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听完探子的禀报,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这些叛贼,竟敢如此欺朕!朕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一切敌人都焚烧殆尽。
郭嘉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当下之急,是要不动声色地控制住这些叛将,以免打草惊蛇,引发更大的动乱。我们可先佯装不知,暗中调遣精锐部队,将他们的府邸严密包围。”
刘辩微微点头,强压着怒火,咬牙切齿地说:“就依郭爱卿之计行事。此次行动,务必万无一失,绝不能让这些叛贼逃脱!”
随后,刘辩迅速下令,调遣了一支由典韦率领的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然向叛将们的府邸靠近。典韦身形魁梧,手持双戟,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勇猛,他对刘辩忠心耿耿,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带领士兵们出发了。
在接近叛将府邸时,士兵们的脚步轻盈而迅速,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他们按照预定计划,迅速散开,将府邸的各个出口都严密把守起来。
与此同时,刘辩在宫中紧急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讨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司徒王允率先开口:“陛下,这些叛将既已心怀不轨,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以绝后患。臣建议,可在朝堂之上,当众揭露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在群臣面前无所遁形。”
太尉杨彪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举虽能彰显陛下的威严,但恐怕会引起其他将领的恐慌,甚至可能引发兵变。臣以为,可先秘密审讯他们的亲信,获取确凿证据,再行处置。”
刘辩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暗自思索。突然,他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说道:“朕有一计,既可揭露叛将的阴谋,又能稳定军心。我们可设下一个鸿门宴,邀请这些叛将前来赴宴,在宴会上,出其不意地将他们拿下。”
大臣们听了刘辩的计策,纷纷点头称赞。
“陛下此计甚妙,定能让叛将们自投罗网!”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又能迅速解决问题,陛下圣明!”
于是,刘辩立刻命人准备宴会,并亲自书写请柬,邀请叛将们前来。请柬上言辞恳切,丝毫看不出异样,仿佛只是一场普通的君臣宴会。
宴会当日,叛将们心怀鬼胎地来到宫中。他们表面上谈笑风生,对刘辩恭敬有加,但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
刘辩端坐在主位上,面带微笑,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观察着叛将们的一举一动。
酒过三巡,刘辩突然放下酒杯,脸色一沉,大声说道:“诸位将军,朕待你们不薄,为何要背叛朕,与袁绍勾结?”
叛将们闻言,脸色骤变,其中一位名叫赵猛的叛将,强装镇定地说道:“陛下,您这是何意?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事!”
刘辩冷笑一声,拍了拍手。顿时,一群士兵冲了进来,将叛将们团团围住。
“哼!事到如今,还敢狡辩!朕已经掌握了你们的罪证,你们的亲信都已招供,你们与袁绍暗中往来,企图谋反,罪不可赦!”
叛将们见大势已去,纷纷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殿来,跪地禀报:“陛下,袁绍得知叛将被擒,已集结大军,正向洛阳进发,扬言要为叛将报仇,踏平洛阳!”
刘辩听后,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说道:“袁绍小儿,竟敢如此狂妄!朕岂会怕他!传朕旨意,全军备战,朕要亲自率军,迎击袁绍!”
在洛阳城外,袁绍的大军铺天盖地而来,旌旗蔽日,喊杀声震耳欲聋。
刘辩身穿战甲,手持宝剑,站在城楼上,俯瞰着敌军。他身旁的典韦,威风凛凛,手中的双戟闪烁着寒光。
“陛下,袁绍军势浩大,我们需小心应对。” 典韦低声说道。
刘辩微微点头,大声说道:“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大汉存亡!我们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必须奋勇杀敌,绝不能退缩!”
“愿为陛下战死沙场!”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随着刘辩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汉军如潮水般涌出,向袁绍军冲去。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刘辩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宝剑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的勇猛激励着汉军将士,他们个个奋勇向前,毫不畏惧。
典韦更是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在敌阵中横冲直撞。他的双戟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挥动,都能带走数条敌人的性命。
“哈哈,袁绍小儿,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刘辩大声怒吼道。
袁绍在阵后,看到刘辩如此勇猛,心中不禁有些慌乱。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已的兵力优势,能够轻易地击败刘辩,却没想到汉军如此顽强。
“给我冲,谁能杀了刘辩,重重有赏!” 袁绍大声咆哮着。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架巨大的飞机出现在天空中。
这架飞机正是刘辩之前抽奖所得的现代武器。飞机在战场上盘旋了一圈,然后投下了一枚枚炸弹。
炸弹在袁绍军中爆炸,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袁绍军被炸得人仰马翻,哭喊声一片。
“这…… 这是什么妖术?” 袁绍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刘辩看着混乱的敌军,心中大喜。他趁机率领汉军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
“将士们,杀啊!这是上天在助我们,袁绍必败无疑!”
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袁绍军终于全线崩溃。袁绍见势不妙,率领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离了战场。
刘辩大获全胜,凯旋而归。洛阳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场胜利。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洛阳城。
刘辩站在城楼上,看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他深知,要想真正实现天下太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宫中,刘辩对此次战役中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
“此次胜利,多亏了各位爱卿和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朕要对你们重重封赏,以表彰你们的功绩。” 刘辩说道。
典韦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末将只是尽了自已的本分,能为陛下效力,是末将的荣幸。”
刘辩微笑着说道:“典韦将军,你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杀敌无数,朕封你为威武侯,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
“多谢陛下隆恩!” 典韦激动地跪地谢恩。
刘辩又对其他将领和士兵进行了封赏,众人皆感恩戴德,高呼万岁。
然而,刘辩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袁绍虽然此次战败,但实力仍不容小觑,必定会卷土重来。
于是,刘辩召集大臣们,商议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诸位爱卿,袁绍此次受挫,必不甘心。我们需早做准备,加强防御,同时寻找机会,彻底击败袁绍。” 刘辩说道。
郭嘉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可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抗袁绍。比如孙权和刘备,他们与袁绍也存在矛盾,若能说服他们与我们联手,必能增加胜算。”
刘辩微微点头,说道:“郭爱卿所言甚是。朕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和益州,与孙权和刘备洽谈合作之事。”
“陛下圣明,此计若成,袁绍必不足为惧。”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辩一边积极备战,一边等待着使者的消息。他深知,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实现大汉的复兴。
而在江东,孙权收到刘辩的使者带来的书信后,召集谋士们商议。
“诸位,刘辩欲与我们联合对抗袁绍,你们有何看法?” 孙权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
周瑜站起身来,说道:“主公,刘辩此举,意在借助我们的力量击败袁绍。不过,袁绍势力强大,若能与刘辩联手,对我们也有好处。但我们需提出一些条件,确保江东的利益。”
鲁肃也点头表示赞同:“公瑾所言极是。我们可要求刘辩在战后,承认江东的独立地位,并给予我们一定的地盘和资源。”
孙权听了谋士们的建议,心中暗自思索。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江东命运的重要决策,必须谨慎考虑。
“好吧,先回复刘辩的使者,就说本公有意合作,但具体事宜需进一步商议。” 孙权说道。
在益州,刘备也收到了刘辩的书信。他与诸葛亮等人商议后,决定答应刘辩的合作请求。
“曹操乃汉室之贼,袁绍亦野心勃勃。如今刘辩欲兴复汉室,与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应与他联手,共同对抗袁绍。” 诸葛亮手摇羽扇,不紧不慢地说道。
刘备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 ”