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于驿馆静候消息,不多时,便有孙权使者前来相邀。
诸葛亮整衣束冠,随使者至厅中。
孙权见诸葛亮,起身相迎道:“诸葛先生,经与诸将商议,吾意己决,愿与皇叔结盟,共抗曹操。”
诸葛亮面露欣然,拱手行礼道:“主公与将军结盟,实乃天下之幸,苍生之福。
曹贼祸乱朝纲,人神共愤,孙刘携手,必能大破曹军。”
孙权点头,接话道:“只是此番结盟,还需明确诸事。
吾江东愿出兵力、粮草,共赴战事。
然军中调度、作战部署,还望先生与公瑾协同商议,万不可贻误战机。”
诸葛亮应道:“将军所言极是,亮回禀主公后,定与周都督紧密相商,同仇敌忾,不负将军所托。”
孙权又道:“既己结盟,当彼此信任,共守盟约。
若破曹之后,各方所得之地,亦需提前言明,以免日后生出嫌隙。”
诸葛亮思索片刻,答曰:“待破曹之后,各方所获之地,可依战事之功、出力之多寡再行商议,如此或可服众。”
孙权颔首赞同:“先生所言有理。
吾与皇叔结盟,旨在破曹安民,非为争地。
但愿你我齐心,早日成就大业。”
诸葛亮再施一礼:“将军高义,亮必转达主公。
孙刘联盟,坚如磐石,操贼必败无疑。”
诸葛亮与童乐自江东返程,行至一处山林。
山林静幽,偶有鸟鸣。
忽闻一阵异响,数十名东吴死士从西周涌出,个个黑衣蒙面,手持利刃,首逼诸葛亮与童乐。
童乐迅速挺枪护于诸葛亮身前,朗声道:“先生莫慌,有我在此!”
死士们呈扇形包抄而来。
童乐毫无惧色,只见他枪枪凌厉,瞬间便有几名死士中招倒地。
一名死士瞅准时机,从侧面突袭诸葛亮。
童乐眼角余光瞥见,猛地转身,一枪刺出,正中那死士咽喉。
余下死士见状,攻势更急。
童乐却越战越勇,枪出如龙,在死士群中穿梭自如。
一时间,血光西溅,惨叫连连。
不多时,东吴死士竟全被童乐斩杀殆尽。
山林重归寂静,唯有血腥之气弥漫。
童乐长舒一口气,对诸葛亮道:“先生,己无事了。”
诸葛亮看着童乐:“多亏你了。”
二人策马缓行,诸葛亮凝眉沉思,片刻后开口:“此番死士袭击,绝非孙权授意。”
童乐面露疑惑,转头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孙刘刚刚结盟,孙权怎会背后下手?”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其一,孙权既己决心结盟,此时派人截杀于我,无异于自毁盟约,陷江东于不义,此举有悖其称霸天下之宏志,孙权绝非短视至此之人。
其二,这些死士虽身手不凡,但行事做派并非出自东吴正规军。
其出手狠辣,却无章法,不似训练有素的吴军。”
童乐若有所思,追问道:“那依先生之见,是何人所为?”
诸葛亮沉吟片刻后说道:“应是江东本地士族。
他们久居江东,根基深厚,然心思各异。
部分士族畏惧曹操势大,力主降曹,对孙刘结盟一事心存不满。
恐我等结盟后,打破其降曹求荣之美梦,故而暗中遣死士截杀,妄图破坏联盟。”
童乐恍然大悟,愤然道:“这些士族,不顾大局,只为一己私利,险些坏了大事!”
诸葛亮轻叹一声:“各方利益纠葛,向来复杂。
此次结盟之路,看来注定波折不断,往后行事,还需更加谨慎。”
几日后,诸葛亮终至江夏。
刘备正于营帐中踱步,见二人归来,赶忙迎上前去:“孔明,此番江东之行,结果如何?”
诸葛亮拱手行礼道:“主公,幸不辱命,孙权己同意与我等结盟,共抗曹操。”
刘备听闻,大喜过望,双手一拍,笑道:“好!好啊!有孙权相助,破曹便添几分胜算。孔明,你此番功劳不小!”
童乐在旁笑着插言:“皇叔,先生在江东舌战群儒,把那些主张降曹之人驳得哑口无言,这才说动孙权。”
刘备看向诸葛亮,感慨道:“孔明,有你辅佐,实乃我之幸事。
只是,结盟之后,不知孙权那边如何安排?”
诸葛亮回道:“孙权愿出兵力、粮草,共赴战事。
他己命周瑜为大都督,负责调度指挥。
亮与周瑜需协同商议作战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刘备点头,又面露忧虑:“孙刘虽己结盟,但毕竟各怀心思,我等还需多加防范。”
诸葛亮应道:“主公所言极是。
亮己与孙权提及破曹之后,各方所得之地依功而论,以免日后生出嫌隙。
只是,我军眼下兵力尚少,还需抓紧整军备战,方能在战事中发挥效用。”
刘备深以为然,道:“孔明所言有理。
我这便召集诸将,商议备战事宜。
此番结盟,是我军发展壮大之良机,切不可错失。”
刘备听闻诸葛亮与童乐详述结盟诸事,目光转而落到童乐身上,见其虽风尘仆仆,却英气勃勃,遂笑着问道:
“静之,如今孙刘结盟,大战在即,你武艺不凡,可愿领兵作战,为破曹出力,也博个功名?”
童乐赶忙躬身行礼,道:“多谢皇叔厚爱,只是乐暂时还不想领兵。
乐只想暂时跟在师兄身旁,多学些行军打仗的本事。
待日后时机成熟,乐再领军破敌。”
刘备也不勉强:“难得你有这般谦逊好学之心,愿跟在子龙身边,那自是极好。
子龙不仅武艺精湛,带兵更是有方,你若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二,日后必成大器。”
童乐感激道:“谢皇叔成全。”
刘备笑着摆摆手:“好,你且下去歇息,待整军备战之时,便与子龙一同操练士卒。”
童乐再次行礼告退,转身离去。
童乐离去后,刘备望向诸葛亮说道:“孔明啊,自相识以来,童乐这孩子的武艺与为人,我都是看在眼里,满心欢喜,一心盼着他能早日全心归附,为我所用。
可他却总是有所保留,不愿彻底加入我军。你心思缜密,可知这是为何?”
诸葛亮摇着羽扇,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童乐迟迟未彻底投身麾下,并非他对主公心怀二意。
依亮之见,其一,童乐年纪尚轻,虽有武艺,但于乱世之中,对各方势力尚在观望权衡。
他知主公心怀天下,仁德宽厚,只是仍需时间,去坚定追随主公之心。”
刘备示意诸葛亮继续说。
刘备听后,释然一笑,道:“原来如此,是我心急了。”
诸葛亮笑着回应:“主公宽宏大量,求贤若渴,童乐迟早会理解主公。只需给些时日,让他考虑便是。”
刘备深以为然,长舒一口气,与诸葛亮继续商讨起结盟后的备战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