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帝星:天工开物
紫薇帝星:天工开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紫薇帝星:天工开物 > 第14章 农具改良

第14章 农具改良

加入书架
书名:
紫薇帝星:天工开物
作者:
煜少爷
本章字数:
2818
更新时间:
2025-03-09

农具改良:心系农事谋新途

在天工学堂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陆昭并未只专注于学堂的工程进展,他的目光还投向了民生领域。在西处奔走筹备学堂的过程中,陆昭亲眼目睹了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传统农具效率低下,使得农民们即便付出大量的体力,收获却并不丰厚。这让心怀天下的陆昭深感忧虑,他决心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良农具,为农事发展探寻新的途径。

陆昭首先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使用农具时遇到的困难和不便。农民们纷纷向他诉苦,比如耕地的犁具过于笨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畜力,且翻耕的土地不够均匀;播种工具简陋,导致种子分布不均,影响庄稼的生长和收成。

陆昭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学堂的临时工坊后,便开始查阅各种资料,包括古老的农书、机械制造典籍,甚至还从系统空间中寻找相关的灵感。他发现,要改良农具,关键在于优化其结构设计,使其更加省力、高效,同时还要考虑到制作成本,确保农民们能够负担得起。

经过数天的研究和思考,陆昭心中逐渐有了改良的方案。他决定从最常用的犁具开始着手。传统犁具的主要问题在于犁铧的形状和角度不合理,导致入土阻力较大。陆昭运用自己所学的力学知识,重新设计了犁铧的形状,使其更加锋利且符合土壤的力学特性,能够更轻松地切入土壤。同时,他还对犁身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可调节的部件,以便农民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调整犁的深度和角度。

设计方案确定后,陆昭立刻动手制作模型。他亲自挑选合适的木材和金属材料,在工坊中日夜赶工。在制作过程中,他不断地进行试验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然而,第一次制作出来的模型在实际测试中却出现了问题,犁具在耕地时仍然不够稳定,容易跑偏。

陆昭没有气馁,他仔细检查模型,发现是犁辕的长度和弯曲度不够合理。于是,他再次对犁辕进行了修改,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长度和弯曲角度,解决了犁具不稳定的问题。

犁具改良成功后,陆昭又将目光投向了播种工具。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播种机,采用了齿轮传动和定量播种的原理。通过转动摇柄,带动内部的齿轮机构,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到土地里。为了确保种子的播种深度一致,他还在播种机上添加了可调节的覆土装置。

在制作播种机的过程中,陆昭遇到了材料选择的难题。播种机需要一些耐磨且轻便的材料,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操作的便捷性。他在系统空间中搜索相关材料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和轻便的木质材料相结合的方案。这种材料组合不仅满足了播种机的性能需求,还降低了制作成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型播种机也制作完成。陆昭带着改良后的犁具和播种机再次来到田间,邀请农民们一同进行实地测试。农民们看着这些新奇的农具,既好奇又有些怀疑。但当他们亲自操作使用后,都不禁赞叹不己。改良后的犁具轻松地在田间耕出一道道均匀的沟壑,而新型播种机更是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质量,种子分布均匀,覆土厚度也恰到好处。

农民们纷纷围上来,询问这些农具的制作方法和价格。陆昭笑着表示,他会将制作方法传授给当地的工匠,让他们批量生产,确保价格实惠,让每一位农民都能用上这些改良的农具。

农具改良的成功,让陆昭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为农民们带来的切实改变。他深知,还有更多的农具等待着他去改良,还有更多与民生相关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而这,也成为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着他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为天元大陆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