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尘看着院子里的三小只,最高的那个男孩子应该是萧大哥家的大儿子萧予松,长得有点黑,另一个稍矮一些的俊秀男孩子应该是家里唯一的“哥儿”,萧大哥家的小哥儿萧予竹。
藏在萧予竹后面有点瘦的小孩应该就是他那个便宜儿子萧予安了。来了这几天他还没有认真的观察过这个孩子。
小娃娃长得白白净净的,衣帽也算是整洁。就是有点胆小,看了他一眼,连忙低下头躲在哥哥的身后。
萧予竹挺起自已的小胸脯,把弟弟挡在身后。
舒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会吃小孩……
舒尘也不搭理他们,随着他们在一旁玩,只是拿了个小板凳坐在屋子门口,可以一眼观察到院子里的情况。
三个小家伙看他不说话也不动弹,慢慢在院子里玩了起来。这时候的小孩子也没什么玩的,萧予松带着弟弟两个捡豆子玩。
过了一会舒尘低下头,他发现萧予安总是偷偷的望着他,一会偷看他一眼,舒尘猝不及防的看过去,正好把小崽子抓了个正着。
萧予安对他很是好奇,他虽然小,但也知道村子里其他的小朋友都是有双亲的,有的是父亲和娘亲也有的是父亲和小爹爹。
但是他一直都只有父亲,他知道他的母亲不在了。
父亲对他很好,但是他也会用那小小的脑袋去想,如果有娘亲或者是小爹爹会是什么样?他也会对自已很好吗?
像大伯母对哥哥们一样。
父亲终于带回来了一个小爹爹,可是小爹爹不喜欢他,不愿意理他。
可是今天,小爹爹竟然愿意坐在院子里看他们玩,是不是证明……小爹爹也是喜欢他的?
舒尘看了他一眼:“饿了?”
舒尘倒也没想什么,只觉得小孩子饿的快,可能是饿了?
萧予安被他突然开口吓了一跳,本来是蹲着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予安愣了一下,后知后觉的发现屁屁痛,还没等哭呢,就发现坐在一旁的小爹爹站起身来,朝他走了过来。
三个小萝卜头都呆呆的望着他,予竹性格机灵一点:“二叔么,怎、怎么啦……”
这里的人管自家叔伯娶的哥儿一般称为叔么或者伯么,予竹比他哥哥小了两岁,五岁的小哥儿说起话来拉着奶呼呼的长音,有点可爱。
自已喜欢男人舒尘一早就明白,不过前世里每天都是工作,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也根本没心情认识新朋友。
不过舒尘知道自已这一生都不会有小孩了,他对孩子也没什么执念,也不是一个很喜欢小孩的人。
这会看着这三个小萝卜头倒是觉得也挺有趣的,尤其是这三个里面还有一个小崽子是自已的便宜儿子。
既然已经成婚了,虽然这几天也没注意他那个老公长什么样,不过人都是自已的了,儿子自然也是自已的。
舒尘随手轻轻地拍了拍予竹的小脑袋,然后一把拎起坐在地上的予安,予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抱在了怀里:“你叫小豆包?”
萧予安软乎乎的小身子都崩的紧紧的,小爹爹抱他了……
他黑亮亮的眼睛紧张的盯着舒尘:“我叫、小……予安”小孩子吐字不清晰,但是舒尘还觉得蛮有意思的,果然自已家的孩子就是可爱一些。
“饿了吗?”萧予安把小崽子往怀里抱了抱。
萧予安其实不太饿,但是他下意识的想让小爹爹多抱他一会,就点了点头。
舒尘看了看地上眼巴巴盯着他的两个萝卜头:“都跟我一起来吧。”
看他们捡豆子摸了一手脏兮兮的,舒尘只想赶紧领着他们去洗洗手。
舒尘把萧予安的小手快速擦洗干净,然后问道:“你们吃的东西在哪里?”
予松还没反应过来,予竹道:“我和哥哥吃团子,弟弟吃粥~”
予松也反应过来:“对,弟弟吃的米粥还有一碗。”
予松只给他,舒尘看着一个破口的大海碗里装着的米粥,里面还有些碎碎的野菜。
舒尘用勺子搅拌看了看,应该是小米粥。
但是这个时代不像现代精加工的粮食,即便做给小孩子吃已经尽力的脱壳很细致了,但在舒尘眼里还是很粗糙。
再说予松他们吃的团子应该就是他刚才尝过的半个野菜团子,难吃得很。
不过舒尘也知道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
“把粥给弟弟热一热就可以吃了。”予松自告奋勇的上前。他虽然人不大,但是早早的就帮家里做事了,这些活他都会干。
舒尘突然想起空间里的小超市,这个是开放的,里面各种牛奶、酸奶、羊奶粉和奶粉应有尽有,以后可以试试能不能拿出来。
不过暂时还是不要给小孩子们喝了,现在的小孩都没有喝过这种精细的奶制品,而且有的人天生就有乳糖不耐,严重的话喝了以后拉肚子反倒麻烦。
到时候自已长嘴都说不清,舒尘只好笨手笨脚的帮着予松热粥。
等他们忙活好了,予安是真的有点饿了,探头往里面瞅,被舒尘又抱在怀里:“马上就能吃了”
萧家大嫂回来的时候真的是震惊了,竟然看见了舒尘在给豆包喂粥?!
赵茶花和舒尘打了个招呼,本想提醒他今天是三天回门的日子。
可是又想起舒尘嫁过来之前和家里大吵一架,甚至最后舒家像是卖小哥一样。
舒尘不提,她想了想也干脆的闭了嘴。
其实哪里是舒尘不提,他压根就不记得。
不过记得起他也懒得理就是了,舒母舒父可是向萧家要了不少的银子。
在这个普通人家,一大家子一年的开销也就十五两的情况下,舒母可是问萧家要了八两银子。
村子里大多数人家娶女娃娃也就才三五两,本来一开始说好的也是五两银子,等到临近婚期,要把人带走了,舒家突然又涨了五两。
两家吵闹了好久,萧彦青当时就想回去不娶了,让萧母给拦了下来。
村子里这么多人都过来参加喜宴,而且之前那五两都已经给出去了,现在这情况要也是要不回来了。
到时候钱没有人也没有了,只得硬着头皮又讲到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