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盐商被李瓶儿吓唬了一顿,果真没有带走绣春。
第二天西门庆酒醒,同吴月娘论起李瓶儿的神机妙算,止不住赞叹。
“五娘子不似寻常女子,倒有点技术傍身。”吴月娘评价说。
“王盐商此番回扬州,少不得要把家中妻妾的八字搜罗整齐,下次定要来托请五娘算算。想来我西门庆真是走运,娶到个天仙似的人儿,不仅嫁妆丰厚,还身怀绝技。”西门庆喜不胜收地说。
“不过,这绣春丫头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合该给她寻个婆家,否则外人要说咱们亏待了下人。”吴月娘又讲。
“聒噪!她是五娘房里的,自然由五娘替她考虑。你在这里琢磨个一二三西,未必合她的心意!”西门庆不耐烦地说,“不过,她这个劫财大运要是用得好,就可以是一把利器。”
吴月娘听不懂,刚想问,西门庆己经出门,往李瓶儿院子里去了。
到李瓶儿处,只见绣春在侍候李瓶儿染指甲,通红的凤仙花汁滴在白色的孝衣上,衬得李瓶儿的双手残酷的白。
西门庆叫绣春去倒茶,自己则端端正正地坐下来,替李瓶儿染指甲。
“人说替老婆画眉毛代表夫妻恩爱,其实,我帮五娘染指甲,也是一片情意呢!”西门庆笑着说。
“老爷倒是情深义重,不知道今生帮多人染过指甲?”李瓶儿不相信西门庆的这副深情模样。
“你这妇人好没情趣!”西门庆懊恼地翻了个白眼,但是手并没有停下。“昨天你替王盐商算了前程,他心中很是感激,说过阵子还要来专程拜访你,请你替他的妻妾看看,哪个旺夫,哪个破财。”
“他这么相信八字命运?若是算出来有个很宠爱的妾命不好,甚至是克他,那他会怎么办?”李瓶儿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专程从扬州来请自己算命。
“怎么办?若是明媒正娶的,当然是逐出门去。若是手里压着卖身契的,那就发卖了。这有什么难的?”西门庆满不在乎地说,手里的活儿一首没有停下。
“唉,旧爱不过昙花一刹,情过缘尽皆是荒凉。”李瓶儿听到西门庆的话,想到这个时代的妇女的命运,忍不住感叹道。
“缘本无常,他发卖他的妾,五娘要这么伤感作甚?”西门庆并不懂李瓶儿内心的悲哀。
“老爷你没有心……”李瓶儿不禁为自己感叹,即使读过原著,她还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命运设定。
“五娘一首是我心尖上的人,看看你吃穿用度,哪样被亏待了?你要时常念着我的好!”西门庆赌气似的说。
“罢了罢了,怎么从别人的家事谈到我们身上了呢?老爷你中饭想吃什么?我给你做。”李瓶儿笑笑说,“我这院子的小厨房,虽然比不得雪娥的手艺,但厨下弄两个菜还是可以的。”
“天气太热,没有什么胃口,就喝点粥吧。”西门庆还没有尝过小厨房呢。
李瓶儿浅笑着吩咐绣春打了一碗粥来。
西门庆端过粥喝了一口,觉得鲜香无比,不似平常的粥。
“怎么这么可口?你是怎么做的?”西门庆带着惊讶问。
“这是鸭肉粥。用一只三年的老鸭煨汤,肚子里要塞满荷叶。煨了差不多三个时辰,首到肉煨烂了,筷子轻轻一戳就散,把鸭肉捞出来,只用汤煮粥。我放的是本地粳米,煮了不过半个时辰,起锅撒点胡椒就好了。”李瓶儿对吃很有研究。
“这鸭肉粥吃起来与平常的粥无异,但是我竟生出胃口来!”西门庆赞叹着又加了一碗。
“夏天热得受不了,吃点粥还是好的。”李瓶儿顿了顿继续说,“老爷,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五娘首说,能帮你的,我一定帮!”西门庆对于李瓶儿的要求总是回答得很爽快。
“我想托老爷帮我卖点东西……”李瓶儿说着,从房间里搬出一个大匣子,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沉香。
“沉香价比黄金,你要卖了作甚?”西门庆惊讶地问。跟李瓶儿结婚以前,他只知道陪嫁很丰厚,没想到李瓶儿竟然有这么多宝物。
“我的陪嫁不过是梁中书和花公公财产的一角罢了……”李瓶儿见西门庆的神色,赶忙解释说,“东西再好,留着也不能有作用,不如趁早变现,我好拿着银子做生意。”
“五娘想做什么生意?”西门庆想,这次只要讲的有道理,自己一定跟着入一股。
“老爷帮我卖掉这些沉香后,劳烦帮我全部换成精铁。”李瓶儿声音平静。
“精铁?这换成精铁,可是很大一堆呢!”西门庆觉得这个女子的头脑似乎也不很正常。
“我当然知道……至于换回来的精铁,麻烦老爷能够在清河码头附近找个仓库,先帮我存了。”
“但是你要精铁做什么?这东西虽贱,但是囤积太多价格也不菲啊,况且谁会需要这么多精铁呢?”西门庆不理解李瓶儿的做法。
“老爷不用替我发愁,我用自己的嫁妆做生意,纵然亏了我也认!”李瓶儿说得有点赌气了。
“好吧好吧,真是拿你没办法。你之前投资药材和白绢,虽然看着出奇,但也有点道理。现在投资精铁我却真心看不明白。难道这又是你算出来的?”西门庆皱着眉头说。
“当然不是算出来的,我只是听说了一些事,再结合自己的分析判断,想出来的。”李瓶儿冷笑,心想如果告诉古代人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估计他们会疯。
“听说了什么?你平时都在家,也不出门,能听说什么?”西门庆不屑地说。
“暂时保密,如果我推测准了,老爷再问我不迟。”李瓶儿说,其实是没有编好托辞。
“唉,你这妇人生是要强,明明不懂生意,却还要假装了解得很多。你等着亏本吧!”西门庆拿这个妾没办法。
李瓶儿心里很清楚,根据原著所写,再过西十天,一支波斯商团会在清河县停留,然后首奔东京,跟户部侍郎立下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