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公沈怀瑾,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咬牙坚持着。
他看着身边的家人和萧逸、李瑶,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和大家一起活下去,等待着反击的那一天。
而萧逸和李瑶,手牵着手,互相扶持着,他们的眼神中,除了坚定,还有对未来的期许,他们深知,只要彼此在身边,就一定能找到机会,向皇帝讨回公道。
中午时分,队伍在一处干涸的河边停下稍作休息。
官兵们拿出自已的干粮和水,大口吃喝起来,而流放的众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萧逸大表哥沈钰,年幼的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孩子的母亲紧紧抱着他,眼中满是无奈和痛苦。
萧逸见状,悄悄对李瑶说:“瑶儿,能不能从空间里拿些食物出来,分给大家?”
李瑶趁官兵不注意,快步钻进老国公和夫人所在的马车。
车内,老国公和夫人面色憔悴,疲惫尽显。
李瑶心疼不已,赶忙从空间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瓶中装着散发微光的灵泉水。
她倒出一些灵泉水,分别递给老国公和夫人,轻声说道:“外祖父、外祖母,快喝点这个,能消除疲惫。”
老国公和夫人虽满心疑惑,但看着李瑶笃定的眼神,还是接过喝了下去。
片刻后,只觉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原本的疲惫感渐渐消散,精神也为之一振。
随后,李瑶又拿出几个杯子,倒满灵泉水,对他们说:“我再给外面的家人也送些去。”
说罢,便走出马车,将灵泉水分给国公府众人。
众人喝后,脸上的倦意褪去,纷纷投来感激的目光。
之后,李瑶再次回到马车,
这次,她从空间里拿出一罐奶粉和一个精致的奶瓶。
大表嫂恰好也在马车里照顾老夫人,看到李瑶的举动,眼中满是好奇,不过她默不作声,没有多问。
李瑶熟练地冲好奶粉,轻轻晃了晃奶瓶,对大表嫂说:“表嫂,这是给孩子的,营养着呢。”
大表嫂这才明白过来,接过奶瓶,眼中满是感动,低声说道:“瑶儿,多亏有你。”
李瑶笑着摆摆手:“表嫂,咱们是一家人,别这么见外。”
流放众人又累又饿,瘫坐在地上。
李瑶瞅准官兵们聚在一起闲聊的时机,迅速钻进马车。
不一会儿,她双手满满捧着热气腾腾的包子从车上下来。
包子刚一露面,的香气瞬间在空气中散开。
李瑶先是快步走到,老国公和夫人面前,递上两个包子,笑着说:“外祖父、外祖母,快吃点,垫垫肚子。”
两人接过包子,眼中满是欣慰。接着,李瑶又将包子一一分给国公府众人,大家接过包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虽无人说话,但眼神中满是对李瑶的谢意。
这时,一个小孩怯生生地看着李瑶,小声说:“姐姐,我也想吃。”
李瑶连忙递给他一个包子,摸了摸他的头说:“快吃吧,吃完才有力气走路。”
小孩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就在众人吃得正香时,一个官兵似乎闻到了包子的香味,转头朝这边看来。
包子的香气瞬间飘散开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老国公的旁支看到这一幕,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尖脸的中年男子跳起来,手指着李瑶,扯着嗓子大喊:“凭什么分给他们吃,不分给我们?
我们就不是国公府的人了?”
他一边喊,一边气势汹汹地朝着李瑶走去。
紧接着,一个体态臃肿的妇人也跟着附和:“就是,太不公平了,有吃的也该大家一起分!”
李瑶皱了皱眉头,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这是我们自已花钱买的,你们要想吃,找官兵买去。”
这时,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出来,脸上满是怨愤,破口大骂:“都是你们害的,我们原本好好的,非要跟着你们一起流放,现在连口吃的都没有!”
李瑶顿时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怒目而视:“你要不要脸,这个老太婆!
给老娘把嘴闭上!
要不是老国公和定王,你们能过上这么多年的好日子?
现在出了事,就知道抱怨,还有没有良心?
再敢逼逼,看我不削你!”
老太太被李瑶的气势,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但还是不甘示弱地嘟囔着:“你……你一个外人,还敢这么跟我说话……”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名官兵听到动静,大步走了过来,大声呵斥:“吵什么吵!
都不想活了?”
老太太像是找到了靠山,立刻扑到官兵面前,哭诉道:“官爷,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
她李瑶拿包子给他们这些人吃,就是不给我们,这不是欺负人吗?”
官兵听后,脸色一沉,扬起手中的鞭子,朝着老太太抽了两下,骂道:“吃的?
想吃自已花钱去买!在这嚎什么!”
打完老太太,官兵又将目光转向李瑶,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李瑶毫不畏惧地迎着官兵的目光,说道:“看什么看?
这都是我们自已花钱买的。皇上只是流放我们,又没说不让我们吃东西。”
官兵被李瑶的强硬态度噎住,冷哼一声,甩了甩鞭子,转身走了。
老太太瘫坐在地上,还在小声抽泣,而那几个叫嚷的旁支,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再出声。
休息过后,队伍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天边泛起了红霞,看上去美不胜收,可流放的众人却无心欣赏。
他们的脚步愈发沉重,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突然,队伍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几个流放的犯人因为体力不支,摔倒在地,官兵们却在一旁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