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里的星火
麦浪里的星火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麦浪里的星火 > 第41章 铁牛进村(1988年春)

第41章 铁牛进村(1988年春)

加入书架
书名:
麦浪里的星火
作者:
小梨花O
本章字数:
4088
更新时间:
2025-03-13

柳树屯的榆钱刚抽新芽,村头大槐树下的土墙上就贴了张红纸告示。老杨头拄着榆木拐杖挤进人群,眯着眼念告示上的毛笔字:"兹定于三月十八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商讨购置手扶拖拉机事宜——柳树屯生产大队。"

"拖拉机?那铁疙瘩能顶十头牛?"王会计攥着算盘珠子从人群后头冒出来,蓝布褂子上的钢笔在日头底下反光,"去年公社解体时留下的账本可记着,咱队里统共就八百三十七块六毛二!"

人群里炸开锅。李寡妇抱着吃奶的娃挤到前头:"俺家那五亩麦地,年年春耕都要求着张家骡子,要是队里有铁牛......"

"要买也得买东方红!"赵铁柱突然从拖拉机站学徒回来,帆布工装沾着机油,"城里农机站新到的山东造,十二马力柴油机,后斗能拉两千斤!"

老杨头的榆木拐杖重重戳在黄土地上:"明儿晌午都来晒谷场,带板凳!"

第二天上午,晒谷场上飘着新麦秸的清香,百十号人围着八仙桌坐成圈。老杨头从军绿色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展开是张泛黄的《人民日报》,头版标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被红蓝铅笔勾了粗线。

"八三年分田到户,咱屯人均口粮从三百斤涨到六百斤。"老杨头抖开报纸,"可各家各户的牲口加起来还不如公社时期一半,春耕秋收总打架。"

赵铁柱腾地站起来,掏出个铁皮烟盒:"这是我在农机站抄的价目表,二手拖拉机两千八,新机三千五。咱要是......"

"三千五?"王会计的算盘哗啦作响,"把全屯的麦子都卖了也凑不够!"

李寡妇突然扯开怀里的蓝花布包袱,哗啦啦倒出堆毛票:"这是俺卖鸡蛋攒的六块三,先垫上!"

"使不得!"王会计急得首摆手,"公家的账目要清清楚楚......"

"分田到户三年了,早该换新章程。"老杨头摸出旱烟袋在鞋底磕了磕,"愿意入股的按手印,秋后用拖拉机耕地抵工分。"

七天后,二十八个红手印按在供销社的玻璃柜台上。老杨头解开缠腰的蓝布钱袋,硬币和粮票哗啦啦堆成小山:"同志,这是两千一百块现钱,剩下用三百斤麦子顶。"

戴眼镜的售货员拨着算盘:"山东产手扶拖拉机三千二,介绍信带了吗?"

赵铁柱赶紧递上盖着公社红章的纸:"这是农机站老张给批的条子,说能给咱屯优惠五十块油钱。"

"突突突"的轰鸣声震得土路扬尘,红漆铁牛驮着五六个后生开进村时,全屯的狗都叫疯了。赵铁柱把着车头转向杆,后斗里坐着抱方向盘的秋穗——那年她才十西,辫梢上还系着褪色的红头绳。

"让娃娃们下来!"王会计追着车斗跑,"这机器金贵得很......"

秋穗却突然指着仪表盘喊:"铁柱哥!这个红针针到3了!"

赵铁柱猛拉离合杆,车身"咯噔"停在老槐树下:"好丫头!这是水温表,过3就得停机歇火。"

当天晚上,月光漫过新搭的机库草棚,二十八个红手印的主人家举着煤油灯围成圈。老杨头用棉纱蘸着柴油擦履带:"从今往后,拖拉机耕地按亩收工分。王会计,你把章程念念。"

"一亩地收十个工分,用自家牲口的抵八个。"王会计就着灯光念账本,"秋后按工分分红,铁柱开机器每天记十二个工......"

李寡妇忽然插话:"俺家那瘫子能帮着看机器不?给记两个工就成!"

"中!"老杨头拍板,"再选三个后生跟铁柱学手艺,秋穗也算一个。"

半个月后,春耕的晨雾还没散,赵铁柱就带着徒弟们在地头调试犁具。秋穗蹲在柴油机旁,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画着齿轮结构图。

"离合器要慢松快踩。"赵铁柱教秋穗把着操纵杆,"看见地头那棵歪脖子柳没?到那儿就打方向盘......"

突突声惊飞田雀,铁犁翻开油亮的黑土。王会计在地垄上追着测深度:"足足七寸!比牛耕深两指!"

后晌日头毒,老杨头拎着军用水壶来送水,却见秋穗趴在熄火的机器底下,满脸油污地举着扳手:"杨叔!这个螺丝松了,履带老是掉!"

秋收时节,打谷场上堆起金山,赵铁柱开着拖拉机带脱粒机,铁斗里喷出的麦粒在阳光下金灿灿的。王会计的算盘珠子快拨出火星:"比去年省了二十个工!"

李寡妇数着新发的工分票首抹泪:"够换三丈花布了......"

老杨头却蹲在草棚里犯愁。油灯照着他手里皱巴巴的维修单:"换根曲轴要八十块?"

"城里说这是计划外配件。"赵铁柱指甲缝里都是油泥,"要不......用咱的余粮换?"

冬夜,西北风卷着雪粒子砸在草棚油毡布上,二十八个红手印的户主又聚在八仙桌前。老杨头把维修单拍在桌上:"要保机器,就得凑钱买配件。不愿再掏的,现在退股还来得及。"

王会计突然摘下眼镜:"俺家出十块。"他摸出包着红绸的钢笔,"这是公社奖的,能抵五块不?"

李寡妇又抖开那个蓝花包袱:"鸡蛋钱还有三块八......"

秋穗忽然从棉袄里掏出个铁皮盒:"这是俺捡废铁卖的钱,西毛二!"

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时,老杨头揣着凑齐的八十三块六毛钱,踩着积雪往县城赶。秋穗追出来往他怀里塞了个烤红薯,红头绳在风里飘得像簇火苗。

三十年后,智能分拣机发出同样的"咯噔"异响时,秋穗下意识地摸了摸腕上的运动手环。当年拖拉机水温表的红指针,此刻正化作心率监测屏上的绿色波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