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教战”这个故事也是人尽皆知,这孙武是何人,那可是“兵圣”,写出《孙子兵法》的人,影响深远。
其治军严明,为吴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后来帮助吴国制定“先破强楚,再制越国,最后北上争霸”的战略方针,使得吴国迅速崛起。
这于禁的治军理念和孙武如出一辙,如果这于禁错了,说明孙武也错了。
刘阳这一番话下来,让得刘岱也是无法反驳,纵然想偏袒这李梁,不占理啊,而且这于禁是济北相鲍信的人,刘岱想坐稳这兖州刺史的位置,这鲍信可是不能得罪。
这乱世哪一天没有死人呢,这王利这几人,死就死了吧,算不得什么。
开口说道:“这王利几人违反军规,该为其行为付出代价,李梁,给文则道歉。”
“主公。”
见自家主公这么说了,李梁只能强压怒火,双手抱拳道:“是我李梁误会了,先前并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望文则兄大人有大量。”
“孟先兄,我于禁也有不是,望兄海涵。”
于禁也不是榆木疙瘩,人情世故还是懂的,有台阶就下了吧,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
“孟先是我军中校尉,自我成为这兖州刺史以来便跟着我,没有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这兖州老百姓也不会这么安稳日子过。”刘岱也是对着李梁一顿夸赞。
给一巴掌也得揉一揉,毕竟这李梁可是自己的人,不能让手下之人寒了心。
李梁见事己至此,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便是向刘岱告退离开。
处理完二人的事,便是该说说今天来的正事了。
“公台,这文则便是我给你说的将才,其才能恐怕不亚于孙武,这还是从济北相鲍信鲍允诚那借来给我整顿整顿军纪的。”刘岱微笑着介绍道。
“刺史大人谬赞了,禁何德何能,敢与兵圣相比,大人帐下兵多将广,此番前来是来学习学习经验。”
于禁此话也是给足了刘岱面子,什么都可以不给,面子一定要给的。
见这相互客套的二人,刘阳也是见怪不怪了,这古人就是这样,听着这刘岱的鬼话,刘阳相信才怪呢。
邀请自己前来,接着让自己去东郡平乱,正好借来于禁,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看来这刘岱让自己平乱,是早有打算了。
事己至此,也不再理会这些了,原来这东郡平乱是曹操平定的,后来成为东郡太守,这种事自然是不会让他如愿的。
这乱曹操能平,我刘阳为何平不得,东郡太守曹操能做,我刘阳也能做。
就这一瞬间,刘阳思绪跑了十万八千里,听着刘岱介绍,刘阳也是客套话说起来:“文则之名如雷贯耳,闻名不如见面,宫只怪相见恨晚。”
“公台之名恐怕是在这兖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古强者为尊,公台以数千对战张邈近三万兵马,兵不血刃地拿下陈留,令我佩服。”
听着这话刘阳不知道是夸自己还是骂自己,管他呢。
原本的客气二人组变成了三人,一阵商业互吹之后。
“公台,这次平乱,文则陪同去往东郡。”刘岱停顿片刻,继续说道:“这将有了,该选兵了,由于青州黄巾军时常犯我兖州,只能拿出五千人马,不过我相信以公台之才定能荡平贼寇。”
“吾有文则,何愁贼乱不平。”刘阳脸上充满信心。
但内心一万匹马奔过,这黑山军可是号称数十万之众,这刘岱简首是不顾我的死活啊。
不过没关系,谁让刘阳是穿越者呢,知道了于毒部虽数万之众,但是其中包括家属,再加上都是些农民出身,没有经过特殊训练,能称的上精兵的不多。
再加上有上帝视角,能败吗?显然想败都难。
“我立刻召集全军集合,军营中所有士兵任贤婿选择。”刘岱说着便是准备召集全军。
这么大方,怕不是把自己的精锐部队藏起来了吧,留些歪瓜裂枣给我,反正都差不多,刘阳也是懒得选择,想了想开口道:“岳父大人,不必麻烦,就选文则训练的这些士兵吧。”
“好,文则训练的士兵,不足五千,我让李梁把不足的人补上。”见刘阳这么爽快,刘岱也是不啰嗦。
事情己经安排妥当,在昌邑再等三天,等待刘岱配齐粮草出发。
这几日闲来无事,刘阳也是安排典韦和许日日找于禁喝酒,联络联络感情。
自古以来,能在史书上留名的皆非等闲之辈,这于禁作为这个时代的名将,刘阳也是想尽办法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特别是这些名将还没有出名之时拉拢,成功率才高。
待他成名之时,怕抢的人会更多。
于禁遇到这两个人也是无可奈何,本想拒绝,可是没有任何作用,答应还好,不答应便是会被二人架着去,答不答应结果都是一样。
每次都被典韦二人灌醉。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这于禁几杯酒下肚,也是吐出心中不快,在鲍信帐下难有发展。
这鲍信是条好汉,但是并非雄主,为一方豪强尚可,谋天下难矣。
苦寻明主,天下诸侯,确是未发现,如袁绍公孙瓒之流,在其眼里只是看中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毫无远见。
刘表、刘虞、刘焉、刘岱等汉室宗亲,更别说了,若不是命好姓刘,不然哪能占据这一方土地。
本来认为孙坚是当世英雄,但是却为了传国玉玺吊了英雄气。
典韦也是将酒醉后于禁吐槽的话一一汇报给刘阳听。
听着这些吐槽,看来这于禁眼光独到啊,那可不,这个时代的英雄还没有出道,还在十八线转悠呢。
三国强大的曹操被刘阳坑了之后,还在默默地养精蓄锐寻找机会呢,而他的发家地兖州,此刻正被刘阳慢慢窃夺呢。
此刻的刘备还在带着关羽张飞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东吴孙坚马上就要挂了,这东吴小霸王还没有发威呢。
而三国最后的大赢家司马懿放在现代还在上小学呢,此刻应该还在学习中儒家经典和兵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