾晴进屋,“快去试一试。”
别辜负了大郎的一番心意。
顾晴被她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口中下意识的推辞,“待会儿吃完饭再试。”
程远眼力好,将顾晴的衣服尺寸估摸的差不多,一点都不担心衣服做得不合适,便施施然的进屋了。
顾晴忙着炒了两个菜,三人就着昏黄的日光吃了晚饭。
程远看着堂屋中堆放的东西,只简单问了两句,他没想着顾晴能折腾出什么来,只当是让她有点事情做。
一夜无话,清早吃过饭程远便走了。
临走前他又交代宋珠,“这两天我可能不回来,你们看好门户。”
顾晴不管他,带着宋珠把买来的东西一一订了价格,又去家具店订做了张桌子。
也不用家中常见的那种西方桌,顾晴画了份折叠桌的草稿,纪掌柜多问了两句就明白了,并保证一天就能做出来。
而另一边,程远回到家中,将前几日拦路打他的那几人,和之前在押镖途中追杀他的人一并扔到了程父程信面前。
程信能把当初的一个小镖局,做到如今在水陆两运上有一席之地的人,必定不是糊涂之人。
他之前隐隐也有猜测,只是后来一首都找不到程远的踪迹,而他除了程远就只剩姚氏所出的程达一人了,看在程达的面上也不能随意处置了姚氏。再者姚氏背后有户曹参军,正管着赋税,他也不能轻易得罪。
如今有程远带来的人证,他顺水推舟的就把姚氏禁足了,这样就算姚户曹问起来,他也有话回。
程信看着己经能独挡一面的大儿子,感慨道:“咱们程家并无近亲,将来还要靠你们兄弟俩相互扶持,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绝。”
程远面无表情的肃立着,眼皮都没动一下,“父亲这话不该对我说,我做什么了?若不是看在兄弟情分上,今日就不是这样简单就能了结的。”
他说的半真半假,今日能允许父亲将姚氏禁足,看得不是兄弟情分,看得只是利益关系而己。
只要姚氏在程家一天,姚户曹就不会故意来找茬要钱,除非姚氏被姚户曹放弃。
程信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脑子比程达灵,功夫也比程达好,在自己的镖局船队中也颇有威信,若是想把程家传承下去,程远是最好的选择。
就是脾气有点倔,有时候能气死个人!
程信又道:“给你一支船队,这件事以后就不要提了。”
程远手指微动,道:“好,除去船队,我还要五千两。”
既然给了他船队,他总要做些生意才行,做生意就要本钱。
程信是武夫,他就喜欢程远这样爽快的性子,不仅答应了,还多给了三千两。
姚氏被禁足本就很生气,听到程远得了一支船队,更是气得把屋中的茶碗摔了满地,气咻咻的让人叫程达回来,没想到下人们却找不到程达的身影,更是把她气的差点晕过去。
待情绪稳定一些,她忙派人给娘家去送信,不过半路被程远的人胖揍了一顿,扔到城外去了。
虽不能让姚氏伤筋动骨,恶心恶心她也好。
这样不磊落的手段,程远用起来一点都没有愧疚感。
程远新接手船队,一应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就没时间回梨花巷了,只每日派人去找宋卓了解情况,知道她一切都好就放心了。
不过在听说她要在巷口摆摊的时候,还是瞬间就黑了脸。
好不容易养回来点,又要去外面风吹日晒的糟蹋自己,真真是不让人省心。
他当即就派人去梨花巷附近找合适的铺子,不过两天就把铺子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