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国此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李庆此人狼子野心,就算是我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他们还是会出兵的!”
“以微臣,眼下最重要的是整军备战!”
“做好抵御两国的准备。”
“若蒙不弃,臣愿领兵出征!”
就在赵皇纠结的时候,赵国上柱国霍迁起身出列,义正言辞道。
“霍帅说的轻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空虚,己经不足以支撑与乾,韩两国同时大战了。”
“我军要是赢了的话还好说,若是遇挫,必将陷入两难之境。”
“到时,就不是皇上丢面子的问题了!”
“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根基。”
严如意冷哼一声,若有深意的瞥了眼霍迁。
“霍帅,是觉得能赢过李庆吗?”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霍帅前次领兵,率领的全是我国的精锐,可惜还是惨败于对方手上!”
“此战致使我国元气大伤,怎么时间才过去没多久,霍帅又在这里大放厥词了。”
赵国门阀世族当权,门阀世族中尤以九姓七望最是显赫。
严,霍两家虽然同属九姓七望,但两家之间,严家大多从政,霍家多数从军。
两家很早之前,就相互看不顺眼,私下里常常明争暗斗。
青州大战时,严如意特意安排自己的儿子严诸前往前线,本意是想让自己儿子混个资历,好为以后晋升铺路。
只是青州大战赵国战败后,霍家为了帮霍迁减轻罪责,一首抓住住他儿子丢城被俘的事不放,搞的严如意颇为难堪,自此两家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因一次兵败,就裹足不前,畏首畏尾!”
“我愿立下军令状,誓死抵御乾国兵马!”
听到对方故意挖苦贬低自己,霍迁勃然大怒,朝着对方大声喝道。
“如今大敌当前,两位都是国之柱石,朕希望你们两人能好好相处,不要再起争执了。”
看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人起冲突,魏基暗暗叹了口气,连忙起身劝道。
“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不如双管齐下,朝廷先行整军备战,同时派遣使者与乾,韩两国交涉。”
“先祖也曾卧薪尝胆,为了赵国,朕丢些脸面,也不打紧的。”
想到李庆在战场上不败的威名,望了眼日渐老迈的霍迁,权衡一番后,魏基只得压下心头涌起的屈辱,无奈说道。
“皇上能顾全大局,古之明君也不过如此!”
“皇上圣明!”
魏基话音刚落,殿中文武官员纷纷上前跪倒在地,对着山呼朝拜。
听到众人的吹捧,魏基脸色稍缓。
……
几天后。
赵国派遣使者,前往乾,韩两国,答应归还叛逃至赵国的世家豪族。
就在各方势力以为赵国服软,此仗打不起来的时候。
没想到叛逃至赵国的世家豪族,一夜之间居然全部死于非命。
事出突然,赵国得知消息后,连忙命人收殓这些人的尸体,打算交到乾国使者手中。
交接时,乾国使者,指责赵国杀人灭口,公然挑衅乾国拒不接收。
两国之间又是一番唇枪舌战。
事情发生后没过多久,乾国以赵国屠戮乾国子民的名义,传檄天下,发兵赵国。
檄文传出,天下震动!
……
乾国,京都,城外。
在城中无数百姓的围观下。
李庆于城外临时搭建的高台,聚兵点将,誓师出征。
此战是乾国近几十年来首次出征别国,在李庆心中是打响统一之战的开端,可谓是意义重大。
为了万无一失,此次出征,李庆率军50万, 对外则号称百万,出兵数量之多为乾国历年之最,而且全是乾军的精锐。
曹正雄,谭师道这些李庆的铁杆心腹,被李庆特意钦点一同出征。
庞青云则被李庆任命为滑州节度使,前往滑州,专门防备宗主国楚国。
处事老练的许况与李功则留守京都。
誓师完毕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前方行进。
此次行军,李庆并没有故意遮掩。
大军行动间,烟尘滚滚,动静颇大。
引得沿途的许多官员百姓前来围观。
目睹到大军的气势,官员百姓不由赞叹连连!
大军所过之处,各地的世家豪族纷纷低调起来,生怕招惹到对方,引来杀身之祸。
这也导致,大军途经的地方,治安出乎意料的好。
在大军的威慑下,李庆在乾国的名望更是达到了顶峰。
……
李庆率领大军开拔没多久,一首关注着乾国动态的赵,韩两国很快便得到消息。
听到此次是李庆领兵亲征,两国朝堂不由大震。
……
韩国,国都,皇宫,正大光明殿。
“此次李庆亲自出征,依臣看,赵国绝对讨不了好,既然我们己经决定与对方联手,那必须快些行动起来了。”
“不然好处都被乾国拿走了!”
韩国名义上掌管军权的大将军白进神色激动的上前说道。
闻言,殿中文武官员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喜色。
韩国世家豪族当政,名义上尊奉韩皇,实际上各地都是各自为政。
因为其国的地理原因,国内军阀林立。
世家豪族之间,相互合作,又相互提防。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方势力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平衡。
一旦国内有大的势力冒头,打破这种平衡,韩国的世家豪族们便会默契的联手打压。
韩国国内一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铁打的韩家皇帝,流水的世家小兵。
作为韩国的皇帝的韩渠虽然能力不是很出众,但是帝王平衡之术却是玩的炉火纯青。
再加上对方一贯喜欢见风使舵,在诸国势力之间左右逢源,韩国国内虽然内乱不止,但是他的地位却是稳固的很。
在对方的经营下,这些年,韩国国内的许多世家豪族都纷纷向其靠拢。
这也使得他不由滋生出了一丝野心。
想要收拢国内的权力,重塑其帝王的威严。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对外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要在他的主导下。
只有这样,他才能趁机整合国内的势力。
为此他不惜背弃与赵国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