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的朝堂之上,表面上风平浪静,可暗流却在深处翻涌不息。林羽站在大殿之中,身姿挺拔,眼神却透着几分忧虑。她刚刚听闻朝堂上那些关于北燕即将进犯的谣言,心急如焚,深知这谣言一旦扩散,两国间来之不易的和平必将岌岌可危。
“陛下,如今和平刚刚到来,百姓们急需休养生息。那些谣言毫无根据,定是有人故意挑拨离间,望陛下明察。”林羽跪在大殿之上,言辞恳切,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抬起头,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大臣们,心中却想起了远在北燕的慕容渊,不知他是否也听闻了这些谣言,此刻又在做些什么。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林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可无风不起浪,北燕那边,确实也得派人去探个究竟。”
这时,一位名叫王昭的大臣站了出来,他身着华丽朝服,脸上却带着一丝阴鸷。“陛下,北燕狼子野心,如今虽有和平之名,实则在边境屯兵,恐怕不久又要进犯我大楚,我们不可不防啊!”他的声音尖锐,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引得其他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
林羽心中怒火中烧,她再次开口:“王大人,说话要有证据!如今边境百姓刚刚开始重建家园,若因这些无端谣言而再度陷入恐慌,如何得了?”她想到那些在战争中受苦的百姓,心中满是不忍,他们好不容易迎来和平,怎能再被卷入战争的漩涡。
而此刻,远在北燕朝堂的慕容渊,同样面临着一场激烈的争论。以李福为首的保守势力,为了维护自己在战争时期的特权,正西处煽动对大楚的敌意。
“慕容王爷,大楚向来狡诈,如今虽说和平,可难保他们不会暗中谋划,我们必须加强军备,以防万一。”李福眯着眼睛,声音中透着一股狡黠。
慕容渊听着李福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厌恶。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众人:“和平是两国百姓的期盼,我们不能因为一己私利,再次将国家和百姓拖入战争的深渊。那些企图破坏和平的人,必将成为北燕的罪人!”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在朝堂上回响,可李福等人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慕容渊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羽的身影。他想起与林羽相处的点点滴滴,她的勇敢、她的善良、她对和平的执着追求。他深知林羽此刻在大楚,也一定在为维护和平而努力,而自己却不能陪在她身边,与她并肩作战。这种无力感让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王爷,您过于天真了。大楚和北燕争斗多年,岂是说和平就能和平的?”李福冷笑着,话语中满是嘲讽。
慕容渊怒目而视:“李福,你口口声声为了国家,实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战争只会让百姓受苦,你难道看不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看不到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吗?”慕容渊想到战争中百姓的惨状,心中一阵刺痛,他握紧了拳头,仿佛要将这愤怒化作力量,去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朝堂上的争论仍在继续,慕容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想着林羽此刻是否也在为这场争论而烦恼,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他多希望能立刻飞到林羽身边,与她一起面对这一切。他想起他们在月下的约定,等和平到来,就找一个宁静的地方,相伴余生。可如今,和平虽至,却又面临着如此多的波折。
在大楚,林羽从朝堂出来后,独自一人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她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却没有一丝欣赏的心情。她担心着慕容渊,不知道他在北燕的朝堂上是否能顺利应对那些企图破坏和平的人。她多么希望能与慕容渊并肩站在一起,共同守护这份和平,就像他们曾经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一样。
回到将军府后,林羽坐在书房中,铺开信纸,想要给慕容渊写信。她提起笔,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作了简单的几句:“慕容渊,朝堂之上有人企图挑起战争,我很担心。你在北燕一定要小心,不管发生什么,我都相信你。我好想你。”她看着写好的信,心中满是思念,仿佛透过这张信纸,就能感受到慕容渊的温暖。
而在北燕,慕容渊回到王府后,也坐在书房中发呆。他看着桌上的烛火,思绪飘远。他想起林羽受伤时,自己为她处理伤口的情景,她那警惕却又倔强的眼神;想起他们一起在营帐外散步,谈论着未来的美好憧憬。那些回忆如同一幅幅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他多么希望能立刻见到林羽,紧紧地拥她入怀,告诉她不要害怕,有他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夜深了,慕容渊仍无法入睡。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大楚的方向,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孤独而坚定的身影。“林羽,你一定要平安,等我解决了这里的事情,就去找你。”他轻声呢喃,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消散,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牵挂。他知道,此刻林羽或许也在望着同一片星空,思念着他。这份跨越两国的思念,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下,显得愈发深沉而浓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