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6岁女神
我的26岁女神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的26岁女神 > 第26章:研发中心的攻坚之路

第26章:研发中心的攻坚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26岁女神
作者:
火岚刀锋
本章字数:
5578
更新时间:
2025-03-03

在穆嫣然和上官婉儿那仿佛能移山填海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集团公司自家的研发中心,如同即将出征的超级战舰,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一场新能源电池研发的关键战役。

这可绝非是简单的工作推进,要是把它比作一场冒险,那简首就像在未知的能源宇宙里探索新星球。

每迈出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踏错,却又像怀揣着无限可能的宝藏地图,让人满心期待。

我和陈洛雪抱着之前调研收集的宝贵资料,活脱脱像抱着绝世秘籍,一头扎进研发中心。

刚一踏入,各种精密仪器闪烁着神秘的科技之光。

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像忙碌的小蜜蜂一样匆匆穿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气息,仿佛有个声音在耳边不停嚷嚷:“重大突破,一触即发。”

我们火急火燎地找到研发中心的几位特高工工程师,这些家伙可是研发界的“超级英雄”,经验丰富得像装满故事的老书,脑洞大得能装下整个宇宙。

大家围坐在会议桌前,“哗啦”一下摊开调研资料,瞬间开启了一场激烈的讨论盛宴。

李工推了推那副看起来就很有学问的眼镜,手指着资料。

斩钉截铁地说:“从这些调研来看,三元材料的方向肯定是对的,就像指南针指对了北,可这合成工艺必须得创新,不然想要在性能上超越对手,那简首比登天还难。”

王工一听,立马接话,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没错没错,而且成本控制也得在研发中重点考虑,不然生产出来的电池贵得离谱,卖不出去,咱们可就成行业里的大笑话了,到时候别人不得笑掉大牙。”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噼里啪啦地疯狂碰撞,感觉都能把会议室点燃。

接下来的几天几夜,研发中心里灯火通明,工程师们像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开启了头脑风暴和反复计算的漫长征程。

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他们能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有时候又凑在一起,脑袋挤脑袋,对着图纸和电脑屏幕,一研究就是好几个小时。

我和陈洛雪也没闲着,在旁边端茶倒水递资料,时不时也插上几句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我看着他们为了一个合成步骤争论不休,突然灵机一动,说:“要不咱们参考一下国外那个最新的研究案例,说不定能找到新思路。”

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赶紧翻找资料研究起来。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反复计算,工程师们终于拿出了初步方案。

这方案一诞生,大家都像看到了宝藏的模糊轮廓,兴奋得不行,欢呼雀跃,感觉自己离成功就差一步之遥了。

但大家也都清楚,前路漫漫,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一拍大腿,突然想到:“燕京大学的张教授,那可是三元材料领域的大神,咱们找她去!让她给咱把把关,说不定能让方案更完美。”

陈洛雪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好主意啊,南哥,说不定张教授一指点,咱们首接就找到通关密码了,那可就太牛了。”

于是,我们带着方案风风火火地赶到燕京大学。

一进校园,陈洛雪就像撒欢的小鹿,东张西望,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南哥,这里到处都是青春的味道,好想再当一回学生啊,每天上课、参加社团活动,多自在。”

我无奈地笑了笑:“等会儿见了张教授,可别这么孩子气,人家可是大忙人,咱们得抓紧时间。”

在一间堆满书籍和资料,像个知识宝库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张教授。

她看起来和蔼可亲,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可眼神里却透着科学家特有的敏锐和专注,就像能看穿一切难题。

张教授接过方案,坐在椅子上,认真研读起来,我和陈洛雪紧张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感觉时间都凝固了。

过了许久,张教授抬起头,微笑着说:“这个方案很有创新性,看得出你们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下了不少功夫啊。

不过,在这个材料配比和反应条件上,还可以再优化一下。”

说着,她拿起笔,在方案上圈圈画画,详细地讲解起来。

每一个建议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俩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还提出一些问题,张教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张教授和她团队的帮助下,我们修正了关键数据,满怀信心地回到研发中心。

工程师们立刻投入紧张的试验,整个实验室瞬间热闹起来。

各种化学试剂在烧瓶里发生奇妙的反应,有的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有的冒着气泡,像在演奏一场奇妙的魔法音乐会。

机器嗡嗡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激昂的研发交响曲。

我和陈洛雪也跟着帮忙,递工具、记录数据,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陈洛雪不小心把试剂弄洒了,她吓得吐了吐舌头。

小声说:“哎呀,差点闯祸了,南哥,你可别告诉别人。”我笑着摇摇头:“放心吧,下次小心点就行。”

经过一周没日没夜的日夜奋战,研发中心成功试验出两款高效率电池的原材料。

这两款原材料一诞生,整个研发中心都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庆祝,感觉胜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但我们很清楚,这只是漫长征途的一个小里程碑,还得拿到国家新能源中心找专家进行严格测试和认证。

我和陈洛雪带着这两款“宝贝”原材料,马不停蹄地赶往国家新能源中心。

这一来一回,跑了几十趟,每一次去都充满期待,像去赴一场神秘的约会;回来时却常常带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有一次,在等待试验结果的时候,陈洛雪百无聊赖,突然问我:“南哥,要是咱们的电池研发成功了,你第一件事想干嘛?”

我想了想,笑着说:“我啊,先去吃顿大餐,把这段时间饿的都补回来,最好是那种有大龙虾、牛排的豪华大餐,你呢?”

陈洛雪白了我一眼:“我要买一堆漂亮衣服,天天穿新的,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

专家们对我们的原材料进行了各种严苛的测试,从性能指标到安全标准,一项都不放过。

每次测试后,都会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我们认真记录,回去和研发团队反复研究讨论,然后继续修改完善。

这个过程就像在迷宫里寻找出口,虽然艰难,到处都是弯弯绕绕,但我们始终没有迷失方向。

有一次,为了改进一个安全指标,我们和工程师们讨论了整整两天两夜,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大家都累得瘫倒在椅子上,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试验,我们的电池原材料得到了国家新能源中心专家的认可。

那一刻,我和陈洛雪激动得跳了起来,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个多月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我们欢呼着,尖叫着,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为我们喝彩。

回到公司,穆嫣然和上官婉儿早己等候多时。

穆嫣然满脸笑意,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南派十三,陈洛雪,你们这次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了这个成果,咱们新能源电池公司的未来一片光明,肯定能在市场上大杀西方。”

上官婉儿也连连点头,兴奋地说:“没错,接下来就可以准备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了,相信我们的产品一定能在市场上大放异彩,让竞争对手都望尘莫及。”

看着手中的试验报告,我心中感慨万千 ,这段研发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我们遇到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

但我们凭借着团队的智慧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我知道,这只是新能源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